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成品油將縮短調價周期分析稱或抑制市場投機 @ 2013-03-07T10: Back Hot News
Keyword:成品油 油價
Concept:2013年油價 , 改革成品油定價機制
張平進而指出,現在油價的定價機制現在看來有兩個明顯的缺點:一是周期太長,22個工作日再加上節假日就是一個月的時間,現在國際的油價是每一天都在變動,所以我們因為時間長,就不能夠及時地反映國際油價變動的情況。二是我們設定了一個調價的油價變動幅度要達到4%,這22個工作日油價如果國際的波動達到4%,我們就調。如果達不到4%,油價就保持穩定,不調,這就造成國際油價變動不能夠及時反映到我們國內成品油的價格上來,大的方面是存在這兩個缺陷。
備受市場關注,但遲遲未有結論的內地成品油價格改革方案。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透露,發改委正研究成品油定價機制的改革...
不過 , 他認為這個機制有兩個明顯缺點 , 包括以 22日為周期, 時間太長, 以及百分之4的油價波幅不能及時反映國際油價變動的情況 . 發改委正針對上述問題 , 研究成品油格價形成機制的改革方案, 計劃將工作周期縮短 , 以及准備取消百分之4的油價波幅要求 , 令油價定價機制更加靈活, 及更適應國際市場的變動
張平說,現有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有兩個明顯的缺點:一是周期太長,22個工作日再加上節假日就是一個月,而國際油價每天都在變;二是現有機制設定國際油價在22個工作日內變動幅度達到4%才做調整,如達不到4%,成品油價格就保持穩定,這造成國際油價變動不能及時反映到國內成品油價格上來。
張平今早出席人大記者會時指,現在油價的定價機制以22個工作日為周期,如果平均油價波動超過4%,就相應地調整油價;至於該機制有2個明顯的缺點,第一是22天的周期太長,第二是4%的限制,令國際油價變動不能及時反映到國內成品油價。
該行指雖然發改委沒有提及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但自2012年5月發改委曾7次上調成品油價,可見有關價格機制進一步向市場價格推移,不過該行繼續維持其固有觀點,認為如果政府對引入新的更加透明的價格機制的決心不進一步上升,中石化將繼續錄得巨額的煉油虧損。(C)
我國的油價定價機制是在1998年就開始和國際接軌,按照國際價格來確定國內成品油價格,2009年5月《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發布實施,調價周期定為22個工作日,作為調價基准的國際三地原油加權均價移動變化率只有達到“4%”的漲跌幅,發改委才會相應調整油價。而台灣地區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則是主要參照“70%迪拜+30%布倫特”石油價格,調價頻率為一周一調。不過台灣同樣設立緩漲機制,油價高企時只漲一半幅度。今年以來台灣地區已經四次上調油價,下調是第一次。而大陸地區2月25日的調整為今年以來第一次調整。
張平透露,目前正在研究油價形成機制的改革方案,針對上述兩個突出缺陷,一是計劃把周期能夠調得更短一些,不管國際油價漲跌幅達沒達到4%,該調就調,該升就升,該降就降,使油價定價機制更加靈活,更加適應國際市場的變動。二是取消現行成品油定價機制中的4%的漲跌幅限制。
    對私家車主而言,嚷嚷了多年的國內油價與國際油價聯動也沒有那麼明顯,油價好像還是漲多跌少,而且調整得太慢。對此苑少軍認為,還可以通過改革現行成品油調價機制的方式,讓油價更「敏感」。按照國家現行機制,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調整國內油價。
預計中國成品油定價機制將進入三步曲:目前成品油定價機制是第一步,即掛靠布倫特、迪拜、辛塔三種原油現貨價格,時間為22個工作日,價格變動幅度為±4%;中國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第二步,是縮短工作日,即從22個工作日縮短到10個工作日左右,以免國際國內市場有充分的時間猜測中國價格,囤積居奇,或者快速去庫存;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第三步,即通過建立成熟的期貨市場,結合現貨,形成真正的中國價格。
同時,張平還就目前油價定價機制的缺陷進行了闡述,現在油價的定價機制是以22個工作日為周期,如果平均油價的波動超過了4%,國家發改委就相應進行油價的調整。現在的操作一直是按照這樣的機制來操作。這個機制現在看來有兩個明顯的缺點:一是周期太長,22個工作日再加上節假日就是一個月的時間,現在國際的油價是每一天都在變動,所以我們因為時間長,就不能夠及時地反映國際油價變動的情況。二是我們設定了一個調價的油價變動幅度要達到4%,這22個工作日油價如果國際的波動達到4%,我們就調。如果達不到4%,油價就保持穩定,不調,這就造成國際油價變動不能夠及時反映到我們國內成品油的價格上來。
【財新網】國家發改委正在研究油價形成機制改革方案。針對調價周期長、4%的國際油價波動指標這兩個突出缺陷,該委計劃縮短調價周期,以適應國際油價的頻繁變動;同時准備取消4%的國際油價波動指標,按一定的周期,該調就調,亦即不管是否達到4%,該升就升、該降就降,令油價定價機制更靈活,更適應國際市場變動。
我們顯然無法要求所有消費者都深入了解每次油價調價的來龍去脈,但更合理的成品油定價機制無疑能最大程度減小這種尷尬。在筆者看來,成品油定價機制的改革無外乎從四個方面進行,即「掛靠地、調價周期、調價幅度和企業自行調價」。首先是油價掛靠地點的問題。目前,我國成品油價格主要參考的是布倫特、迪拜和辛塔三地的原油價格,未來應根據我國石油進口的結構,對掛靠地點進行調整,原則就是「從哪里買油就和哪里掛靠」,做到成品油價格的變動與原油進口價格連接更加緊密。
昨日,被問及新成品油定價機制推出時間表時,朱之鑫表示能源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是下一步甚至是很長時間里,理順價格關系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目前中國已經有比較好的、正常的成品油調價機制,包括調高調低。”“我們已經向前邁出了很重要的一步,從原來的從來不動到不斷的調整,一直到去年調節了8次,只會是越改越好,越來越符合我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朱之鑫說。這或將意味著,國家發改委在短期內對成品油定價機制做進一步優化改善的可能性減少。
卓創資訊分析認為,縮短調價周期,取消4%的漲跌幅限制,這就意味著業者需要對中期國際油價走勢有更精准的把握,而考慮到成品油終端消耗等因素,為了降低操作風險,市場投機者將會降低操作力度,這在一定程度上將會抑制市場投機行為。不過,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與國際油價的聯動性更強,市場化程度更高,可能會吸引更多的資金進入成品油市場,屆時,諸多中小投機者積極入市或將實現穩步小幅盈利的局面,國內成品油市場的活躍程度要明顯高於目前。
「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將實行分步走。」廖凱舜分析認為,2012-2013年,國家將完善細節,部分定價權下放,成品油價格進一步與國際接軌;2014-2015年,國家將建立中國原油和成品油定價中心,成品油價格完全與國際接軌,石化企業政策性潛在虧損將消失;2015年以後,國家將放開原油、成品油進出口,只規定硬件的門檻,如儲備等。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