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碼頭工潮持續公司不接受碼頭作長期斗爭地 @ 2013-03-30T22: Back Hot News
Keyword:碼頭
Concept:100名工人 , 香港國際貨櫃碼頭公司
中評社香港3月29日電/葵湧國際貨櫃碼頭昨日爆發工潮,逾百名碼頭工人昨晨到6號碼頭外抗議,要求與碼頭公司對話,反映薪金十年來「不加反減」,爭取加薪兩成,其間工人築起人鏈阻塞碼頭交通,與保安沖突。香港國際碼頭有限公司昨表示,參與工潮者是外判公司員工,不是其雇員,稱「無身分」參加勞資談判,並稱已責成外判商5%加薪要到工人手中。勞方批評碼頭公司卸責。勞資對峙下,工潮至今凌晨未解決,逾百人堵塞碼頭主要通道。
貨櫃碼頭雇員在2011年已跌至3498人,較1999年的3782人,10多年間少了近300人,反映行業難吸引新人加入。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健認為,近年聽到建造業工人待遇有改善,但物流業開始收縮,故部分公司不斷希望減省成本,推卸責任給外判公司,進一步剝削碼頭工人。
貨櫃碼頭工人罷工進入第二天,資方和黃港口集團、香港國際貨櫃碼頭公司及外判公司等依然口硬,半步不讓。同時,除了其他貨運物流業工人前來支援之外,部分地盤工人也來聲援,以增士氣。事到如今,政府應該強勢介入,勒令資方重視勞工權益,不然工潮愈演愈烈,一發難以收拾。
約二百名香港國際貨櫃碼頭的工人 , 連同工會代表, 連續第二日罷工 , 在葵湧六號貨櫃碼頭內靜坐抗議, 要求與外判商談判 , 爭取加薪 .他們指外判商不肯與他們談判 , 中午先後游行到兩間外判商在碼頭內的辦公室外抗議, 之後繼續堵塞一個回旋處靜坐, 但對碼頭的運作未造成影響 .香港碼頭業職工會預期罷工和示威會持續, 因此會成立由工會墊資的十二萬元罷工基金, 支持罷工工人的基本生活.而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朝早也到場聲援, 與工會代表商討下一步行動. 他批評外判公司在工人罷工期間, 聘請無平安卡的臨時工工作是違法 , 已要求勞工處執法 .
碼頭工人表示自03年SARS以來,公司一直未加薪,「養起李嘉誠,養不了家庭」。為了養家,不少碼頭工人都要連續工作24小時以上,在船期最旺的時候更要連續工作72小時不等,香港碼頭完全不給予超時及通宵工作的工人任何,在工時持續延長的狀態下,目前比1997年的工資水准還要來得低,目前平均時薪大約只有50元港幣。
大公網報道,屬和黃集團旗下的香港國際貨櫃碼頭,董事總經理嚴磊輝昨表示,工人由承判商聘請,加薪問題應與承判商談判,而非向貨櫃碼頭公司提出。他強調,工人要求加薪並非公司的管理范圍,不會直接與工人對話討論加薪;不過公司過去有調整費用予承判商,並曾要求承判商加工人薪金。他又否認工人15年來有減薪沒加薪的指責,指稱在1997年時,工人日薪為1150元,即月薪約1.7萬元,目前已升至2.1萬元。
葵湧貨櫃碼頭工潮持續,近百名工人及聲援的學生代表,不滿資方無回應加薪要求,通宵留守六號貨櫃碼頭靜坐示威後,今日再在碼頭內游行,要求與香港國際貨櫃碼頭資方及旗下的外判商談判。
一批葵湧貨櫃碼頭工人罷工,要求同公司談判加薪,期間和碼頭保安員發生沖突。有工人沖入碼頭,阻止貨櫃交收,勞工處人員正在現場了解情況。
近一百名碼頭工人和聲援他們的學生,不滿加薪幅度,在葵湧貨櫃碼頭外抗議,阻止貨櫃駛入。期間,有示威的工人沖入六號貨櫃碼頭。 示威者去到六號碼頭岸邊,在路中心靜坐,阻止吊機及貨櫃車運作。大批藍帽子警員在場戒備,但未有進一步行動,勞工處介入斡旋,亦未能解決工潮。
貨櫃碼頭工人罷工促加薪
【明報專訊】碼頭工人去年中開始爭取加薪,上周亦曾到和記大廈請願,要求國際碼頭有限公司於一星期內回覆,但一直未獲回覆。等候多時的工人終將行動升級,罷工及堵塞碼頭通道以爭取加薪及與資方談判。有工會批評外判商長期剝削工人,迫使部分人連續工作48至72小時,中途無飯鍾,引發工業意外危機。
幾十人手持橫額及標語到中環和記大廈外示威。代表工人的碼頭業職工會指出,外判工要求分判商加人工,至今無回應,曾向3間碼頭公司,包括國際貨櫃碼頭公司求助,亦只獲回覆會責成分判商與工人對話。
【明報專訊】葵湧貨櫃碼頭每日貨如輪轉,看似風光繁榮,但碼頭的正常運作,原來靠一班前線工人多年來,每天日灑雨淋連續工作24小時,1小時處理逾30個貨櫃,平均約2分鍾處理一個,他們無固定飯鍾及休息時間,甚至要在工作崗位小解。近年行業人手短缺,遇上旺季及打風,有理貨工人曾通宵工作4日,批評資方無視工人2003年SARS時,願與資方共患難減薪,但現時「減有份、加無份」。
約一百名貨櫃碼頭工人罷工 , 並在葵湧六號貨櫃碼頭示威, 堵塞部份通道 , 爭取加薪 . 現時幾名工人代表正與碼頭外判商及勞工處人員談判 .而大批工人就繼續聚集在碼頭內靜坐, 堵塞其中五條貨櫃車出入的通道 , 但貨櫃車仍然可以利用其他通道出入 , 警員在場戒備.碼頭業職工會總干事何偉航指, 現時外判工人的薪金, 較15年前還要低 , 但公司一直拒絕加薪 , 所以發起罷工 , 爭取將時薪由約55元加至67元.國際貨櫃碼頭回應說, 碼頭已啟動緊急應變措施 , 強調操作正常 , 但批評工人的行動影響碼頭運作 , 窒礙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的發展 .
香港國際貨櫃碼頭董事總經理嚴磊輝否認剝削工人,指有關工人是承判商的工人:“個人待遇福利非HIT管理范圍。”而公司將工作外判已有20、30年歷史,共有30多個承判商,雇用承判商因為更專業及靈活。他又指工人97年日薪只有1,150元,近兩年已大幅加至1,400元,即月薪有逾2.1萬元。他又指,堵塞碼頭形同圍堵機場,對國際航運中心地位影響大,促海事處及警方保障碼頭安全。
在1952-1978年的創業期,天津港生產條件十分艱苦,碼頭工人憑藉“手鉤、墊肩、破棉襖”三宗寶,人拉肩扛,硬是在一片鹽鹼荒灘上建起了中國第一大人工港,開啟了天津港生產建設的新紀元。形成了“艱苦創業、一往無前”的創業精神,建立起企業雛形文化。
年已八旬的梁銀心是地地道道的石岐人,從1947年開始,她就已經在岐江兩岸做些搬運工的活,「那時的碼頭基本都在惡勢力的手中,我們干活都要經過他們的同意,做些他們不願做的髒活、累活。」那時的碼頭工人幾乎沒有任何器械,完全靠著肩挑背扛。兩條麻繩、一條竹竿,腳上蹬著廢舊輪胎做的膠鞋,年幼的梁銀心在岐江兩岸搬運著往來的柴米油鹽等石岐人生活的必需品,有時一個人的身上要壓上近200多斤的貨物,而每天的薪水就是一塊鯪魚腩肉。直到建國後,政府清匪反霸,派工作小組在碼頭上建立起「起卸公會」,這些搬運工才能安心地行走在碼頭邊。隨著1953年石岐港正式開港,建國後中山地區第一個具有航運功能的經營實體——石岐航管站,在岐江河畔正式成立,而石岐市搬運公司也隨之成立,這些碼頭工人就成為當時中山第一個國營單位的職工,而這就是港航集團港口業務的雛形。
沿著珠海大道從香洲區向西驅車60多公里,跨過雞啼門水道,便進入了珠海的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基地。在中海油深海裝備制造基地,記者看到項目基地的切割車間、塗裝車間已完成主體施工,施工工人正在進行建設收尾處理。中海油海工項目副經理肖寶忠向記者介紹,6月底前兩個車間就可以進行試產,預計至5月份,碼頭工程將動工建設,項目建設進展較為順利。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