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關注二代身份證缺陷:法律懲治尚無法治本 @ 2013-08-15T08: Back Hot News
Keyword:身份證
Concept:身份證指紋
    新華網北京8月13日電(記者 鄒偉)針對媒體及群眾反映的二代身份證存在掛失後無法注銷等「天生缺陷」,以及網際網路上存在遺失、被盜身份證非法買賣等問題,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有關負責人13日表示,一切買賣、冒用他人身份證的行為都要受到法律追究。公安機關將繼續加大打擊買賣、冒用他人身份證違法犯罪活動的力度,並加快推進年初開始啟動的居民身份證登記指紋信息工作,采取多種措施保證居民身份證的安全可靠。
而對於解決目前二代身份證存在的「先天缺陷」,公安部表示將加快推進身份證登記指紋信息。2012年5月,公安部就表示要自2013年1月起全面啟動指紋信息登記。
關於 公安部回應二代身份證先天缺陷:年底指紋登記_二代身份證先天缺陷 新聞
8月13日,公安部作出正式回應稱,將繼續加大打擊買賣、冒用他人身份證違法犯罪活動的力度,並明確用證單位負有核對責任。同時,公安部也正在推動建立全國居民身份證掛失申報系統,有效解決身份證掛失申報問題。事實上,針對二代身份證使用中出現的問題,公安部從今年年初開始已啟動了居民身份證登記指紋信息工作。2011年新修訂的《居民身份證法》規定了公民申領、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應當登記指紋信息。據悉,居民身份證登記指紋信息,可以迅速准確地進行人、證核對,從而有效防止冒用他人身份證等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目前,全國已有1.6萬余個派出所啟動了居民身份證登記指紋信息工作,到今年年底將在全國全面鋪開。
盡管被曝光後,公安部迅速回應,稱將加快推進居民身份證登記指紋信息工作,並加大打擊買賣、冒用他人身份證等違法罪犯,但是公眾的疑問仍舊沒有打消——作為我國居民最重要的身份證明,身份證關乎每個人的切身利益,為何設計上會有如此大的缺陷?指紋技術早已出現多年,為何原來沒被采用?技術升級的二代身份證,這樣的缺陷令人費解和疑惑。
據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居民身份證管理處處長甄志剛介紹,上世紀90年代末,國務院要求研發二代身份證,運用IC卡技術,當時就考慮在芯片中加入指紋信息。但是經過大量測試發現,當時的指紋識別技術不成熟,不可靠,因此在2003年制定身份證法的時候,就沒有規定要登載指紋信息,但是在IC卡中預留了指紋的存儲區。
·公安部談二代身份證「天生缺陷」 推進指紋登記
(原標題:公安部回應二代身份證缺陷:年底登記指紋)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