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真不用擔心?中國地方債飆上3兆美元經濟沖擊挫著等! @ 2014-01-01T17: Back Hot News
Keyword:債務 政府
Concept:中國政府性債務 , 全國地方政府債務
澳新銀行報告指,若計及政府可能承擔的或然負債,全國政府性債務合計,占國民生產總值高達50至55%,盡管銀行貸款相對地方政府債務占比,較2010年底下降,而地方債余額中約四成比重,在今後兩年才到期,但最新公布是否可與2010年底審計直接比較,報告指「仍未清晰」;惟三中全會決定,允許地方政府發債支持基建,將大大降低地方政府資金短缺及破產風險。
金融機構分析人士表示,從地方債的總數來看,風險並不大,關鍵在於結構,而且負債層級下移,極易引起金融系統風險。從去年開始,銀行貸款在地方政府性債務中占比明顯下降,但是仍占主導,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仍然集中體現為銀行貸款風險。審計署公布的地方政府性債務資金來源顯示,銀行貸款、BT、發行債券是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的主要來源,分別為55252.45億元、12146.30億元和11658.67億元。
盈富證券董事謝明光認為,地方債務數字少過市場預計,表示銀行資產變差,可能會影響內銀股表現。他補充,內銀股整體而言還是受整體經濟表現帶動,除了地方債外,其他類型的政府債務,亦對銀行體系有影響。
【記者任義/報導】中國國家審計署30日公布〈全國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總額20.7兆元(人民幣,以下同),其中地方政府債務總額為10.89兆元。相比中共2011年相同統計口徑的審計,地方債總額2年半飆升近70%。從兩年來地方債的發展狀態來看風險越來越大,成為中國經濟運行軌道上的「炸彈」,有三大問題或致「炸彈」引爆。
【新唐人2014年01月01日訊】中共國家審計署12月30號宣布,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今年6月底已經攀升到17萬 9000億元人民幣。經濟分析人士擔心,在經濟增長速度放慢的情況下,地方的債務迅速增長,可能導致壞賬增加。而地方債務攀升會給中國經濟帶來甚麼影響,這些債務最後由誰買單?我們來聽聽專家的分析。
據審計署公布的結果,17.9萬億元的地方債當中,10.89萬億元需要地方政府負上全部還款責任;另外約2.67萬億元是地方政府作擔保的債務;另外4.34萬億元屬於政府可能需給予一定資助的債務(表)。後兩類債務本身有債務人償還,正常情況下毋須政府承擔還款責任。
「不過,信托融資和縣級及以下政府債務負擔重存隱憂,值得關注。」在連平看來,首先,通過信托融資的地方政府性債務資金近兩年快速增長,2013年6月底已超過1.4萬億,雖然其總量在17.89萬億的地方政府性債務總額中占比低,但利息負擔重,未來還息壓力很大;其次,層級低的縣級及以下的地方政府性債務規模總量近5萬億元,接近地方債總額的1/3,而縣級及以下政府總體財政收入能力弱、賣地收入較低,還債壓力非常大,或成持續關注的風險點。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12月31日訊,審計署30日公布的地方債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6月底,中央和地方政府性債務總額30.27萬億元,其中地方政府性債務總額為17.89萬億元,中央政府性債務總額12.38萬億元。多位業內人士對大智慧通訊社表示,此次公布的地方債務總量可控,但地方政府債務增速過快,縣市兩級債務問題較突出,未來不排除債務逾期的出現,未來將嚴格控制地方債。
相對於日本等發達國家,地方債占GDP比重均在一倍以上,國務院參事林毅夫認為,內地中央與地方政府債務規模占GDP約47.6%,比重不算高,而且多為內債,不易引發金融危機。單是地方債,林毅夫料規模介乎10至17萬億元,占GDP約35%。由審計署公布的2010年地方債審計結果顯示,當年地方債總額為10.7萬億元。
會議首次把防控地方債務風險列為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會議提出,要加強源頭規范,把地方政府性債務分門別類納入全口徑預算管理,嚴格政府舉債程式。明確責任落實,省區市政府要對本地區地方政府性債務負責任。強化教育和考核,從思想上糾正不正確的政績導向。
中國審計署資料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10.89兆元人民幣,負有擔保責任債務2.67兆元人民幣,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債務4.34兆元人民幣,總計17.9兆元人民幣,較去年底15.9兆元人民幣激增。
以及對地方政府借貸行為更嚴格的監管下,這令地方債務將繼續影響市場氛圍。不過中國改革藍
這是大陸中央政府首度對外公布大陸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債務規模。事實上,面對地方債問題已成為大陸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項目,未來地方政府發債必須通過各級人民大會同意,大陸審計部從年中就展開調查,原預定10月公布,但一直延遲至今。
近日發表的中共社科院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中共中央和地方政府總的債務近28萬億元,相當於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3%,其中地方政府債務近20萬億元。而在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當局稱,「防止和控制地方政府債務」將是明年的主要任務。
那麼,我國的地方政府性債務規模目前究竟有多大,風險是否仍然可控?中國社科院日前發布《中國國家資產負債表2013》指出,截至2012年末,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加總債務總額達27.7萬億元,占GDP的比重為53%。其中,地方政府債務19.94萬億元。而地方政府債務主體部分來自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債務余額接近14萬億元。
審計署新聞發言人陳塵肇指出,從國際通常使用的負債率、政府外債占GDP的比率、債務率和逾期債務率四個風險控制指標來看,中國的各項債務率均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同時,中國
    「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關鍵在於對症下藥。」賈康告訴記者,「當前地方債務最大的風險在於不透明。只有規范地方政府融資行為,不讓地方政府債務出現無序蔓延和暗中積累,才能使整體風險得到逐步消化,最終實現地方政府『陽光融資』。」
國家審計署公布了全國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截至2013年6月底,全國政府性債務總計30.2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中央政府性債務總額12.38萬億元,地方政府性債務總額17.89萬億元。結果表明,目前中國政府性債務風險總體可控,但有的地方也存在一定的風險隱患。
值得注意的是,本月中旬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將化解地方債列為明年6大經濟任務之一,指出要將加強源頭規范,把地方政府性債務分類納入全口徑預算管理,並要求省區市政府對本地區地方政府性債務負責任,以大力制約地方政府的盲目舉債沖動。
從中央對地方債務前所未有的表態來看,中國地方政府債務形勢嚴峻。12月13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明確明年工作任務時首次提出,「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作為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
李稻葵說,中國的地方債跟西方、跟美國和歐洲的赤字財政,本質完全不一樣。西方的債務高築本質是福利性開支,是剛性的,難以下調。同時稅收規模由於經濟放緩在減少,增長速度減少,因此形成了只能靠發債來過日子的局面。而中國的地方債性質完全不一樣,是地方政府為了搞建設借錢,借錢有的時候過多所形成的的局面。
從中央政府性債務的主要構成看,包括中央財政債務、中國鐵路總公司(原鐵道部)和相對微量的中央部門及所屬單位債務三類。在中央財政債務中,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97360.94億元。中國鐵路總公司(原鐵道部)通過發行政府支持債券或以鐵路建設基金提供擔保等方式舉借22949.72億元。
財稅改革是中國深化體制改革的「重頭戲」。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於本周三表示,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將積極穩妥地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明年會繼續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