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產業資訊】銀監會要求銀行理財產品實行「電子化」登記 @ 2013-07-03T13: Back Hot News
Keyword:理財產品
Concept:銀行7月1日 , 理財產品收益1天
35天的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達到7%!昨日,記者在金交會上看到,「錢荒」已迫使部分銀行祭出高收益的短期理財產品招徠人氣。同時,「錢荒」還直接影響到部分業務的開展,一家銀行廣州分行的10多筆結構化融資業務融資時間鐵定要從6月底推遲至7月中。另外,小微企業業務依舊是各家銀行主推的重點,不過隨著小微市場競爭的加劇,中小銀行謀求錯位競爭的意願也越來越強烈,銀行反饋,監管層對小微業務的考核指標已較去年發生了變化。
不過,普益財富等機構提醒,錢荒背景下,加上月底理財產品將集中到期,可能會對一些銀行產生兌付壓力。去年12月時,1.4億元理財產品到期無法兌付,令華夏銀行麻煩纏身,不僅是購買了該行「中鼎財富投資中心入伙計劃」而虧損的投資者,就連購買了其他類似高收益產品的投資者也紛紛湧到華夏銀行上海嘉定支行交涉。「為了規范理財產品,銀監會特地下發通知,要求銀行嚴格把握在售理財產品的風險並承擔相應風險,這個要求既適用於銀行的理財產品,也適用於代銷的第三方理財產品。」招商銀行佛山分行理財師沈飛稱。
近一周,銀行理財產品從不足5%的收益率一路飆漲至6.5%左右,更有一些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高達7%。如此高的收益,即便是在理財產品井噴的2011年6月底也未曾見過,當時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普遍達到6%左右。銀率網統計,截至25日,在售理財產品中,預期收益率高於6%的理財產品達到23款,而且這些高收益的理財產品並非全為高端客戶打造,有8款理財產品投資起點低於10萬元,投資期限小於3個月。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表示,「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並不是實際收益率,而是一個預期回報。作為銀行來講,需要兌現自己的承諾,因為這關系到銀行的信用」。他指出,在設計理財產品的時候,個別銀行可能考慮到自己資金流動性比較緊張,為了更快吸收到資金,會把承諾做得更加高一些,但如果為了籌資,對發行的產品做出過高回報承諾,一旦無法實現,就需要考慮好解決措施。一種是銀行貼錢,承擔一部分損失;另一種是銀行不履行承諾,那麼前期的承諾無法兌現,銀行信用必然受到影響。
    「我行今日發行超值理財產品,期限兩個月,5萬起預期年化收益6.2%,100萬起年化收益6.8%……」昨日,市民李女士的手機接到光大銀行新建路支行這樣一條理財訊息,看著這麼高的收益率,李女士動了心。在她印象中,銀行推出這麼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已經是好幾年以前的事了。「近期理財收益真高啊!」李女士說,就在前幾天,她還到華夏銀行了解了理財信息,收益也不低:當下推出的這幾款理財產品全部是年內收益最高的,5萬元認購起點的預期年化收益可高達5.8%,500萬元認購起點的預期年化收益則高達6.6%。
在售理財產品信息數據顯示,大銀行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回落尤其明顯。以一國有銀行為例,7月1日發行的兩款理財產品已經回落到4.5%左右,與6月29日發行的多款5%以上理財產品相比收益率有所回落。另外一大銀行7月1日起發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也回落到3.7%,在6月末發行的同期限產品收益率則在4.1%。一國有銀行7月3日起發行的45天理財收益率已經回落到3.95%。
年化預期收益為7%甚至更高的理財產品基本由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推出,國有大行推出較少,如6月21日至6月27日,民生銀行先後推出了約10款保本的短期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分別在5.1%-7%;興業銀行私人銀行也推出了33天、100萬元起,年化收益7%的理財產品;寧波銀行在6月25日至30日發行了32至62天銀行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為6.4%至7.1%等。
而事實上,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飆升的根本原因並非最近引發社會高度關注的銀行間市場鬧“錢荒”,而是更早時候監管層對債券市場丙類賬戶的整治。銀行發售短期理財產品後,形成所謂“資金池”,通過丙類賬戶買入大量長期限債券,兩者之間的利差讓銀行大賺一筆。然而隨著丙類賬戶交易受限,再加上最近債券市場大跌,銀行理財產品兌付遇到了麻煩。殷燕敏說,銀行不得不想辦法借新還舊。
「給孩子一份兒童理財產品,啟蒙孩子的金融意識!」某商業銀行在其網點內打出了這樣的大幅標語。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期發行的七款理財產品里就有兩款是「六一特供」。記者將該銀行發售的理財產品一一比較,發現「六一特供」的理財產品只是名稱不同,本質上並無差別,不但認購門檻最低都要求5萬元,而且預期收益率甚至會低一些。比如,有一款產品名為增盈增強型1336號,5萬元起認購,年化收益率最高可達4.75%,算下來比一些「六一特供」理財產品年化收益還要高一些。
6月1日至6月7日當周,各類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普遍上升。其中,人民幣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理財產品發行數為193款,處於發行高位,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27%,較上期報告上升12個基點;外幣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理財產品10款,較上期報告增加7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1.45%,較上期報告上升22個基點;結構性理財產品發行15款,較上期報告減少2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6.34%,較上期報告上升10個基點;其他類理財產品發行210款,較上期報告增加5款,市場占比小幅上升至48.95%。業內人士分析,市場資金短期出現緊張局面是推升理財產品收益的主要原因。由於6月銀行考核時點臨近,銀行市場資金面壓力增大,銀行間和交易所債市資金價(1383.50,5.70,0.41%)格出現飆升,繼日前銀行間隔夜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大漲135.9個BP至5.9820%後,6月7日SHIBOR利率繼續暴漲231.2個BP至8.2940%,為近幾年來最大漲幅。
銀監會對銀行理財產品的監管不斷強化,一方面讓理財產品更加規范,同時也令銀行理財產品不敢以太高的收益率來招徠顧客。佛山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理財師梁先生表示,監管強化對風險把控的同時,也讓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不斷下降。禪城區王先生還記得,去年年初,還能買到預期年化收益率5%-6%的短期理財產品,但是到現在收益率大多都降到4.5%以下。
路透北京6月21日 - 中國銀行間市場資金價格飆升,銀行發理財產品籌錢的收益率也水漲船高,給了普通老百姓從銀行賺錢的機會。招商銀行 下周就將發行一款30天期限理財產品,收益率接近發行日的一個月期SHIBOR。以周五SHIBOR的9.7%計算,投資者到手的收益率為8.7%,對照一般理財產品5-6%的收益很有吸引力。
但市場機構資金緊張之勢昭然若揭。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再創新高,招商銀行最新一期期限為30天、門檻為100萬元人民幣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達到10%,即便5萬元為起點58天的小額理財產品收益率也達到5.4%。更屢有民眾曝光近日在銀行取現受阻,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近日接連出現系統故障,導致一段時間交易無法順利進行,雖兩家銀行都回應此為「IT系統故障」導致的偶然事件,與錢荒無關,但仍難以阻止市場人士的質疑。昨日本報記者親自在中國農業銀行北京的一家支行的ATM取錢,5台機器3台沒錢,剩下兩台排著長隊。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