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國際財經】歐盟:歐洲葡萄酒企業未在中國傾銷產品 @ 2013-06-05T20: Back Hot News
Keyword:歐盟 光伏 中國
Concept:對歐葡萄酒 , 中國光伏產品反傾銷
根據新華社時評文章指出,歐委會在光伏案上的做法損人不利己。自2012年9月啟動對華光伏產品「雙反調查」以來,歐委會的多次粗暴表現令人失望。去年調查初期,歐委會利用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擁有自由裁量權的優勢,選取人力成本遠遠高於中國的美國作為成本參照國,來支持其鼓吹的「中國傾銷論」;今年5月底,中方應歐方要求派出代表團去歐盟進行磋商,歐委會卻對中方的方案和善意不商量、不解釋、不理睬,與歐盟貿易委員德古赫特所聲稱的「隨時准備討論」形成鮮明對比。
繼歐盟周二(6月4日)作出對中國進口的太陽能板征收傾銷稅的決定後,中國商業部表示將對歐盟的葡萄酒展開反傾銷調查。
德古赫特稱,歐委會認為中國光伏企業向歐盟市場的傾銷幅度高達112.6%,對歐盟光伏產品的損害程度約為67.9%。歐委會同時認為中國的產品導致歐盟相當數量的光伏企業破產,並影響到歐盟約2.5萬個就業機會。
能過剩也令大量廉價的中國光伏品湧入國際市場,行業生態迅速惡化,包括SOLYNDRA、EVERGREENSOLAR、SPECTRAWATT在內的一大批歐美光伏企業黯然倒閉。與此同時,中國光伏業卻未討得半點便宜——曾經風光無限的光伏巨頭尚德電力就因債務問題轟然倒地。此次歐盟征收反傾銷稅,短期無疑將給中國光伏業帶來陣痛,但長期來看,讓市場決定優勝劣汰是保證行業健康發展的前提。該事件不僅有利全球光伏業的復蘇,更能夠幫助避免尚德式的悲劇再次發生。
歐盟的關稅計劃打擊到了中國一個具有政治敏感性的行業。中國光伏產業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出口產業之一,2011年最高峰時,該行業的出口占中國對歐盟出口的7%。另外,中國政府為國內光伏產品制造商提供了廣泛支持,其目標是將中國打造成全球可再生能源產品的生產大國。
    歐盟這次反傾銷,對中國企業的影響,比上次美國反傾銷要大得多。首先在涉案金額上,2011年,中國光伏產品對美國出口金額約為31億美元,而這次歐盟反傾銷案中涉案金額達210億歐元。此外,美國反傾銷針對的是中國生產的太陽能電池片,中國企業采購非中國生產的電池片就可以規避。但這次歐盟反傾銷范圍更廣,阻斷了中國企業曲線救市之路。
在解釋歐盟為何分兩階段征稅時,德古赫特說,一方面,這將為歐盟和中國提供一個以“友善的方式”解決光伏產品貿易爭端的“機會視窗”;另一方面,先征收較低的關稅有利於避免歐盟 “極為龐大”的光伏產品進口市場受到“干擾”。
何茂春所指的,是4日歐盟委員會公布的對中國光伏產品反傾銷調查初裁結果。依據這一初裁,從6月6日至8月6日對涉案中國光伏產品征收11.8%的臨時反傾銷稅。歐委會同時決定,如果中歐雙方未能在8月6日前達成解決方案,屆時反傾銷稅率將升至47.6%。
第二,歐盟揚言對中國光伏和無線網絡通訊設備征收懲罰性關稅,既有保護自己市場和企業目的,也存在利用這一貿易爭端向中國施壓、促使中國在歐盟感興趣的一些市場領域加大開放力度的動機。歐盟貿易委員德.古赫特一面強調只要傾銷和中國政府補貼對歐盟市場的損害有確鑿的證據,歐盟委員會將不用聽成員國意見就有權開征懲罰性的關稅;另一方面,他又聲稱,如果中國采取措施減少對歐盟的損害,歐盟委員會將會在臨時措施實施後考慮其他措施。與中國討價還價的動機暴露無遺。
光伏產業真得攤上事了,攤上大事了。實際上,中歐光伏業之間的積怨由來已久,早在去年7月份,歐洲光伏企業就開始向中國屢屢發難,先是向歐盟提起對華反傾銷的調查申請,此後,中國商務部與歐盟委員會展開多輪斡旋,其間,甚至驚動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劇情可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
中國向歐洲出口光伏產品的同時,歐洲的相關機械設備、太陽能核心產品對中國的出口大幅度提高。這本應是一個雙贏的事情。但是,政府的補貼也使以德國太陽能世界公司為代表的一些光伏企業不思進取。歐盟一些光伏企業長期疏忽了技術改造和創新,在國際競爭中逐漸處於劣勢。當歐盟經濟不景氣,政府迫於財政壓力取消對太陽能產業補貼時,這些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則失去競爭力。然而,它們不是從自身找原因,而是罔顧事實,先後在美國和歐盟起訴其主要競爭對手中國光伏企業傾銷,鼓動對中國光伏產品實行雙反調查。此舉正好觸動了那些被歐債危機、經濟乏力搞得焦頭爛額的政客們貿易保護主義的神經。
從歐盟方面來說,某些歐盟光伏產品制造商可能因此受益,但為數更多、經營規模更大、吸納就業能力更強的歐盟光伏產業的上下游企業將遭受嚴重打擊。據歐洲獨立經濟研究機構預測研究所調查,如果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將使歐盟消費者對光伏產品的需求下滑,導致歐盟三年內失去24.2萬個就業崗位以及272億歐元(約合353億美元)的「附加值」。
此前,外媒披露了歐委會的征稅建議案內容,即按照損害幅度對華光伏產品征收平均47.6%的臨時性懲罰關稅。上述人士表示,該項定稅依據就是損害幅度也就是中國光伏產品出口價格與歐銷售價格的差價。而由於中國未獲得市場經濟地位,須參照選取的第三國價格,這個損害幅度和傾銷幅度一樣,歐委會在定稅時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和主觀性。「在光伏案中,歐委會尚未初裁,就在媒體放風,認定中國光伏產品有嚴重傾銷和損害,將按照損害幅度征收47.6%對未抽樣企業征收平均稅。但歐委會調查檔案中至今都沒有印度參照企業的調查問卷公開版。」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