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李克強:簡政放權是政府自我革命 @ 2014-03-05T12: Back Hot News
Keyword:改革 行政審批 簡政放權 政府 李克強
Concept:行政審批改革 , 2014年政府
李克強並沒有強調政府要做什麼,而是首先厘清政府不做什麼,並且明確了本屆政府改革的核心就是簡政放權。
對於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存在的難度,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則表示,「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越到後來難度越大,目前改革已經進行到了『割肉』階段,調整、協調部門之間的利益關系不僅非常困難,而且還會引起抵觸,需要政府以極大的勇氣和決心去推進。」
李克強指出,我們從政府自身改起,把加快轉變職能、簡政放權作為本屆政府開門第一件大事。國務院機構改革有序實施,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項行政審批等事項,修訂政府核准的投資專案目錄,推動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各地積極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大幅減少行政審批事項。
上再次論及簡政放權,強調政府行政審批的「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即對市場主體,是「法無禁止即可為」;而對政府,則是「法無授權不可為」。
香港文匯報訊(兩會報道組 海巖、軼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將代表新一屆中央政府,向全國人大作首份政府工作報告,這也是其就任總理以來第一份「述職報告」。此間消息人士預期,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呈現四大看點,凸顯今年政府工作的四條主線。其中,李克強去年首提的經濟增長「合理區間」與「上下線」將首次列入政府工作報告;簡政放權在今年繼續大力度落實,將會觸及更多「硬骨頭」;建設民生保障安全網與深化改革都將有大進展。
李克強在報告2014年重點工作時指出,要深入推進行政體制改革。進一步簡政放權,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等事項200多項以上。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取消或簡化前置性審批,充分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推進投資創業便利化。確需設置的行政審批事項,要建立權利清單制度,一律向社會公開。清單之外的,一律不得實施審批。全面清理非行政審批事項。基本完成省市縣政府機構改革,繼續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在全國實施工商登記制度改革,落實認繳登記制,由先證後照改為先照後證,由企業年檢制度改為年報公示制度,讓市場主體不斷迸發新的活力。
他評價,2012年開始廣東從行政審批制度入手進行改革,努力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已經取消、下放和轉移800多項,在全國走在前面。至於未來有關行政審批制度的改革,「行政審批的簡政放權並非越少越好,關鍵是政府不能越位、錯位,但也不能缺位。」建議每個批次的行政審批項目從省級層面取消或下放後,需關注各地級市及各有關部門是否按時間表在推進落實,對已下放或轉移的項目也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履行政府的
九三學社今年上交政協的另一份提案《關於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建議》表示,在中央有力督促下,各地全力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山東省省級審批事項已由2482項減少到543項,精簡近80%;廣州市某類投資審批期限從原來的799天縮短為37天,取得了明顯成效。「簡政放權、服務百姓」已成為各地行政體制改革的切入點。但隨著改革逐步進入「深水區」,阻力和難度也會越來越大。
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政府密集地進行自我減負和向市場放權,大刀闊斧地取消和下放一大批行政審批事項,擲地有聲地表達了中央推進審批制度改革的堅強決心。然而,「觸及利益,比觸及靈魂更困難」,改革深水區的簡政放權,擠壓了職能部門的權力尋租空間,對於一些權力部門,是「瘦身」,更是「割肉」。出於對既得利益的維護,一些地方熱衷於在「數字」上放衛星,追求放寬多少項、減免多少類、下放多少種的眼球效應,實際卻以明放暗不放或避重就輕的方法「瞞天過海」。一些部門玩弄審核與審批、審批與備案的文字游戲,放開的權力「看得見、摸不著」。這種扭曲的簡政放權就像割韭菜,一茬剛割完一茬又抽芽,行政審批的「長征」必然會成為「裹腳布」,讓公眾苦不堪言。
有網友就此形象比喻:「政府正在開始一場『透明革命』。」一些專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權力清單」既能加強社會對政府權力的監督,推進政府職能轉變,也能強化市場信心,激發市場活力。《北京商報》引述專家觀點稱,以往行政審批由於不透明,存在很大的操作空間。推廣權力清單,能有效防止「邊增邊減」和「明放暗不放」的問題。北京大學教授周志忍認為,通過制定權力清單並向全社會公開,公眾可對政府部門進行更有效的監督,可有效限制政府部門權力,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推進簡政放權。他同時提出,在行政審批減少和規范後,企業辦事會更加方便快捷,公眾的創業熱情會被激發,「將給市場增加更多活力」。
    藍皮書提出了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一是行政審批事項削減不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唯一考核指標,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既要把政府不該管、管不好的事項還給市場和社會,也要注意優化審批流程,降低辦事成本;二是防止缺乏配套措施影響改革推進;三是行政審批事項清理、回潮、再清理、再回潮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怪圈,如何走出這個怪圈是決定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成敗的關鍵之一。
我省作為欠發達省份,市場主體較少、經濟總量小一直是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最突出的矛盾。但是,很遺憾的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甘肅鮮有在開放搞活的搶先之舉,亦步亦趨之中也失去了不少發展的機遇吸引投資的好機會。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進一步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如何深入改革,在改革中更好轉變政府職能,降低市場主體准入門檻,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壯大市場主體總量和質量,以此推動甘肅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已是時不待我。在轉變政府職能的各項改革措施中,加快行政審批制度為主要措施的簡政放權又是其中最關鍵的環節。
2013年以來,國家工商總局根據國務院部署,先後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7項,對比本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前,簡政放權幅度達50%。財政部提出三年內取消下放11項行政審批項目。截至目前已經國務院決定取消下放9項,另外2項待國務院審定後再取消下放。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要進一步簡政放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減少中央政府對微觀事務的管理。新年伊始,國務院常務會議就旗幟鮮明地提出要繼續把簡政放權作為“當頭炮”。從延安時期提出精兵簡政算起,每次放權之後總會慢慢收回來,每次精簡機構編制總會慢慢恢復乃至膨脹起來,總是難以跳出“一放就亂,一亂就收;一管就死,一死再放”的“放收回圈”周期律。如何跳出這個周期律?最要緊的就是全面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精神,切實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著力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干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問題。簡言之,就是該放的權堅決放掉,該管的事絕對管住。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