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錢荒讓少數精明投資者看到機會 @ 2013-06-25T13: Back Hot News
Keyword:銀行 理財產品
Concept: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
    近日,國內各銀行面對「錢荒」現象,不得不大幅提高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來進行「搶錢」,並通過返現金、送小禮物等方式加大吸儲力度。6月24日,記者走訪山東濰坊市區幾大銀行發現,大部分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大幅上升,有的幾近突破6%。對市民來說,在如今股市暴跌、金價大跌的時候,銀行這場愈演愈烈的「搶錢」大戰無疑變成理財的良機。專家提醒,高收益的同時是高風險,近期購買短期理財產品,一定要謹慎,不能被預期收益的數字所誤導。
此外,華夏銀行6月23日-25日緊急發行兩款72天期理財產品,其中增盈增強產品預期收益率6.6%-6.9%;創贏產品預期收益率6.8%-7%。同時,工商銀行今起也將發行一款理財產品,100萬元預期收益率6%;500萬元預期收益率6.5%,期限為70天。另一家國有銀行則更直接地表明自己對資金的渴求,「行外資金專屬高收益產品,43天6.2%,35天6%,100萬元起」。興業銀行也對客戶展開了短信「轟炸」,「季末理財,重磅出擊,35天門檻5萬元預期收益率4.7%-4.9%/年」。值得注意的是,工商銀行、華夏銀行等近期發行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均創下了年內峰值。
記者走訪數家銀行了解到,當前預期收益率較高的理財產品,多出現在股份制銀行,如今5%左右的理財產品已經算是較低的收益率了。中信銀行的一款對私4個月期的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達到了6%,而華夏銀行近日還特別追加了兩款72天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則達到了6.6%至7%。各家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均創年內新高。
例如,一家國有大銀行近期推出一款41天的短期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高達7%,此
銀行間拆借利率的上升是提高理財產品收益率的重要因素。以漢王科技為例子,公司新近購買的起息日為6月21日的北京某銀行1個月期限的掛鉤SHIBOR保證收益理財產品(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預計年化收益率高達6.18%。
35天的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達到7%!昨日,記者在金交會上看到,「錢荒」已迫使部分銀行祭出高收益的短期理財產品招徠人氣。同時,「錢荒」還直接影響到部分業務的開展,一家銀行廣州分行的10多筆結構化融資業務融資時間鐵定要從6月底推遲至7月中。另外,小微企業業務依舊是各家銀行主推的重點,不過隨著小微市場競爭的加劇,中小銀行謀求錯位競爭的意願也越來越強烈,銀行反饋,監管層對小微業務的考核指標已較去年發生了變化。
「前一陣銀行理財產品能有4.5%的預期收益率就不錯了。這幾天連5%都算低了。有些銀行的產品收益率真是每天都在漲。」昨天,熱衷理財的市民周女士對記者如此感歎。記者查閱相關信息發現,最近兩三天,沒有紓緩的銀行「錢荒」將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又往上推了一個台階,而且當前理財產品的發售期縮短到一兩天,手不快的市民根本就搶不著。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最近一段時間,銀根不斷收緊,陣陣「錢荒」讓各大商業銀行在這個炎熱的夏季不斷瑟瑟發抖,最終帶來銀行理財產品短期收益率突飛猛漲。建設銀行6月14日發行的一款期限為33天的銀行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竟飆至7.39%。如此高的收益率究竟有沒有風險?銀行拋出如此高收益產品背後又有何玄機?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BANK OF CHINA LTD., 01988.SH, 簡稱:中國銀行)在周三發行了收益率為4.4%、63天後到期的理財產品,高於5月份發行的同類理財產品4%的收益率。中信銀行發行了收益率為5.2%的3個月期理財產品,也高於兩周前發行的同類理財產品4.8%的收益率。
商報記者走訪市場發現,銀行短期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一改今年以來的低迷狀態,重返去年下半年的水平,由原來3%~4%上漲至5%~6%。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6月以來,新發行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超過5%的銀行多達十幾家,其中不乏中行、工行、建行等國有大銀行。近期,建設銀行新發行的一款期限為33天的銀行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高達7.39%,創下了近期非結構性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新高。同時招商銀行的一款期限為3個月的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則也達到了7%。
到期收益率最高的產品為星展銀行在2012年5月2日發行的「星利系列1218期(DZHQ)」,投資幣種為澳元,該結構性產品掛鉤3個月美元LIBOR到期實現了11.00%的收益率。有4家銀行發行的4款產品到期未實現最高預期收益率,農業銀行發行的「"金鑰匙如意"2013年第6期英鎊匯率掛鉤人民幣理財產品」為一款掛鉤英鎊兌美元的結構性產品,由於在產品運行期間掛鉤標觸發低收益條款,因此未能實現最高預期收益率,相同的還有招商銀行發行的「焦點聯動系列之黃金表現聯動(看漲)理財計劃(104061)」,該掛鉤黃金的結構性產品同樣因為未能觸發高收益率條款而獲得較低收益。廣發銀行和杭州聯合銀行發行的2款產品由於披露信息不詳因此無法判定未實現最高預期收益率的原因。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