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大陸推動城鎮化三難題待解 @ 2013-03-08T05: Back Hot News
Keyword:城鎮化
Concept:城鎮化發展
大陸候任總理李克強將力推城鎮化的意圖明顯,但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指出,大陸推動城鎮化有三大問題必須克服,分別是:城市的規劃、建設、管理粗放;「人口城鎮化」明顯滯後;城市擴張過快。
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遷徙自由」促進城鎮化。據悉,內地實行逾半世紀的戶籍制度正醞釀翻天覆地變革。路透社昨天引述權威消息稱,新領導層將於全國兩會後推出以「居住證」取代「戶籍制」的政策,便利農民有序入城變身城市人。
公安部副部長黃明今天在全國政協召開的「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著力提高城鎮化質量」提案辦理協商會上回應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的推進城鎮化涉及的戶籍制度改革問題時表示,公安部正著手多項工作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步伐。
「積極穩妥推動城鎮化健康發展」被寫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被問及是否會增加城鎮化貸款投放時,張建國作了肯定的回答,並稱建行剛搞了一個服務城鎮化貸款管理辦法。
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將是未來城鎮化的主戰場,第十一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賀鏗指出,要重心向下搞城鎮化。作為從鄉村到大城市的緩沖地帶,部分中小城市和小城鎮難掩超前發展、後繼乏力的尷尬;當前迫切需要提升其在新型城鎮體系中的作用,建立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為重點的農民梯次轉移模式。
徐憲平表示,城鎮化發展規劃的編制思路將「以人口城鎮化為核心、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以綜合承載能力為支撐、以完善體制機制為保障」。具體來說,以人口城鎮化為核心,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不斷提升城鎮居民生活品質;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優化城鎮化空間布局和城市間分工協作,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以綜合承載能力為支撐,增強城市經濟、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資源環境對人口的承載能力。
張平在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時表示,上述城鎮化發展規劃的目的是,引導中國的城鎮化有序健康發展,即「不光要看城鎮化的速度和規模,更要看它的質量和水平」。
    「城鎮化」是今年兩會期間最熱門的詞匯之一。包括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住建部在內的八部委6日在「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 著力提高城鎮化質量提案辦理協商會」上,共議城鎮化發展思路。
溫家寶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城鎮化是重中之重,可以預計,這將是今後五年習李主政下大陸擴大內需、驅動經濟增長的重要著力點。有預測稱,未來十年,城鎮化將為大陸帶動40兆元人民幣的投資需求。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張同義):「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著力提高城鎮化質量提案辦理協商會」3月6日下午在全國政協禮堂召開。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會上就土地確權、城鎮化資金來源等方面建言獻策。
“3月3日,我們景寧縣新城規劃已經初步制定。新城規劃4.5平方公里,計劃到2020年建成,將容納3萬人。”藍伶俐說,溫總理的報告中提到要積極穩妥推動城鎮化健康發展,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這讓她對景寧的城鎮化也有了更新的認識。“目前景寧城鎮化程度不高,但也有後發優勢,當地的城鎮化將有產業支撐,同時也不會放棄畬族的民族文化特色,不會千城一面。”
張平表示,「從歷史角度和發展角度看,城鎮化是經濟社會發展必然的趨勢,中國也不例外。」2012年召開的中共十八大就明確地提出推進新型城鎮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則進一步把「加快城鎮化建設速度」列為2013年重點經濟工作之一。
蔡繼明:我國城鎮化的水平到底是高還是低,大家一直有不同的意見。我注意到,在英國、法國、美國,他們的城鎮化水平由25%提高到70%,大概花了80年、90年甚至120年的時間。而我國改革開放初期城鎮化率是17%,30多年後提高到了現在的52.6%,但這只是一個寬口徑的統計。我國有2.6億的農民工,至少應該有2億左右農民工「偽城鎮化」了。事實上他們並沒有享受城市居民在醫療、教育、社會保障、住房等方面的待遇,所以學術界把他們稱為「半城鎮化」。要是把這一部分水分擠出去,按全戶籍人口算,我國大概只有36%左右的城鎮化水平,還是偏低的。
過去5年,我國轉移農村人口8463萬人,城鎮化率由45.9%提高到52.6%,城鄉結構發生了歷史性變化。溫家寶總理昨天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城鎮化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要遵循城鎮化的客觀規律,積極穩妥推動城鎮化健康發展。連日來,各民主黨派紛紛就城鎮化建言獻策。其中,民建中央提出9個方面的制度改革建議,農工黨中央則從金融服務提升軟環境建設角度提出了6點建議,而民革中央更關注城鎮化進程中的生態建設問題。 城鎮化改革應「因城而異」
江西銅業(0358-HK)(600362-CN)董事長李保民在出席全國人大會議時表示,由於中國城鎮化發展,對銅的需求增長勢頭很猛,而中國又是全球第一銅消費國,因而預計今年銅價可能上漲。
中評社北京3月6日電/當前中國正在大規模地推進城鎮化進程。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一個基本特征:很多地方出現了大規模舉債加速推進城鎮化,甚至有些地方還出現逼農民上樓的案例,圈地、拆遷、大搞基礎建設,成為當前城鎮化漸入高潮的活生生樣板。根據東北證券的研究,城鎮化支撐城投債的發展,也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地方政府借助於地方投融資平台彌補資金缺口,城投債就是一個選擇,估計2013年城投債淨發行規模可能在8000億以上。從存量城投債余額來看,江蘇、北京、浙江、上海位居前四甲,前四位集中度為36.41%,城投債發行與地區經濟發展正相關。
「中國城鎮化現狀是,大量在城市工作的農民工,卻沒有在城市安家。」今年蔡繼明指出,目前中國城鎮化率達到了52.6%,但是空間城市化並沒有相應產生人口城市化。「中國有2.6億農民工,戶籍問題把他們擋在了享受城市化成果之外,他們是被城鎮化、偽城鎮化的。如果擠掉水分的話,只有36%的城鎮化率。」
城鎮化被譽為中國經濟發展新引擎,是中國未來擴大內需最大的潛力。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表示,由發改委牽頭的城鎮化發展...
對於城鎮化建設,「再搞攤大餅的城鎮化方式,不要說首都,東部很多城市都受不了。」李克強提出,城鎮化是個市場的過程,政府起引導作用。新型城鎮化的重點還是人的城鎮化,城鎮人口只占整個人口的35%。「大中小城鎮要協調發展,要因地制宜的發展,不能人為地造城,嚴防唱『空城計』,不能單純地靠投資來拉動城鎮化。」
許小年:城鎮化是經濟發展的一個結果,而不是一個經濟政策,你可以把城鎮化當成一個經濟政策來拉動內需、來刺激投資,完全理解錯誤,城鎮化是經濟逐漸發展的一個自然結果。你想像一下,改革開放初期我們的城鎮化率大概是到不到20%啊,大概也就是20%左右,去年官方數字城鎮化已經突破50%了,30個百分點的城鎮化率的增加,你回憶一下政府出台過什麼政策嗎?沒有,有規劃嗎?沒有,有配套政策嗎?沒有,有學者討論嗎?甚至都沒有。為什麼城鎮化從20就上到50了呢?它是經濟市場化自然發展的一個結果,不是一個政策工具,不是你當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一用就能夠拉動內需多少多少,全理解錯了。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