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港經濟自由度優勢收窄 @ 2013-01-13T11: Back Hot News
Keyword:經濟 自由
Concept:美國傳統基金會 , 經濟自由度連續19年全球
這項「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由美國傳統基金會和《華爾街日報》合編,對全球177個經濟體的經濟自由度作出排名,其10項評估因素包括營商自由、貿易自由、財政自由、政府開支、貨幣自由、投資自由、金融自由、產權保障、廉潔程度和勞工自由,而全球平均為59.6分,香港以89.3分蟬聯榜首,但較去年下跌0.6分,新加坡則上升0.5分,以88分繼續排第二位。
署理財政司司長陳家強昨歡迎傳統基金會連續第19年將香港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他表示,港府繼續致力維持香港在經濟自由方面的強項,這亦是香港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及繁榮的基石。他說,政府會繼續提供有利的營商環境,令企業能在良好公平環境下蓬勃發展。同時,政府亦建立恰當的規管制度,以確保自由市場能夠保持公正和暢順運作,並致力為企業進入新市場消除障礙。
【文匯網訊】據香港電台消息,美國傳統基金會及華爾街日報聯合發表「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香港在177個經濟體當中得分89.3,較去年下跌0.6分,但仍然是全球最高,較第2位的新加坡高1.3分。排名第2-4位分別是新加坡、澳洲和新西蘭。歐洲國家當中瑞士排名最高,全球排名第5位。榜末就是北韓。
香港連續第19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但整體得分下跌0.6分,為近七年低位。研究機構更警告,若香港實施「民粹」政策,將對自由經濟構成威脅,又指受到貪污問題影響,香港法治評分於全球首五個最自由經濟體中「包尾」。有立法會議員直言,香港法治評分欠佳,與前特首曾蔭權的連串貪腐丑聞有關,議員又認為「經濟自由不可以當飯吃」,吁港府施政要以市民裨益為依歸。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香港連續十九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但與第二位新加坡的差距進一步收窄。今次香港的得分是近五年來新低,較對上一次降低了零點六個百分點。美國傳統基金會董事分析,主要因為民間的「民粹壓力」,增加政府社福開支,故建議政府在下周《施政報告》減少開支和切勿再干預投資市場,包括立法設立標准工時,又提醒本港法治在首五位地區中排名最低,恐影響今年的經濟自由地位。
由美國傳統基金會及《華爾街日報》發布的2013年經濟自由度指數,香港連續19年成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得分89.3,分數按年下跌0.6,與第二位的新加坡得分差距收窄,四大評估范疇的十項評分中,香港有四項下跌。四大范疇中,以法律、法治制度的得分最低,亦是全球五大自由經濟體中,表現最差的。
從高空俯瞰香港維港兩岸(2012年9月10日攝)。美國傳統基金會和《華爾街日報》10日發表的聯合報告顯示,香港連續第19年位列「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榜首,新加坡、澳大利亞分別居第二、第三位,前三位排名與去年一致。報告指出,香港具備高度競爭力的規管制度、有效率和具透明度的法律框架、干勁十足和高技能的勞動力、廉潔等諸多優勢,是保持經濟動力的基石;同時,香港與內地的經濟互動日趨緊密成熟。香港經濟繼續充分表現出抵御沖擊的能力,是全球最有競爭力的金融和商業中心之一。新華社
香港連續19年被評為全球經濟最自由經濟體,新加坡緊隨其後排第二位。
    【香港商報訊】記者林德芬報道:美國傳統基金會與《華爾街日報》昨日發表2013年《經濟自由度指數》,香港連續第19年成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但得分跌至近5年低位,僅89.3分,較去年下跌0.6分,主要由於政府開支占本地生產總值比例增加,及通脹上升。行政長官梁振英歡迎美國傳統基金會再度評選香港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
《經濟自由指數》由傳統基金會與《華爾街日報》從1995年起每年發表,以四個范圍(法治、監管、有限政府、開放市場)衡量全球一百七十七個經濟體的經濟自由程度。香港與新加坡連續十九年高崌首、次名,今年度的其他排名包括:美國第十名、台灣第二十名、澳門第二十六名、中國第一百三十六名,榜末為朝鮮。
對此,本港經濟學家林本利指出,「自由度」只是衡量經濟效益的眾多指標之一,香港目前的貧富懸殊、樓價過高等問題亟需正視,政府不可只追求自由、忽略公平。「並不是說要搞共產主義,但市場有缺陷,肯定不能完全依賴自由配置。」嶺南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濼生亦認為,最低工資等政策令自由度減分在意料之中,然而但凡政策總有利弊,「今年最低時薪從28加到30元也算溫和,只要調升步伐沒有過高,就不需太緊張」。
報導引述這項指數的報告內文指出,以往沒有任何國家在經濟自由的情況下,沒有隨之實現民權和政治自由,只有新加坡、香港例外;而這意味著大陸的市場自由化,是否能帶來其它方面的自由,令人深思。
報告分析,受惠於發展完備的商業法規,加上開放市場的政策,促進了台灣民間企業的商品和資本自由流動;而中小企業一向是台灣經濟擴張的骨干,盡管全球經濟情勢不明,台灣過去五年平均每年經濟成長率接近百分之四。
有調查顯示,香港連續第十九年,成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但得分跌至近五年低位,有89.3點,按年下降0.6點。評分來自四大范疇,包括法治制度、監管效率、市場自由度和政府行政狀況,其中,市場自由度全球排第一。不過,由於政府開支增加,影響到政府行政狀況的排名僅是全球第十七位。負責調查的美國傳統基金會表示,香港擁有高競爭力的監管制度、高效和具透明度的法律框架,可吸引更多人來港投資和進行貿易,而香港與內地的金融聯系和貿易亦增長迅速。不過,香港仍有貪污問題,而政府多了實行民粹政策,可能會影響未來排名。調查評核了全球一百七十七個經濟體,新加坡排第二位,澳紐分別排第三和第四位,中國以51.9分排第一百三十六位,北韓則包尾。亞太區同時囊括了最自由和最受壓制的經濟體。全球平均得分為59.6點,升0.1點。
傳統基金會每年針對全球177個經濟體的經濟自由度作出排名。今年經濟自由指數排名前十的經濟體依序為: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亞、新西蘭、瑞士、加拿大、智利、毛里求斯共和國、丹麥和美國。英國排名第14位。
不過,這項由加拿大菲沙研究所與德國自由研究所編制的榜單指出,香港的經濟自由度極高,但在公民自由方面表現很差。
北韓排名榜末,位列177位,屬「受壓制」的經濟體,而印度和中國的排名則分別為119和136位,被列為「不自由」的經濟體,2013年全球平均分為59.6分,較去年平均分數高0.1分,91個經濟體分數改善,只有78個經濟體得分下跌。(H)
我們明白擬議的管理需求措施難免可能會對部分人士造成不便,但作為負責任的政府,我們必須從大局出發,致力維護社會民生和金融穩定,防范樓市泡沫風險危及整體市民大眾的福祉。有人擔心,這些管理需求措施會否損害香港作為全球其中一個最自由的經濟體系的地位。就此,我想指出,香港在自由經濟上的成就,建基於一系列體制性和政策性因素,當中包括對私人產業、市場自由、資訊及資金自由流動等的保障。香港亦連續18年獲美國傳統基金會評為世界最自由經濟體。事實上,一些個別其他獲得高評分的自由經濟體地區如新加坡,亦有限制非本地人士擁有土地或物業的機制。再者,香港屬細小外向型經濟體,於今天全球經濟趨向一體化的環境下,容易受外圍環境影響,例如目前主要經濟體的貨幣寬松措施。在現時全球低利率及充裕資金的非常情況下,我們的確有必要采取我們所建議的措施。在樓市供求回復平衡之後,我們會考慮撤銷有關措施。
《華爾街日報》和美國傳統基金會發表2013年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香港連續第19年踞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榜首,北韓則排名榜末。雖然本港仍保持全球最自由經濟地區,惟整體得分則降至89.3,相對第二位的新加坡,得分則提升至88分,兩者的距離進一步收窄。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