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社科院:2013年我國產業競爭力將繼續提高 @ 2013-05-21T00: Back Hot News
Keyword:競爭力 香港 社科院
Concept:2012年北京 , 2013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表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香港在內地多個城市力追下,憑經濟、可持續競爭力和宜居等優勢,繼續蟬聯綜合競爭力榜首,而深圳、上海、台北及廣州分別排第二至第五位。不過,報告指出,香港的競爭力優勢正迅速放緩,而內地城市競爭力與香港的差距正逐漸縮小,香港經濟仍高度依賴金融和房地產,但香港樓價和租金高企,阻礙中小企發展,經濟亦呈泡沫化,故建議香港要增加土地供應,亦要按內地的經濟形勢重新定位。社科院昨日公布《城市競爭力藍皮書 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1》,對2012年兩岸四地293個城市的綜合競爭力和287個城市可持續競爭力進行比對,而本港連續第11年在「綜合經濟競爭力」和「可持續競爭力」中均排名第一,而「可持續競爭力」中的細則如宜居、宜商及和諧的競爭力等分項亦高踞全國城巿之首。整體來說,城市綜合競爭力和可持續競爭力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港澳台地區、東南地區和環渤海地區三分天下。
張德江的發言帶有政治含義,社科院的報告則純粹從經濟民生角度出發,來比較大中華區二百多個城市的競爭力,香港的綜合經濟競爭力和可持續競爭力都名列第一,又是最宜居和宜商的城市。更值得留意的內容,是提出香港未來發展的一些隱憂。
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布的最新《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香港雖然力壓深圳及上海兩大強敵,連續11年蟬聯中國最具綜合經濟競爭力的城市,惟社科院卻「警告」香港指,由於香港本地高度依賴金融和房地產,經濟已呈現虛擬化及泡沫化,而現時的競爭優勢亦已漸漸失色。有學者認為,本港經濟需要加快注入新動力,否則隨時會被內地其它城市後來居上。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玨)此間專家指出,必須看到在內地城市追趕的過程中,香港的競爭力優勢在逐漸收窄,因此需要居安思危,解決自身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同時要在與內地合作的過程中抓住機遇。中國社科院「城市競爭力藍皮書」課題組成員、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教授沈建法建議港府采取多種措施促進科技創新,引領知識經濟,包括學習蘇州新加坡工業園模式,積極參與和推動設立「深港創新圈」,在深圳設立香港高科技園,實行產研一體,發揮香港科技研發優勢和珠三角地區的制造優勢,實現共贏。
在北京,社科院發表《城市競爭力藍皮書》,香港連續11年成為中國最具綜合競爭力城市,深圳及上海分別排在二、三位,但報告指出,本港的優勢正在放緩。
雖然本港的競爭力位列全國之冠,但報告指出,香港競爭優勢正迅速放緩,主要由於本港產業單一,租金與樓價高企令經濟泡沫化。報告指出,香港在產業結構轉型,創新科技方面無明顯突破,經濟仍然高度依賴金融及地產,惟土地及房屋供應嚴重不足,令樓價過快增長,加上炒作氣氛濃厚,使經濟呈虛擬化及泡沫化;而在房屋及商鋪租金過快上漲下,致企業經營成本增加,間接推高通脹,增加市民生活壓力。同時,香港缺乏重工業及科技產業,與珠三角互補功能變弱,隨中國改革開放,內地在服務業方面勢將替代香港。而人口老化加速問題,亦令香港競爭力下降,報告推算直到2041年,本港的65歲以上人口將增至256萬人,占本港整體人口30%,影響香港的勞動力結構。
中國社科院發表新一份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香港連續第11年排首位,第二是深圳,第三是上海。但報告指出,香港的競爭優勢增速放緩。
《經濟通通訊社駐京記者陳志芬20日北京專電》中國社科院公布《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最新「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前十名城市依次為:香港、深圳、上海、台北、廣州、北京、蘇州、佛山、天津和澳門,其中進入前20強的中西部城市只有武漢和成都。今年公布的排名顯示,廣東的多個城市在排名中表現突出,珠三角城市在全國前十名城市中占3個席位,深圳排名上升三位躍至全國第二,廣州八年來首次超越北京位居全國第五。
昨天,中國社科院發布《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在287個城市中,2012年中國和諧城市競爭力榜,北上廣無緣前十;宜居城市競爭力方面北京位列第74位;生態城市競爭力上,北京跌出前100名。
香港連續11年獲得中國社科院選為中國最具競爭力城市,在可持續、宜居、宜商等多方面競爭力排名均在首位。不過社科院報告指香港競爭優勢增速放緩,經濟呈虛擬化及泡沫化,建議香港促進科技創新,按中國當下經濟形勢重新定位。
社科院於周日(19日)發表新一份《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香港在經濟、可持續和宜居城市等多方面競爭力均得到第一名,最終在綜合競爭力排列榜首,深圳和上海則分別排名第二位和第三位。
中國社科院發表《產業藍皮書》及中國產業競爭力報告,總結去年內地產業的競爭力持續走強,國際貿易順差比較大,但同時對發達國家的產業競爭力進一步減弱。
藍皮書發布的2012年中國宜居城市競爭力排名中,香港、澳門、無錫、常州、珠海、蘇州、威海、海口、鎮江和中山等10個城市的宜居競爭力水平最高,成為本年度全國宜居城市10強。黑河、佳木斯、商丘、慶陽、天水、伊春、綏化、昭通、定西、隴南等10個城市的宜居競爭力水平最弱,成為年度全國宜居城市的末位10強。排名顯示,東南地區宜居優勢突出,西部地區整體水平較低,地域差距仍比較明顯。(中新網北京5月19日電/記者 丁棟)
【文匯網訊】1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在京聯合發布2013年城市競爭力藍皮書。藍皮書顯示,在2012年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中,香港、深圳、上海位列前三。
中國社會科學院昨日公布《2013年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報告顯示,香港連續四年在「綜合經濟競爭力」方面排名第...
據社科院中國城市競爭力課題組成員楊傑介紹,課題組在衡量城市競爭力時,從信息交流和物質交流兩個方面共選取了8個核心指標,對除台灣城市外的287個城市的城市競爭力進行排名。
中新網5月20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社科院19日發布2013年《城市競爭力藍皮書》,香港連續11年在該系列報告中居首,深圳及上海則分別排第二及第三位。但報告警示,內地城市競爭力正大幅提升,香港的競爭優勢逐漸放緩。
(中央社台北19日電)中國大陸中國社會科學院今天發表「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香港的綜合競爭力最高,其次是深圳和上海。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