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中國對日本投資大增 @ 2014-06-17T17: Back Hot News
Keyword:商務部
Concept:商務部6月17日 , 中國市場失去吸引力
2013年全球光伏市場重心已從歐美轉移至新興市場,但美國仍是中國光伏產品主要出口國之一。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光伏產品出口市場中,美國占比13.64%,僅次於日本的24.63%、荷蘭的13.81%。
    在丁文磊看來,2014年以來,因為雙反調查,國內出口美國的光伏組件日益減少,由此空出來3GW的量需要分攤到其他市場。2013年日本的安裝量在5GW,其中中國進口的就占了兩三個GW,市場容量基本已滿。而歐盟由於配額制也無法消納更多,非洲市場和南美等市場剛剛開始啟動,更無法吸收這3GW,因此主要希望就落在了國內市場。
本次美國發起第二次「雙反」調查,主要針對的是采購台灣和其他市場經濟第三國電池在中國大陸組裝的組件。根據美國商務部在上一輪「雙反」調查中的認定結論,「電池片的原產地決定了組件的原產地」,按照相同邏輯,此次被調查的大陸組件並不屬於中國大陸原產國。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北京時間6月3日,美國商務部對中國輸美光伏產品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做出反補貼初裁。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負責人就此發表談話表示,這是美方在2012年11月對中國輸美光伏產品已征收高額反傾銷、反補貼稅的情況下,再次對中國光伏產品發起雙反調查並試圖征收高額稅,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
據了解,2011年以來,美國、歐盟先後對中國光伏產品發起了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對中國光伏企業造成負面影響的同時,也拖累了本國光伏應用市場的健康發展,造成了就業崗位的大量流失。根據歐洲光伏工業協會的報告,受歐盟「雙反」措施影響,歐盟2013年的全年安裝量比年初預測下降了16%。而美國上一輪的「雙反」已經對市場造成了很大的沖擊。
2014年6月3日,美商務部公布對華太陽能電池「雙反」調查案中的反補貼初裁結果。中國強制應訴企業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和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的反補貼稅率分別為35.21%和18.56%,其他中國企業的全國范圍(CHINA-WIDE)反補貼稅率為26.89%。據美方統計數據,2012年我涉案產品對美出口金額為21億美元。在認定中國光伏產品存在補貼行為後,基於補貼幅度的初裁結果,美國商務部將通知美國海關對中國出口的上述產品征收相應的保證金。這已是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發起第二次雙反調查了。上一次在2011年至2012年,美國商務部最終裁定對中國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征收18 .32%至249.96%的反傾銷稅,以及14.78%至15.97%的反補貼稅。這樣的高稅額迫使內地企業將產品繞道至台灣等地,曲線進軍美國市場。
EUPROSUN的這份聲明中透露,其已向歐盟官員提供了千頁文件,其中涵蓋了1500份中國光伏企業的低價合同,這些報價低於中歐達成的最低價格水平。該協會負責人MILANNITZSCHKE表示,中國的光伏產品持續傾銷到歐盟市場,並對歐盟市場造成了破壞。他認為歐盟委員會必須快速做出應對,叫停中國企業違反雙方協議的行為。
省能源局副局長董宏彬認為,積極建設下游分散式光伏電站等配套設施,拓展內需等或將成為我省光伏產業後續發展道路。「『雙反』是把『雙刃劍』,一方面給企業增加了巨大的生存壓力,而另一方面,在中國光伏行業產能依舊嚴重過剩的情況下,或倒逼行業優勝劣汰、提高產業聚合度。」中國可再生能源協會理事長石定寰說,今年全球太陽能市場需求量將近44.5GW,較去年增長20%。今天的國際市場不僅有歐美,還有非洲、南美洲、中東、太平洋島嶼地區等等,只要努力開拓,企業就能走出去。
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分布式光伏運營商SOLARCITY的股價也連續四個交易日下跌。阿特斯董事長瞿曉鏵曾表示,一旦征稅,中國光伏產品將會被擋在美國市場以外,而美國光伏行業也將受到較大打擊,當地光伏電站的建設成本將明顯上升,美國光伏應用市場或將萎縮一半。
2013年台灣電池的輸出量約在6.5GW,其中出口前六大國家分別為中國、日本、德國、美國、馬來西亞、與英國,合計占2013年總出貨量的83%。但出往中國的數量絕大部份是間接出口美國市場,廣義來看美國市場占台灣2013全年出貨量的50%左右。相對於美國對中國大陸光伏產業不足10%的市場份額,台灣地區對於美國市場的依賴性更大。
中國的十家太陽能制造商曾試圖希望印度商務部將它們看作在自由市場環境下運作的公司,但被拒絕,後者援引了歐盟去年反補貼調查中發現的中國出口商最低價格承諾。
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董事長瞿曉鏵在5月19日舉辦的「全球光伏領袖對話」論壇上表示,不贊同很多人關於中國光伏企業有國內市場已然足夠的說法,整個行業剛走出谷底,經受不起進一步沖擊。行業應該共同行動起來,把新的貿易壁壘打掉,避免其從歐美向印度、澳洲蔓延。一旦貿易壁壘變成全球的,光伏行業沒有辦法操作,也無法進步。
此外,為支持美國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美國對華貿易保護的打擊對象也從勞動密集型產業擴展到了新能源和高科技產業。以光伏產業為例,美國商務部在2012年裁定對中國產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征收「雙反」關稅後,今年年初又對中國光伏產品發起第二次「雙反」調查。然而,美國智庫學者與美國太陽能行業協會多次警告,許多美國太陽能制造商都依賴於全球光伏供應鏈,美國征收「雙反」關稅的做法最終也會損害美國太陽能產業下游企業的利益。
據悉,2013年美國光伏應用市場剛剛迎來復蘇發展的機遇,市場供應趨於穩定,需求穩步增長。美國政府2014年年初再次發起了針對中國大陸和台灣光伏產品的“雙反”調查,一旦征稅,將再次對中美光伏產業造成重大打擊。“過去的十年,由於產業的技術開發,光伏產品價格明顯下降,同時光伏電池轉換率不斷提高,光伏發電正在走進千家萬戶,而這一切離不開光伏產業在全球分工下的高效合作。”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副秘書長孫廣彬在聲明中表示,中國光伏產品以更高的性價比、更好的產品質量和更為全面的售後服務,贏得世界各國消費者的廣泛認可和青睞,完全遵循市場公平競爭原則,是市場選擇的結果。
美國商務部上周公布對中國太陽能板雙反調查的反補貼結果,初步裁定征收最高達35.21%的關稅。此次是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發起的第二次「雙反」調查,第一次「雙反」僅針對電池片以及使用中國電池片做成的組件。第二次「雙反」主要針對的是采購台灣和其他市場經濟第三國電池在中國大陸組裝的組件。
2014年,正值中國光伏行業回暖之際,美國攜著「雙反」大棒再次襲來。香港時間6月3日,美國商務部公布反補貼初裁,將對國內光伏組件企業征收18.56%至35.21%的反補貼稅,預計將對中國光伏產品出口額影響約20-30億美元。此舉無疑刺激了國內眾多光伏企業的神經,以遭最重課稅的無錫尚德為首的光伏企業紛紛發表聲明,表示強烈反對。一時間光伏市場的緊張情緒升溫。
美國商務部日前初步裁定從中國進口的晶體硅光伏產品獲得超額政府補貼,補貼幅度高達18.56%至35.21%。這是繼2012年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雙反」關稅後,美國再次對華光伏產品作出貿易制裁,標志著中美光伏貿易爭端進一步升級。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