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 財經】隆國強:不應把下個自貿區批復與上海自貿區進展掛鉤 @ 2013-10-30T19: Back Hot News
Keyword:自貿區
Concept:上海自貿區金融 , 35億元
簡大年稱,目前上海自貿區內正在加緊進行金融風險防范的准備工作。為了防范系統性風險,人民銀行和金融監管機構正在跟管委會緊鑼密鼓地商量自貿區內機構進駐的問題,包括派駐人員、共建監管系統、共同配合建立分帳管理的方案等問題。他表示,自貿區管委會正在對人民銀行、外匯管理局以及地方分行發出整個金融監管信息系統需求的征求,而且已經都收到了反饋。同時,管委會也在對區內幾千家企業做全面的摸排,建立企業的底帳系統。
中評社北京10月28日訊/搜弧財經日前登載學者張明的文章《上海自貿區熱的冷思考》指出,上海自貿區的出台遵循了中國政府「摸著石頭過河」的試點推廣策略,本身具有重要意義,但是金融與服務行業的試點開放與貿易的試點開放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我們不能對上海自貿區的進展過於樂觀。詳論如下:
匯豐中國副董事長、行長兼行政總裁黃碧娟稱,「非常榮幸獲批籌建上海自貿區支行,參與上海自貿區建設。作為內地規模最大外資銀行,匯豐期待憑藉環球金融專長,為上海自貿區發展作貢獻。希望盡快完成籌建工作,通過新網點滿足區內客戶對跨境金融服務需求,並積極參與區內銀行業的創新試點項目」。
核心提示:中央近年不斷加快扶植內地城市發展金融業,上海自貿區已經掛牌,加上前海大力吸收香港金融市場經驗,上海自貿區並非給上海一項政策,而是作為改革試驗區,計劃試驗出可復制更多、可推廣的經驗,一場改變14億中國人的命運、改變世界經濟版圖以至國際格局的經濟改革,香港將面對更多的對手。香港更要善於利用既有優勢,保持國際化定位,尋求與自貿區合作,才有可能創造雙贏局面,這是特區政府和本港金融機構面對的問題。
交銀金融租賃是按資產規模計算中國第五大銀行交通銀行(BANK OF COMMUNICATIONS CO.)的子公司。該公司將成為首批入駐上海自貿區的11家金融機構之一。交銀金融租賃在上海自貿區內設立的機船類金融租賃子公司將在年底前獲得境外實體身份,這將簡化飛機購買程序。如果是一家純國內公司,購買飛機需要獲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准。
上海自貿區9月30日公布1份長達200項的負面清單,遭評論未如想像中開放,可能在吸引外資上打折扣。但外媒認為上海自貿區仍可能透過政策逐步開放,打造成另一個紐約或倫敦,不應被低估,未來全球新金融三角「紐倫滬」的新格局,可能並不遙遠。
上海自貿區的重頭戲,非金融改革與開放莫屬。方案明確,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可在試驗區內對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跨境使用等方面創造條件先行先試,這意味著,隨著上海自貿區的發展,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速度,都將有大幅度提升。據環球金融電信協會(SWIFT)發布的白皮書,在去年全球離岸人民幣支付量中,中國內地僅占5.2%,相比之下,中國香港占據了72.8%的絕對份額。可以預見,若上海自貿區朝著建設離岸人民幣中心的方向發展,中國內地的離岸人民幣支付份額將有質的突破。這對於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戰略也將有莫大幫助。
楊雄在一個罕見的新聞發布會上對記者表示,最初針對一個月前掛牌的上海自貿區宣布的限制規定是非常初步的措施。盡管楊雄未進一步透露相關規定可能如何演變,但他試圖為圍繞自貿區金融自由化的預期降溫,他說,金融服務主要是為了提振貿易。
《上海證券報》報道,上海自貿區的金融細則,已完成審批,將會在近日公布。有本港銀行界人士指,細則出台有利外資銀行加快進駐和落實實質部署。
不管怎樣,現在至少不同金融監管機構之間的協調機制是有了,但這離混業經營的監管制度還有很長的一段路。那麼,下一步的金融監管創新,究竟是政策引領還是法治護航?這不僅關乎上海自貿區的金融改革能達到怎樣的深度,同時也關乎中國金融業創新的可持續發展。
有台資銀行業透露,據其從上海金融辦了解,上海自貿區的金融部分,將采帳戶管理模式,且無論設在自貿區內、區外的金融業者,皆能提供開立自由貿易帳戶的服務,故不急於搶進上海自貿區增設分行。
文章表示,上海自貿區承擔著貿易自由化、投資自由化、金融國際化和行政精簡化四項使命。設立上海自貿區也可以說是二次「入世」。如果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第一次「入世」是被動接軌,那麼第二次「入世」,則是全面、超前、主動與國際接軌。全面意味著不僅是貿易,而是投資、金融和政府管制等諸方面與國際接軌,超前意味著是在一個小范圍內的先行先試再推廣至全國,主動接軌意味著主動順應全球化經濟治理新趨勢新格局、主動對接國際貿易投資新規則新要求、主動塑造中國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新紅利新優勢、主動承擔全國開放先行新使命新戰略。自貿區以開放促改革,將為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帶來新突破,為中國經濟更好地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參與國際競爭奠定堅實基礎,也會對世界經濟健康發展、貿易自由化和國際貨幣金融體系改革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其次是上海自貿區將對香港帶來發展機遇。這種觀點認為,香港地位不可能被完全取代,香港一直在競爭環境中發展。以往內地每一次改革都給香港帶來機遇,如今面對內地新的改革機遇,香港應努力應對,繼續扮演輻射內地、融通世界的國際大都會角色。特別是香港應積極、充分利用和落實CEPA,大力推動內地與香港的合作,配合國家發展戰略並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上海自貿區與香港並不構成「零和博弈」,反而將創造更多發展機遇、更巨大及多樣化的資產池,令香港受惠。兩地競爭的確存在,但競爭是良性的。香港本身已有發展多年的人民幣離岸市場,但受人民幣國際化限制,規模不夠大、產品不夠多。如果上海自貿區能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屆時人民幣會有更多用途,對香港整體影響是正面的。上海自貿區重點在於推動金融、服務貿易,而這正是香港的優勢所在。在服務貿易領域,香港機會眾多。此外,新一輪改革將吸引更多國際金融、服務貿易機構進入內地,預計他們仍會以香港作為其地區總部或地區管理基地,令香港獲益。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