Share This

Hot News

【油價走勢】紐約期油價崩後大幅反彈惟再轉負數未企穩正數水平- 香港經濟日報- 即時新聞頻道- 金融經濟 @ 2020-04-22T20: Back Hot News
Keyword:油價 減產
Concept:產油國減產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打擊經濟,油市本身已經陷入嚴重供過於求的困局,基本因素全面轉差;沙特與俄羅斯大打石油價格戰,觸發油價一度較高位暴跌3分之2,亦傷及多國元氣;最終美國的突然介入,令產油國願意談判兼達成減產協議,卻凸顯油市面臨的政治風險與日俱增,沙、俄、美3大產油國這場「三國演義」只是剛剛開始。
石油素有「黑色黃金」之稱,是政、經權力代表。這場疫情激化產油國之間的矛盾,減產協議、期油價格大崩盤,只是國際勢力博弈的一環。產油國以本傷人,為的是長期利益重新分配,看互斗誰能撐到最後!惟全球經濟就要為此陪葬,投資氣氛大受拖累,通縮陰影緊隨,復蘇之路崎嶇。投資者必須警惕,市場波動還在後頭!
美國開始重啟經濟,加上產油國或會加大減產原油力度,帶動油價回穩。布蘭特期油報每桶19.75美元,升逾2%,較早前一度狂瀉17%,並觸及16美元關口,為1999年以來的21年最低水平;紐約期油目前報每桶11.58美元,升0.08%。
從數據上看,3月6日,OPEC與非OPEC產油國舉行部長級會議。原本沙特就是打算減產的,但減產建議遭俄羅斯拒絕,未達成一致。而後3月7日,沙特宣布將官方油價每桶下調6至8美元,同時自4月起將原油日產量從973萬桶調高至1,000萬桶,必要時增至1,200萬桶。此次沙特答應的「減產250萬桶」,是在1,200萬桶/日的水平減產,也即減產後沙特的日產量僅比原產量低23萬桶/日。俄羅斯方面則是從1,100萬桶/日的標准減產。
油價勢將持續低企,紐約期油昨天亞洲時段仍徘徊在「正負之間」,附【圖】所見,沒受結算沖擊的布蘭特期油亦反覆向下。不要忘記,在今次「期油黑天鵝」以至新冠疫情大爆發前,油市一直存在供過於求問題,OPEC+才會急於協議減產冀穩定油價。換句話說,即使樂觀地猜測經濟活動能回到疫情前,對油價也不算是利好因素。何況產油國須靠「油元」支持財政,要找出適合各方的「均衡油價」並非易事,意味供應未必可顯著下調。
【明報專訊】4月9日晚,全球矚目的OPEC+視頻會議在維也納舉行,由於油組與非油組產油國9日透露的減產計劃規模不及市場預期,以及日前油價大幅反彈後上漲乏力,國際油價當天高開後震蕩下行,大幅收跌。截至當天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2.33美元,收於每桶23美元,跌幅為8%。6月交貨的倫敦布蘭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36美元,收於每桶31.95美元,跌幅為3%。據媒體報道,油組與俄羅斯等非油組產油國9日舉行視頻會議並初步達成減產協議,內容包括今年5月至6月間將日均原油產量削減1000萬桶,從7月開始至年底將減產規模縮減至每日800萬桶,從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將減產規模縮減至每日600萬桶。油組與非油組產油國還尋求10日參加二十國集團能源部長會議的其他產油國每日額外減產500萬桶。
特朗普不止一次稱要出手幫助油企,惟政府開水喉亦僅是買時間,推遲危機爆發時刻,無助於解決問題本身。油價持續低企,產油國減產力度太弱,美國油商無疑處於艱難處境,若油價再無起色,難免出現破產潮。
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稱,沒有理由認為,特朗普與沙特及俄羅斯的對話不能取得成果。當被問及美國油企是否加入減產,庫德洛稱,不會干預美國油氣產業的運作,相信美國油企已因為油價下跌而減產。《金融時報》報道,美國頁巖油商發起游說活動,爭取美國政府對沙特和俄羅斯實施新制裁,以迫使產油國減產支撐油價。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分析師們表示,油價持續探底恐增加產油國得進一步減產的壓力。
但要留意,談判是否成功存在變數。自2015年油價崩盤後,國際油價主要依靠OPEC+限產減產來維持穩定價格,但當中減產最出力的其實是沙特,反而俄羅斯在執行上極不合作。以2019年為例,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共達5.602億噸,年增0.8%,相當於日產量1125萬桶,創1987年以來高點。在全年12個月中,俄羅斯有9個月都超過OPEC+的限產配額,而過去兩年也錄得財政盈余。低油價對產油國都不利,但各自減產多少、能否成功執行才是關鍵。此外,今年首季每日原油需求已大減380萬桶,踏入4月全球經濟近乎停頓,勢必雪上加霜。要拉起油價,減產力度要非常厲害,進一步提高達成協議的難度。
對各產油國來說,油價處於35至40美元才算合理水平,而美國頁巖油生產商的盈利平衡點亦處於35至40美元,略高於沙特阿拉伯及俄羅斯。若沙特阿拉伯及俄羅斯同意減產,雖然可令油價回升,有利本土財政狀況,但同時意味美國頁巖油生產商可復產,繼續賣油。
市場早前憧憬達成減產協議,油價反彈。不過,即使每日減產1000萬桶目標,仍低於市場預期介乎1200萬至1500萬桶 。更重要的是,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全球大流行,沖擊環球經濟,各地封城,市民減少外出,飛機停飛汽車停駛,石油需求暴跌。即使達成減少原油供應10%的協議,仍難以抵銷每日高達3500萬桶的需求損失。
市場人士認為,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包括俄羅斯在內的非油組主要產油國早前達成每日減產970萬桶的新減產協議,無助於紓緩原油供應過剩,油價需進一步下跌來逼使更多油氣公司減產或停產,從而令市場恢復供求平衡。
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上一次會議時,達成協議終結油價戰爭,協議內容包含沙、俄與美國將率領23個產油國合力每日減產970萬桶。這場油價戰爭始於三月,當時俄國拒絕支持沙烏地阿拉伯領導的協同減產計畫,沙國一氣之下,降價並增產,把油價掰向下行趨勢。
言猶在耳,筆者早於4月8日在本欄《減產協議仍存暗湧》一文中,曾解釋油價跳崖式下跌個中原因,「由於全球各國石油戰略及商業儲備,平均庫存水平已達七成,儲存空間快將被填滿。受到疫情沖擊,全球經濟活動大減,原油需求出現斷崖式下跌,即使上述石油生產國願意協調減產目標,亦不足以扭轉石油供過於求情況。」
國際石油價格在短短六星期內出現翻天覆地的情況,由沙地阿拉伯國牽頭的油組國和俄羅斯在簽訂的減產協議後,並沒有如期穩定國際石油價格。由於全球經濟萎縮,對石油需求急速下跌,所以油組國和俄羅斯的減產總量並不足夠。
該行認為,在期貨合約到期後的未來數周,原油價格仍會繼續波動。預計全球原油需求在第二季按年每日減少1800萬桶,產油國每日減產970萬桶,惟仍不足以抵銷全球封鎖措施導致的需求減少。
【明報專訊】繼上周四(9日)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其他產油國達成減產數量少於市場預期的協議外,在上周五(10日)召開的G20能源部長會議,會後聲明雖然表示會為確保石油市場穩定,合作協調政策,未有如市場期望般有實際減產承諾。紐約期油在周四一度因為市傳墨西哥不同意減產協議,全日急跌7.49%。不過分析認為,油價早前在每桶20美元有強大支持,而且油價一旦再跌,會迫使各國作出更大幅的減產,認為跌穿20美元的機會不大。
事實上,全球原油供應能否如減產協議所願下降,要視乎OPEC+及其他產油國的執行力度,但受制於本身經濟情況,不排除實際減產量出現很大偏差,意味無法解決供過於求困局。將來就算疫情好轉,經濟活動恢復需時,加上沙地會不會持續「傾銷」亦存變數,國際油價短期反彈幅度料相當有限。
從國家發展戰略上,MBS看穿沙特經濟結構單一,敢於提出改革,實屬正確之道,惟時機上卻難以預見國際情勢風起雲湧,反而有機會使其全球投資大計反成財務負擔。首先,即使在國際油價高台插水前,沙特近五年已錄得預算赤字,可見MBS的改革大計早非築建在財政穩建的地基下。尤有甚之,3月起國際油價大跌至周一歷史紀錄新低的負值,也非減產、削減預算或產油成本能夠抵消的財政惡夢。
OPEC+ 9日開會後,G20主要經濟體能源部長10日將參加由沙烏地阿拉伯主辦的會談。油國組織和俄羅斯消息人士表示,預料其他產油國將參與,以進一步討論每天多減產500萬桶石油。
台塑化認為,產油國的減產協議遠不及全球因疫情封鎖造成的需求萎縮缺口,第二季油價仍有下跌壓力,短線每桶或會看到1字頭,但整體來說,每桶20美元價格區間的下探空間有限。
在全球經濟備受疫情打擊之下,航空、制造等行業對石油的需求急降,萬料不到俄羅斯與沙特阿拉伯就減產現分歧,引發國際油價大跌。雖然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主導下,最終沙俄等達成減產協議,可是5月才實施,遠水難救近火。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