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吉林信托礦產項目再逾期,預計今年仍有兌付風險事件發生 @ 2014-02-12T15: Back Hot News
Keyword:信托 兌付
Concept:吉林信托松花江77 , 信托項目兌付逾期建行山西
    分析人士指出,現在來自券商、基金等資管產品的競爭使得集合信托的利潤開始下降,再加上相比於單一信托而言,集合信托戴著「剛性兌付」枷鎖,信托公司要對這些項目做計提准備,占用了不少的資金。此外,房地產類集合信托的成立需要經過審批,投向基礎建設類的信托也要經過報備。這種種原因都使得不少信托公司、尤其是大型信托公司開始主動減少這類項目。
目前陷入兌付危機的是中誠信托公司發行的3年期、規模30億元的「誠至金開1號集合信托計劃」,該產品通過工商銀行代銷給了約700個投資者。在該礦產信托產品中,中誠信托作為受托人以股權投資附加回購的方式運用信托資金對山西振富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進行股權投資,但後者的實際控制人隨後被控非法募資而被捕入獄。該起兌付危機事件的發展可謂一波三折:在中誠信托最初警示該產品1月31日到期時可能無法兌付的時候,工商銀行起初表示將不會償付投資者。1月22日,中誠信托宣布就相關礦產資產的談判取得突破:交城神宇煤礦獲得了換發的采礦許可證,而振富四個礦中規模最大、價值最高的白家峁煤礦也已解決了產權糾紛。並且中誠信托表示正在努力尋找解決方案、並已獲得了部分投資者的支持。但隨後,山西政府、工行均否認了兜底的傳聞。1月27日,來自中誠信托的最新公告稱,中誠信托已與意向投資者達成一致,即與接盤方達成共識。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2月7日,「吉信·松花江(77)號山西福裕能源項目收益權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查詢信托產品)(四期)」逾期。一邊是投資人焦急的等待,一邊是吉林信托「近期到期的產品暫無兌付信息」的公告。松花江(77)號信托項目再次將礦產信托推向了風口浪尖。
內地信托行業的兌付危機仍在蔓延。據《上海證券報》周三報導,上周五(7日)「吉信.松花江(77)號山西福裕能源項目收益權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四期)」逾期。該信托項目為9.727億元,共6期,信托資金用於山西聯盛能源有限公司受讓山西福裕能源公司子公司投資建設的450萬噸洗煤項目、180萬噸焦化項目和20萬噸甲醇項目的收益權,托管於建設銀行(00939)山西省分行。
需要指出的是,房地產與基建仍是信托的兩個主要投向,但這兩類投資受政策調控影響較大。以基建類信托為例,受2012年底四部委聯合發布的463號文影響,去年基建類信托業務占比明顯下滑;而隨著房地產市場的回暖以及房地產兌付高峰的到來,去年房地產信托再次占據榜首,發行占比達到三四成。值得一提的是,受房地產市場的影響,中融信托青島凱悅項目、中信信托舒斯貝爾項目等地產信托也曾出現過兌付危機,不過最終都如期兌付本息,而中糧信托.中金佳成項目優先級收益從13.5%縮水至8%,當兌付危機出現時,信托公司的應對手段顯得更為重要。
「目前能負擔這麼高成本的融資行為,基本上大類就是房地產、基建、礦產等,還有一些另類投資,比如藝術品、收藏品、影視等。如果類似貿易類企業、傳統工廠等也用這種融資方式,基本不可信,因為沒有那麼高的利潤率去承擔相關成本。」廖偉華告訴記者。此外,一些信托項目也可能是用商業企業的名義去融資,實際上是掛著羊頭賣狗肉,比直接標明用於哪個地產項目更可怕。
遙想2012年被媒體熱炒的中誠信托30億兌付危機事件,業內傳言紛紛擾擾,此前工行明確表示不會為投資風險兜底,但業內有聲音表示,由於項目中,中誠信托僅扮演通道角色,因此一般來說不用進行「剛性兌付」,目前隨著兌付大限的臨近,工商銀行和中誠信托的暗中較量仍在發酵。
如果中誠方面爽約無法完成兌付而致投資者蒙受損失,那麼信托業的剛性兌付神話也將就此破滅。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則認為延期支付可能性大,若中誠信托打破剛性兌付,除了多數業務將無法開展,公司信譽也將受重創。用益信托分析師廖鶴凱也認為,該項目打破剛性兌付可能性不大,目前通過快速處理來解決也基本沒有可能,延期支付可能性最大。
中誠30億礦產信托面臨「爆單」(無法支付),在內地引起高度關注,是因為事件有可能打破信托業多年來奉行的「剛性兌付」行規。內地信托產品深受歡迎,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信托公司和銀行多年來刻意維持「信托無風險」神話。在過往兩年,內地已發生多起信托投資對象違約,無法支付本息個案。但涉事的信托公司全部選擇以自有資金支付,這種不計代價,為投資者包底的行為,成為內地消費者買信托產品的定心丸。
5、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0月底,全國信托公司開展礦產能源類信托的存量規模超過1400億元,而且這種親周期性的產品很可能會集中兌付,2013年信托公司需要兌付的礦產資源信托規模約為420億元。而2014年,僅僅是在集合信托領域,信托公司就要面臨超百億元的兌付壓力。
「與中誠礦產信托這一案例不同的是,房地產項目最終通過資金騰挪和信托資產處置,基本都可以覆蓋本息,所以中誠事件不可能大規模引爆風險。除非出現系統性風險,那不單單是信托業,恐怕所有金融機構都扛不住。」某中字頭信托公司信托經理稱。
在業內人士看來,盡管此次中誠信托剛性兌付成功,續寫了信托業兌付神話,但是剛性兌付並不會永遠持續,總有第三方不願接盤的項目,總有信托公司傾其所有都兜不住的項目,打破剛性兌付只是時間的問題。
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11月,新華信托發行的山東火炬置業有限公司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因違約,進入司法訴訟程序;2013年11月,四川信托因與融資方的借款糾紛,將旗下「錦都置業項目特定資產收益權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的合作方,嵊泗縣洋城錦都置業有限公司訴至法庭;2013年7月,五礦國際信托旗下「五礦信托-榮騰商業地產投資基金信托計劃(1、2期)」,因融資方無法到期兌付本息,信托計劃提前終止。
據用益信托統計,2013年和2014年是「涉煤」信托的兌付高峰期。2011年,國內共有36家信托公司參與發行了157款礦產資源類信托產品,發行規模為481.29億元。而這些礦產資源信托產品平均期限為1.5年至3年,2013年和2014年將集中面臨到期兌付。在這些產品設計之時,可能正是礦產資源最熱門的時候,沒有人想到未來會出現煤價大跌、財富蒸發的結果,但現實確實發生了。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