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歐盟、美國史上最大自由貿易談判7月正式啟動 @ 2013-06-18T08: Back Hot News
Keyword:談判 自貿
Concept:歐盟27 , 啟動自由貿易協定談判
【G8峰會上或開啟談判】歐委會曾於2月份宣布,歐盟與美國已就盡快啟動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達成一致,並稱雙方將爭取在今年6月底之前正式啟動這一談判。據多家當地媒體報道,獲得授權後,歐盟與美國將在6月18日在北愛爾蘭舉行的八國集團(G8)峰會上正式啟動談判。然而,由於涉及包括金融、食品等諸多產業的監管、技術標准等政策方面的統一,多位資深歐盟專家對歐美自貿談判的前景並不看好。
英國首相卡梅倫稱,歐盟/美國自貿談判或將締造史上最大自貿協定。而歐盟主席巴羅佐則指出,自貿協定談判不會為了追求速度而不顧及內容。(R01)
    一旦美歐自由貿易區建立,鑒於龐大的貿易規模,其貿易規則很可能將成為事實上的世界標准。美國正在推行以自由貿易帶動國家經濟發展的戰略,在太平洋地區推動《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定》(TPP)談判即是其中的一個步驟,而美歐FTA談判則將成為這一戰略的又一驅動輪。美歐計劃在2014年底之前達成妥協。
此前,歐盟為美歐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鋪平了道路。經過12小時的會議後,歐盟各國貿易部長周五晚間在盧森堡達成了協議,將影音文化領域排除在談判內容之外,但未來可能將這項內容加入談判中。法國政府先前擔心本國的電影工業受到美國影視的沖擊,堅持將電影、電視和網絡媒體排除在談判內容外,否則拒絕參與談判。德國經濟部長勒斯勒爾認為這是相當好的結果,關鍵是能盡快展開談判,掃除跨大西洋經濟關系中的貿易障礙。
5月24日,在李克強總理與瑞士聯邦主席毛雷爾在伯爾尼的共同見證下,兩國宣布實質性結束自貿談判,將盡快簽署自貿協定。由於該協定將是中國與歐洲大陸國家簽署的首個自貿協定,因此備受外界矚目。這也是繼4月中國與冰島簽署自貿協定後,中歐自貿合作的又一重大突破,標志著中國全方位自貿戰略再下重要一城。
正因如此,美國目前正在太平洋地區極力推銷「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計劃,新一輪談判有望於7月開啟。美歐已宣布在6月底前啟動「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伙伴關系」談判,以期打造一個自貿、投資新平台。另外,歐盟和日本的自貿區談判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針對美、歐、日三大主要經濟體競相謀劃建立區域自貿安排的強勁勢頭,亞洲國家也不甘落後。去年11月柬埔寨東亞領導人峰會期間,東盟十國加上中國、日本、南韓、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同意啟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談判,預定2015年底完成談判。顯而易見,以上任何一個自貿區如能按期談妥建成,都將對全球貿易格局演化產生深遠影響。
英媒: 要求保護自己文化產業 法攪局美歐自貿談判
美國加快推動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定)談判進程的同時,近期又宣布今年6月與歐盟正式啟動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定)談判。美國政府提出2013年完成TPP談判,兩年內完成TTIP談判,並簽定建立美歐自由貿易協議。如美國意圖如期實現,最終將建成亞太自由貿易區(涵蓋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即APEC所有成員國)和美歐自由貿易區,全球貿易版圖將出現重大變化。
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張曉通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美歐貿易談判獲得了較過去更大的動力,其進展程度也超過了歷史上的任何一次,這是多種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首先是來自於美歐自身的經濟和政治壓力。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後,美歐經濟元氣大傷,長期低迷,雙方均急需從外部尋找增長機會。特別是仍受歐債危機困擾的歐洲,其領導人期望通過政治成功來促進經濟增長的願望極為迫切,而與美國加快貿易談判進而擴大出口及增加就業就是其努力目標之一。目前,美歐兩大經濟體GDP之和在全球GDP總量中占比近50%,占全球貿易約三分之一。美歐雙邊貿易額2012年高達6460億美元,相互直接投資存量在2011年超過3.7萬億美元。據估算,如TTIP談成,則美歐在2027年之前每年GDP將分別增長0.4個和0.5個百分點。「巨大的經濟收益是推動美歐開啟自貿區談判的重要物質基礎。」張曉通表示。其次是雙方的戰略動機。一方面,近年來,中印等新興經濟體在全球影響力的上升已成不爭的事實,無論美國還是歐洲對此都心有余悸,而與這些新興經濟體相競爭的最好方法就是美歐強強聯手。另一方面,多哈回合談判失敗令美歐擔心全球監管規則制定權旁落,美歐談成TTIP則有望成就巴羅佐所言的「游戲轉換器」,亦可如美國務卿克里所願提高其它市場參與者的「游戲成本」。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