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上海自貿區學者:港兩招應對 @ 2013-09-30T14: Back Hot News
Keyword:自貿
Concept:上海自貿區掛牌 ,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
核心提示:各界引頸以待的上海自貿區昨日揭牌,標志著自貿區正式成立,並公布了多項與金融業發展的相關措施的大方向。銀監會更表示,會優化調整自貿區內金融機構存貸比率等監管標准。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張新更指出,自貿區內將實施利率自由化等,不過具體細則,他僅表示會成熟一項推一項。同時首批可以進駐的外資銀行只有星展中國及花旗中國,予人有爆冷之感。
新華社發表評論文章指,自貿區成立對香港並不構成零和博弈。文章指,上海自貿區正式掛牌是內地啟動新一輪改革開放的試點,香港需因應未來改革開放思路,調整自已以爭取新發展機遇。雖然上海自貿區加速金融改革,對香港帶來競爭和挑戰,但不構成零和博弈,反而將蛋糕做大,令香港受惠。
【文匯網訊】欲了解上海自貿區的各項最新動態?「上海發布」官方微博昨天透露,登錄其最新開通的官方網站,自貿區的區域概覽、組織架構、區域動態等詳細信息,包括辦事指南、公共服務等實用功能,即可一目了然。
中央和上海市多名官員昨天齊集浦東外高橋,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為自貿區揭牌,商務部部長高虎城,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雄為自貿試驗區管委會掛牌,在場還有數百家中外企業的代表。之前盛傳出席儀式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未見露面。國務院上周六已公布涉及6個服務領域、18項措施的總體方案。高虎城強調,上海自貿區「重在制度創新,重在改革開放」,重申利用兩至三年時間建成具備國際水平的自貿區。
香港《文匯報》報導,據上海自貿區總體方案,明確將經過2-3年的改革試驗,探索資本項目可兌換和金融服務業全面開放。而昨日公布首批11家金融機構獲准在上海自貿區設立分支機構,包括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在內的8家中資銀行、一家金融租賃公司及兩家外資銀行。外資銀行「中標」者為花旗與星展,而事前被看好的匯控、東亞(0023-HK)及渣打(2888-HK)大熱倒灶,未能成功進入上海自貿區開分行,可能對股價有影響。
上海自貿區昨掛牌,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銀監會副主席閻慶民、證監會主席姜洋等多位重量級財金官員都有出席儀式。首批8家中資銀行,以及花旗和星展兩家外資銀行獲准許在自貿區內建立分行或支行,港資銀行則無一入圍,而市場高度關注的四項金融改革細則亦未有出台。
在最受關注的金融領域,自貿區掛牌首日就動作頻頻,不但首批即有11家金融機構進駐,同日銀監會還發布通知,推出八項措施支持上海自貿區銀行業發展,包括支持民營銀行進駐自貿區,屆時中資行、外資行、民營銀行將在自貿區同台競技,上述種種似乎意在為往後大刀闊斧的金融改革鋪路。而支持外銀入區經營部分,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銀行在區內設立子行、分行、專營機構和中外合資銀行;允許區內外資銀行支行升格為分行;研究推進適當縮短區內外資銀行代表處升格為分行以及外資銀行分行從事人民幣業務的年限要求。此前,《外資銀行管理條例》規定,外資銀行須在中國境內開業3年以上,並在申請前2年連續盈利,方可申請經營人民幣業務。
中國社會應對上海自貿區的各種實踐給予鼓勵和寬容,切莫一開始就反對它的某個具體做法,或者在政策層面高呼「不公平」,讓「羨慕嫉妒恨」左右自貿區運行的外部輿論環境。讓我們就把上海自貿區當成中國新的「深圳」,讓它走到中國改革的最前頭,並進而激活、帶動全國的改革升級。
外媒分析稱,上海自貿區的效果堪比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相當於改革開放之初的深圳成為經濟特區。對此,吳明華認為,與以前中國設立經濟特區不同的是,上海自貿區旨在通過制度創新而非政策優惠來影響未來發展。「以往深圳特區的『特』主要是政策的優惠,上海自由貿易區的關鍵是制度改革,實際是要建成具有國際水准的投資貿易便利、貨幣兌換自由、監管高效、法制環境規范的區域,是通過制度創新來全面提升投融資、貨物貿易、金融體制改革的能力,甚至說國際現有自貿區沒有做的,也可以在這里進行探索和實驗。這是上海自貿區跟以往經濟特區所不同的地方。」
上海官方對自貿區掛牌儀式十分低調,就連屆時是否有中央領導人出席也是眾說紛紜。據稱,儀式受邀媒體名額十分有限。記者昨日來到位於外高橋保稅區的上海自貿區管理委員會大樓,發現正在舉行彩排儀式,一隊禮儀小姐正在排演授牌過程。而今日下午還將舉行自貿區說明會,屆時,國家發改委等部委辦負責人、上海自貿區管委會負責人將會介紹上海自貿區相關情況,預計在下午的情況說明會上,將有首批細則發布。
商務部部長高虎城致詞辭時表示,成立上海自貿區是中國順應全球經濟潮流下,主動積整對外開放的措施,期望可加快政府職能改革,中央會積極支持自貿區建設。
申銀萬國證券公司董事長李劍閣表示,上海自貿區可能成為匯率市場化的試驗田。上海自貿區承擔著貿易自由化、投資自由化、金融國際化和行政精簡化四項使命,可以預期金融市場產品創新、離岸業務、金融業對外開放以及內資外投和外資內投等可能將在上海自貿區優先試點。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最新統計,在目前全球高達5.3萬億美元的日均外匯交易量中,人民幣日成交額已擴大至1200億美元,首次進入了全球十大交易最頻繁貨幣的榜單。相信自貿區這一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將成為人民幣可兌換的引擎與平台。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上海自貿區方案中已列明以兩三年時間作改革試驗,商務部部長高虎城昨表示,上海開放型經濟規模大、有較成熟的監管制度及擁有廣闊的經濟腹地。若自貿區的試驗成功,未來可以輻射全國。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