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超日債違約會否推倒骨牌? @ 2014-03-08T12: Back Hot News
Keyword:違約 超日
Concept:支付8980萬人民幣債券 , 上海超日太陽能公司債違約
不過,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日前表示,超日債違約事件只是債券市場中的小波動,無需過度恐慌,應按照事先設計好的企業債重組機制調整才是關鍵。另一家信貸評級機構穆迪投資於內地的合營公司指違約事件或陸續有來,但超日債違約或有助加強市場紀律,以及促進以風險為基礎的債券市場發展。
上海超日太陽能科技公司債違約,為內地財務產品違約打開序幕,惟不會如部分外資唱淡般終引發像雷曼爆破事件,且若處理違約程序得宜,雖有陣痛,卻利金融市場健康發展。
3月5日,*ST超日宣布,「11超日債」本期利息將無法於原定付息日2014年3月7日按期全額支付,至此,「11超日債」成為國內第一例違約的公司債。
編者按:日前,處於經營困境的光伏上市公司*ST超日公告稱,無法按期全額支付其公司債第二期利息,這標志著延續至今的中國債市剛性兌付就此終結。而在業內人士看來,在經濟增速依然低迷的背景下,未來可能會有更多公司債出現違約,尤其是處於產能過剩的一些行業,更是將成為風險集中爆發的領域。
事實上,11超日債違約發生後,部分公司債已出現較大跌幅。如由中孚實業(600595.SH)發行的「11中孚債」及「12中孚債」兩個交易日累計下跌達4.02%和3.11%,而香雪制藥(300147.SZ)發行的「12制藥債」下跌亦達3.17%。
上市公司出現債券違約當然不是什麼好事,其對市場帶來負面影響也是必然的。超日債違約的消息公布後,在交易所掛牌的上市公司債券普遍下跌,其中一些現金流比較差的公司債券跌幅還很大,股市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沖擊。在不少投資者看來,債券違約表明相關企業的經營狀況還很差,其融資條件更是較為惡劣,這種局面如果蔓延,會動搖投資者的信心,不利於市場的平穩運行。還有人提到,這次沒有人來給超日債兜底,這也就意味著原本一直客觀存在的固定收益
穆迪表示,上海超日太陽能(無評級)的潛在債券違約可能有助於加強市場紀律,以及促進以風險為基礎的債券市場(即定價跟相關信用風險掛鉤)的發展。穆迪副總裁及高級信用評級主任鍾汶權認為,這次違約很可能使投資者重新考慮國內債券的風險與回報。假如超日太陽能真的出現違約,意味著在目前的金融市場改革下,監管機構對於公司債違約的容忍度有所提高,這與當前中央政府轉向采用市場化政策的方向一致。
按照超日公司《公開發行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中關於債券利息支付中規定,公司須於每年的3月7日之前支付公司債利息。對於今年,也是超日債的第二期利息,能否按時足額支付,一直是債券市場矚目的問題。今年2月28日,超日公司剛剛發布了2013年業績快報,預計虧損13.31億元,這是超日公司第三個虧損年頭。因連年虧損,當年最大的光伏企業、中小板上市公司超日太陽,以及其發行的「11超日債」已於去年7月16日被暫停上市。此前超日公司也多次發出「公司資金鏈緊張的局面未得到有效緩解」聲音。顯然,此次違約,幾乎是在市場預期之內的「有序違約」。
超日債違約 成國內公司債違約第一單
超日太陽能科技公司(CN-002506)付不出債券利息,成為大陸公司債首宗違約。
公司債券無法按時兌付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發行主體的經營狀況發生了變化,「11超日債」的發行主體*ST超日從2011年至今已連續三年巨虧,市場對其今年支付不起債券的利息或許已有些心理准備。值得注意的是,除「11超日債」之外,不少其他上市公司發行的公司債也在艱難存生,針對於此,華寶興業基金表示,「在『11超日債』違約的先例過後,各類違約事件將陸續爆發」。
中資太陽能企業上海超日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周四對《華爾街日報》稱,上海市政府沒有承諾任何事情,正一句市場規則處理公司的債務危機,又重申公司只能支付兩年前發行的公司債總利息中的一小部份。超日可能成為內地首家債券違約的公司。超日發行的人民幣10億元債券本期應償利息為8980萬元,該公司計劃今日支付其中的人民幣400萬元。
【 上市公司 】ST超日8580萬公司債利息無法兌付 為國內首例債券違約
    債市違約風險日盛,如今這柄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終於落下。*ST超日昨天公告稱,2011年公司債券第二期利息無法按期全額支付。這也成為我國債市首例實質性違約事件。
中國即將出現有史以來首例公司債券違約。中國太陽能電池制造商上海超日太陽能科技公司昨宣布,將無力為公司債券支付高達8980萬人民幣的利息。
當然超日債違約並不是債券市場的末日,而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鍾。目前,債券市場上還有一些公司債可能因發行主體連續兩年虧損而暫停上市,流動性風險值得關注。即便有些公司債暫無停牌之憂,但如果公司經營情況不佳,現金非常困難,是否也會“有樣學樣”,搞出個延期支付?作為監管機構,面對債券市場出現的新問題,將采取何種措施來切實保護投資者的利益?投資者又該如何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在經濟增速仍低迷下,未來可能會有更多公司債出現違約。除上海超日出現違約外,還有多家上市公司預告業績巨虧。例如,珠海中富的公司債「12中富01」更是因去年業績下調至預虧10.8億元至11.7億元而被臨時停牌。種種跡象表明,公司債並不如投資者所想像的安全。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