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壽險保費或降一到三成存退保風險 @ 2013-08-03T11: Back Hot News
Keyword:費率 壽險 利率 上限 人身保險 保監會
Concept:壽險預定利率上限 , 普通型人身保險費率政策改革正式啟動
大陸利率市場化改革再下一城!繼中國人民銀行取消銀行貸款利率下限後,大陸保監會2日宣布,5日起啟動「普通型人身保險費率政策改革方案」,將取消普通型人身保險預定利率2.5%的上限,將定價權還給公司跟市場。保監會表示,改革方案將使壽險生產力大解放。
    為保障改革順利實施,保監會同時出台了與之相配套的監管政策。一是對國家政策鼓勵發展的養老業務實施差別化的准備金評估利率,允許養老年金等業務的准備金評估利率最高上浮15%。二是適當降低長期人身保險業務中風險保額相關的最低資本要求,鼓勵和支持發展風險保障業務。預計將釋放壽險行業資本占用約200億元,釋放的資本可支持發展新業務4000億元。三是在控制費用總水平、消費者利益不受損害的前提下,由保險公司自主確定傭金水平,優化費用支付結構,促進風險保障業務發展。四是進一步規范總精算師的任職和履職,發揮精算專業力量在費率改革中的積極作用。五是加強人身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管理,將償付能力狀況作為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審批、備案的重要依據,並根據預定利率是否高於規定的評估利率上限,分別采取審批、備案方式進行管理。
保監會主席項俊波曾在「2013陸家嘴論壇」上表示,2.5%的壽險預定收益率已經持續十幾年,嚴重抑制了保險需求,不符合市場發展的需要。所謂預定利率,是指根據保險公司對未來資金運用收益率的預測,而為保單假設的每年收益率,即消費者所獲得的回報率。1999年之前,央行屢次降息導致保險公司因較多采用高預定利率而背負沉重的「利差損」包袱,保監會於1999年緊急調整壽險預定利率上限至2.5%;2007年7月,因央行再次加息,1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利率首次超過保險產品2.5%的預定利率上限,這一壽險產品的定價「高壓線」,反過來成為制約保險公司靈活發展的「韁繩」。
「目前,普通人壽險產品在市場中的占比不足10%,因此預定利率松綁後的市場影響不會太大。」業內人士認為,此外,目前的投資環境並不支持預定利率大幅上調。由於還存在降息可能,預定利率上調將顯著擠壓保險公司運營的靈活性和利潤空間,上調難以獲得支持。有券商的研究報告就顯示,基於當前保監會償付能力150%的紅線,只放開定價利率並不放開評估利率(3.5%)的情況下,預計上限在3.5%左右調整。而這一觀點也得到了業內人士的支持,因為法定准備金評估率標准在3.5%,因此即使處於市場競爭的壓力和吸引投保人的需要,保險公司可能將參照保監會設定的3.5%的評估利率上限,不會超過這一指標。
定價利率是指保險公司在計算保險費及責任准備金時所采用的利率,即保險公司提供給消費者的回報率。自1999年以來,壽險定價利率上限一直被限定為2.5%,而目前銀行一年期的定存利率高於壽險定價利率上限。
8月2日,中國保監會召開新聞通氣會,宣布經國務院批准,普通型人身保險費率改革正式啟動,新政策將放開人身保險預定利率,定價權交給保險公司和市場,將不再執行2.5%的上限限制;新發產品法定責任准備金評估利率不得高於保單預定利率和3.5%的小者。
(三)保險公司開發普通型人身保險,預定利率高於中國保監會規定的評估利率上限的,應按照一事一報的原則在使用前報送中國保監會審批。在中國保監會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決定之前,保險公司不得再次報送新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審批。
據悉,險企高管會議的主持者為負責壽險業務的保監會主席助理黃洪。保監會網站公布的信息顯示,此次改革「普通型人身保險預定利率由保險公司按照審慎原則自行決定;分紅型人身保險的預定利率、萬能型人身保險的最低保證利率不得高於2.5%」。相應地,普通型人身保險保單的法定評估利率亦配套做出調整。2013年8月5日及以後簽發的普通型人身保險保單法定評估利率為3.5%;2013年8月5日及以後簽發的普通型養老年金或保險期間為10年及以上的其它普通型年金保單,保險公司采用的法定責任准備金評估利率可適當上浮,上限為法定評估利率的1.15倍和預定利率的小者。也就是說,年金保險的准備金評估利率可達到4.025%。而從1999年至今,人身險產品的預定利率一直被限定不得超過年復利2.5%。
香港保險的費率市場化導致其保險產品利率低、價格便宜,在市場競爭中享有很大的優勢。記者近期從保監局官網獲悉,保監會正在討論內地壽險業的預定利率市場化改革。業內人士預言,近期金融改革措施不斷,壽險預定利率的放開有望在近日得到落實;而深圳前海將引進一批香港險企進駐,香港優秀險企的產品設計和服務經驗將在深圳得到引進和推廣,屆時,內地的保險產品將迎來新的發展機會。
費率市場化的呼聲由來已久。1982年我國恢復保險業時,壽險預定利率是6%,最高達到8.8%。後來隨著央行8次連續降息,監管機構在1997年到1999年的3年間,連續下調預定利率最終至2.5%。應該說2.5%的預定利率為保險業在低利率環境中降低風險、減少利差損起到過重要作用。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壽險產品固化的2.5%預定利率已經越來越不適應市場的需求,特別是在基金、銀行理財、信托等多種新型投資品種的沖擊和擠壓下,傳統壽險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幾乎喪失殆盡,這迫使保險公司轉而倚重投資型和分紅型產品,造成產品重投資輕保障、分紅保險獨大等諸多行業發展的結構性問題。因此,放開壽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已是大勢所趨。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