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證監會稱銘創軟件為光大定制 @ 2013-08-22T10: Back Hot News
Keyword:光大 烏龍
Concept:公司使用銘創公司 , 8月19日光大證券
光大證券於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出通告,指收到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通知,指近日交易異常的事件,反映公司於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合規方面,存在重大問題,被協會暫停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主承銷業務資格,以及要求光大證券於8月30日前,向協會提交自查報告及整改方案。
在上周五事件發生後,投資者對券商是否有足夠經驗和風險控制手段來處理復雜交易策略的質疑情緒加重,導致光大證券和其他同類規模券商的股票遭到拋售。
在光大「烏龍」事件中,一個廣受質疑的問題是:從早上11:07分到14:20分左右,為什麼市場得知真相需要這麼長時間?有評論甚至懷疑,上交所這麼做是在縱容光大證券操縱市場。
至於投資者如何索賠,楊兆全認為這需要等待證監會最後的調查結論,證監會目前已經正式對光大證券進行調查,相信不久就會有明確結論。投資者索賠根據買入價格和賣出價格之間的差額以及購買的股份數量來進行索賠。而當前談索賠時機還不成熟,受害投資者需要耐心等待,待證監會出台調查和處罰結果,根據處理結果和違法定性再主張索賠。而此次光大證券「8.16」事件,股民遭遇了無妄之災,尤其是期貨投資者估計損失比較大。有分析指,投資者應自擔風險,有專家指出光大證券應承擔責任,臧小麗律師則表示,建議中國證監會督促光大證券設立一筆投資者補償基金,專門用於賠償給烏龍指事件的受害人,讓受害人不打官司也能拿到賠償,這是該事件發生以後最理想的解決方案。(北京盈科、威諾律師事務所律師)
    新華網北京8月20日電 光大證券「烏龍指」造成的「8.16事件」影響仍然繼續蔓延發酵。麻煩不僅是光大證券的,也是中國證券市場的。「8.16事件」,損失究竟該如何計算?舉證責任如何分配?現行的法律框架下,光大的賠償和善後工作將是復雜而艱難的。這一基於技術問題衍生的重大事件,嚴重程度不亞於當年「7.23動車」事故。調查還在繼續,恐怖的回聲余音繞梁。事件暴露出券商的內控缺陷、信息管理系統失靈以及市場應對突發性風險的善後機制漏洞,這些問題足以引起整個金融行業的高度警覺。
新華社昨日發表署名文章稱,對光大證券烏龍事件的處置極大地考驗著監管層的執法決心,只有重罰光大證券才能給中國A股市場帶來希望。
不過,蘇黎世保險(中國)新聞發言人溫雲燕告訴卻大智慧通訊社,其公司就有能力為類似光大證券「烏龍事件」進行「兜底」的保險產品--董事責任保險。她表示:「外界覺得很新穎,但我們已經經營好些年了。」
近日,A股史上最大烏龍事件令光大證券坐在了輿論火山口。繼816「烏龍事件」後,19日光大證券固定收益部交易再出烏龍,導致其超低價賣出10年期國債。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光大證券上周五發生震驚中國資本市場的天量「烏龍盤」交易後,要坐盤72.7億元(人民幣,下同),市場預期A股昨日會大跌,但滬深股市出乎意外地齊升近1%。光大證券昨天為「烏龍盤」解畫,承諾在制定處置方案前,不會沽貨。光大證券高層承認,目前面臨的困難非常大,但有實力解決問題。話音未落,光證昨天再爆國債烏龍交易。
如果說光大證券的「烏龍門」是一起孤立事件,那麼海通證券昨日再度曝出的系統問題,就不能單純地看做意外了,這暴露出整個證券行業對系統軟件的忽視所造成的系統風險。
【綜合/記者曹天元】光大證券8月19日在銀行間市場再鬧烏龍事件。光大證券在官方網站證實,19日上午,光大證券金融市場總部在銀行間本幣交易系統進行現券買賣點擊成交報價時,誤將12附息國債15債券賣價收益率報為4.20%(高於前一日中債估值約25個基點),債券面額為1,000萬元,後被交易對手點擊成交。光大證券稱,目前光大證券正在與對手方溝通並協商處理。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8月18日,光大證券「烏龍指」事件終於有了官方解釋。在光大證券的公告中,公司將此描繪為「系統問題」,而絕口不提董秘在16日午間時分涉嫌「虛假陳述」。在證監會的通報中,除了表態對光大證券立案調查以外,更細的監管措施並未出爐。光大證券在18日傍晚的發布會上表示,正在配合證監會的調查,並會在此基礎上對投資人的損失依法履行職責和義務。
據了解,目前證監會對光大證券的調查仍在進行中,「烏龍指」事件直接責任人、光大證券策略投資部負責人楊劍波已被停職,配合監管部門調查。
張新維律師:光大證券理應對投資者因此受到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但是由於本事件的自身特點,投資者舉證非常困難,尤其是證明光大證券的行為與投資者損失之間的關聯關系。
因8月16日"烏龍指"事件深陷漩渦的光大證券在8月18日上午的債券市場上再次鬧出烏龍事件。雖然這筆烏龍交易實際損失並不大,但因連續發生風控管理事故,會使市場對其喪失信心。
盡管目前中國光大控股認為此次事件對集團不會帶來任何重大不利影響,但業內人士認為,光大證券每年將為中國光大控股貢獻相當比例的利潤,因此,一旦光大證券在今年被證監會予以處罰,甚至暫停其部分相關業務,那麼光大證券業績的下滑,也必然拖累中國光大控股今年的業績表現。(曉峰)
對於,光大證券的烏龍指事件,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光大證券烏龍指事件,無論是對整個A股市場、券商行業,還是光大證券自身,都是一場噩夢。對投資者而言,股指劇烈、大幅波動,讓跟風者抑或是持倉不動的股指期貨看空者均損失慘重;對券商行業而言,在創新業務大發展的背景下,此次光大證券風險的突然爆發,無疑為券商行業敲響了警鍾,由此可能招致更為審慎的監管無疑會讓處於襁褓中的創新業務成長受阻;對光大證券自身而言,犧牲的不只是積累不易的品牌形象,還有內幕交易、虛假陳述的嫌疑,以及監管層可能給予的嚴厲懲罰。
在光大證券這次烏龍事件中,最無辜的無疑是那些手中目前持有光大證券股票的投資者。「真不敢想像復牌是個什麼情形,如果直接被封一字跌停可就慘了,這次算是被牢牢的套死了。」不少股民在股吧中訴苦。但也不乏樂觀派安慰大家:「只要光大證券不破產,股價就還有回來那一天。」
繼上周五在進行ETF套利時出現高頻交易失控導致整個市場大起大落(下稱「8.16」事件)後,昨日光大證券又曝出固定收益業務「烏龍」事件──在12附息國債15上操作失誤,以該國債上市以來的新低價賣出了1000萬元(票面價格)國債。雖然該交易經協商後得以妥善解決,但連續兩個交易日曝出「烏龍」,顯示光大證券的風控機制漏洞多多。(悠然)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