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多元發展國企擬戰略重組 @ 2013-11-18T07: Back Hot News
Keyword:國企
Concept:企業改革 , 國有資本收益上繳比例2020年
張文魁介紹說,國有企業在1994年之後停止收益上繳,2004年之後包括其本人在內的眾多學者都在呼吁收益上繳。2007年,國企的上繳紅利已經從10%上升到15%。他認為,未來2-3年內上繳比例就應該提升到30%,2020年上繳比例應該提高到50%。因為國有企業本來就是為全民設置的,國企收益應該更多歸入公共財政,達到惠及民生的效果。所以未來50%是一個更加合理的比例。
文件說,各項改革要在2020年取得決定性的成果。除了強調市場經濟在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外,又強調公有制主體地位,但又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企改革。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到2020年要達到三成。
國有資本的全民屬性,體現在能夠為公共利益做什麼貢獻。此次,《決定》明確提出了劃撥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障基金的量化目標,即2020年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的比例要提高到30%,更多地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與過去不同的是,「公益性」成為衡量國企改革的重要指標,給出了一張「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改革時間表。
三中全會前後,關於國企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此前坊間曾傳聞民間資本可最高持有國企15%股權,對此國務院國資委新聞處有關負責人稱報導不實。而要求國企提高利潤上繳比例的呼聲十分強烈。針對國有資本收益比例問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張文魁曾直言:“利潤上繳比例即便提高10個百分點,對國企來說是九牛一毛,不會產生太大影響”。
余菁:目前,國有資本收益上繳比例從5%到15%不等,提到30%是迎合國有資本的發展應反哺社會、為社會提供福利的要求。只是在具體比例上,理論研究認為,應該分類進行,很難將所有類型的國企一刀切。一部分競爭性國企,本身利潤就不高,過多地上繳收益可能影響後續經營,相比之下,資源型企業可以上繳的收益更多。
11月15日,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文公布。關於備受關注的國企改革部分,決定提出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2020年提到百分之三十,更多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
    就在外界對三中全會公報有關國企改革只字未提倍感失望之時,「進一步深化國企改革」的相關表述卻出現在《決定》中:「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障基金。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2020年提到30%,更多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這將大大高於現時部分國企上繳5%至10%利潤的比例。
「國企紅利上繳比例在目前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是有空間的。」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國企改革方案中,尤其是一直以來議論比較多的國企壟斷利潤,通過進一步提高上繳比例再分配給全體國民,這個方案是大家認可的,國企也應該接受這個方案。
國有資本收益,俗稱「紅利」。對於國企紅利上繳比例的提高,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提高國企紅利上繳比例,更多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這是理所當然的。
日前有媒體引用國資委企改局局長白英姿的話稱,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將允許民間投資人最多持有國企15%的股份。該報道出爐當晚,國資委旋即否認了“15%”說。然而,“15%”之說卻也並非全不靠譜,因為去年5月國資委發布的《關於國有企業改制重組中積極引進民間投資的指導意見》(簡稱“民資持股十四條”),就已經對“民資持股國企”作出了原則性政策宣示,至於民資持股比例是5%還是10%抑或15%,屬於落實“民資持股十四條”細則所要明確的內容。總的趨勢是,這一步非走不可,當然走的過程會遵循循序漸進原則穩妥操作。結合國企上繳紅利已實施數年且比例逐年提高,可知繼續提高紅利上繳比例肯定靠譜,提高之步幅可能邁得大一些,也可能會邁得穩一些。
摘要:11月13日,國資委副主任、黨委副書記黃淑和透露,將認真准備國資國企改革方案,爭取三中全會後盡快出台,形成上下聯動的改革局面。財政部正在結合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實際,研究調整和提高國有資本收益收取比例
除上述所提到的幾項改革外,還提出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並指明私人財產權同樣不可侵犯。並認為打破國企壟斷是國企改革中最重要的一點。而且將提高國企收益上繳比例,至2020年時會提高到30%。
國企改革方案將出 央企紅利上繳比例或調至30%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