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美國國情委:中國2030年前超越美國躍居全球最大經濟體 @ 2012-12-11T22: Back Hot News
Keyword:美國 經濟 中國 報告
Concept:情報報告 , 中國經濟2030年超越美國
但NIC諮詢委員巴羅斯(MATHEW BURROWS)表示,最大經濟強國並非意味「最強國」,中國大陸的經濟也許會超越美國,但過去霸權國家的影響力仍舊會維持。
報告指出,全球經濟的健康狀況,與發展中國家的發展越來越密不可分,而非與傳統西方國家。中國大陸作為全球最大經濟力量,預期仍會領先印度,但差距將於2030年之前逐漸縮窄。印度的經濟增長將上升,相反中國大陸則放緩。2030年,印度將如現在的中國大陸般,成為崛起的經濟大國。
中國經濟「超日趕美」,成為全球第2大經濟體,近年赴美旅游人數大幅攀升,更為美國低迷的經濟注入活水。《人民日報》引述美國商務部的報告報導,今年截至上半年,中國赴美旅游人數年增幅高達46%,居所有國外旅客之冠,不僅為美國帶來消費力,也增加大量就業機會。
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發表有關國際局勢的預測,指中國經濟不出二十年,將會超越美國,但礙於凝聚力不及美國,以及世界逐漸走向多極化,中國未能取代美國超級大國的地位。
有「金磚四國之父」、高盛資產管理主席奧尼爾「力撐」中國經濟,然而美國商務會議委員會「潑冷水」,發表報告指包括中國、印度、巴西在內金磚國家,近年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很大程度將結束,未來十年經濟會面對「猛烈放緩」情況,中國經濟雙位數增長將成為「浪漫回憶」。
美國情報機構發表的新報告表示,新科技、資源日益匱乏與爆炸性的人口成長,未來18年將改變全球的勢力版圖,權勢將從北美與歐洲轉到亞洲,中國將在2030之前幾年,在經濟上超越美國,亞洲的GDP、人口、軍事支出與科技投資都將超越西方。
另外,「中國」頻繁出現在這份報告中,中國中產階級的發展、經濟增長趨勢、綜合國力、人口發展趨勢、城市化、資源供給、糧食供應、與周邊國家間關系等問題都成為報告的關注點。對此,郭憲剛先生表示,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中國在世界格局變化中的重要性。「目前推動世界格局發生變化的,主要是新興國家的崛起,而新興國家中的領頭羊其實就是中國,我剛才說了,中國的GDP可能在八年或者十幾年後就會超過美國,這個是很多國際重要的智庫和研究機構一致做出的判斷,那麼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它面對這樣一個客觀的現實,它是非常重視的,因此它的報告中多次提到中國。當然它講到的美國霸權的終結,中國等新興國家的崛起,並不意味著2030年時中國就會取代美國,只不過到那個時候,大家的力量都相差無幾了,沒有一個國家是突出出來,占有絕對的主導地位,這是它做出的判斷。」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11月14日報道,美中經濟和安全審查委員會於14日美國國會提交了年度報告。報告對中國橫加挑剔,要求美國國會加大對中國國企在美國境內投資的審查力度。
“中國是當今世界經濟中最具拓展活力的一員,而包括美國在內的發達經濟體需要中國資本注入,這猶如經濟學上的‘萬有引力定律’,是大勢所趨。隨著中國企業更好地融入所在國,帶來多贏效果,中國企業的對外投資將成為常態和尋常事,而不再是‘誇張的新聞’。”美國眾達律師事務所國際訴訟和仲裁業務主管托馬斯·卡倫說。(完)
該報告對來自美國17個情報機關的數據和分析進行了綜合評估。報告預計於明年初送交到美國政府決策者手中。報道援引報告內容稱,「在2012年,中國政府資助的網絡活動分子繼續侵犯美國政府、軍隊、企業和非政府機構的計算機系統,這些侵犯行為的數量之多足以讓中國成為網絡空間最大的威脅者」。報道稱,美國情報官員表示,俄羅斯像以色列、法國、中國等其他國家一樣,也參與了針對外國政府目標的網絡間諜活動,但它並未有組織地偷竊美國公司的機密,以使本國的國有企業受益。
另一方面,該報告援引美國國防部預測說,隨著中國持續現代化和擴張核力量,中國可能將在兩年內部署潛艦發射的核武器。
報告顯示,美國、加拿大和中國大陸各自的「領先指標」,顯示經濟已經開始回穩;英國和巴西的領先指標則呈現經濟持續反彈。
加州是中國在美首選投資目的地。加州吸引的中國投資項目數量超出美國其他任何一個州。根據《中國在加利福尼亞州的直接投資》報告共同撰寫人、美國榮鼎咨詢公司榮大聶 (DANIEL H. ROSEN) 和韓其洛 (THILO HANEMANN) 介紹,中國在加州的投資目前以三位數的幅度增長,如果加州州政府和私營領域協同美國聯邦政府進一步改善加州吸引中國資本的環境,預計到2020年,中國在加州的直接投資額將有望達到600億美元。該報告今天在上海美國商會( HTTP://WWW.AMCHAM-SHANGHAI.ORG )和亞洲協會共同舉辦的中國在美投資增長研討會上發布。
新華社巴黎12月10日電(記者李明)總部設在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10日發布的綜合經濟先行指數報告顯示,在全球主要經濟體增長勢頭呈現分化的背景下,中國經濟有可能出現上行拐點。
歐元集團會議決議允許希臘延長兩年至2016年降低財政赤字占GDP比重至2%,並將提供所需資金以確保希臘能留在歐元區及避免債務危機重燃,但未決定如何提供資金來源及是否撥放315億歐元紓困金,國際貨幣基金總裁拉加德表示希臘問題需要一個真正的解決方案,而非快速的暫時做法,惟目前多數歐元區財長與國際貨幣基金在延長希臘達到政府負債比重的年限及債務減記的意見分歧;11/13日歐盟財長會議,各方對銀行聯盟的計畫及是否由歐洲央行擔任單一監管機構等議題意見分歧,歐盟執委會官員表示仍預計在今年12月完成立法程序;歐洲經濟數據仍顯疲弱,歐元區九月工業生產月減2.5%,創三年多來最大降幅,歐元區第三季GDP季減0.1%,為四年內第二度陷入經濟衰退,希臘與葡萄牙同期GDP分別年減7.2%、3.4%,希臘經濟已連續17季衰退,西班牙同期GDP季減0.3%,遜於市場預期,所幸,德國及法國第三季GDP皆季增0.2%,優於市場預期,此外,英國央行於季度通膨報告中將明年經濟成長率預估由2.3%調降到1.6%,同時預期通膨率要至2014年中旬才能降到目標的2%,因此短期內不太可能采取進一步刺激措施,加上市場持續擔憂美國財政懸崖問題,歐股周線收黑。總結道瓊歐洲600指數周線下跌1.69%,德、法、英股市跌幅則介於-1.14%~-1.68%,道瓊歐洲600指數19大類股中,除銀行及媒體類股分別收紅0.28%、0.09%外,其余類股皆收黑,跌幅介於-0.47%~-4.51%,其中原物料類股跌幅最重。(彭博資訊,含股利及價格變動,原幣計價,周線統計期間11/9~11/15)。
奧尼爾論點透露明確的訊息,也就是中國和美國經濟都在好轉,近期中國公布的經濟數據更進一步加強市場信心;股市長線跟著經濟走,十月的中國經濟數據背後透露的訊息正在告訴我們兩件事情。
布魯諾說,現在國際共同關心的問題是維持和平發展環境,促進經濟增長。奧巴馬應該利用連任的機會,開啟新的外交前景。中國預計將在十年以後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必須重新檢視自己對中國的態度和策略,毫無意義的言語攻擊「不會取得成效」。奧巴馬應和中國建立有效溝通,促進合作雙贏戰略關系。
在最新一期報告中,惠譽在假設中國經濟硬著陸情況下分析了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在此假設下,2013年中國經濟將僅增長5%,2014年為6.5%。鑒於過去十年中國在全球經濟中所扮演的角色快速上升,中國經濟的大幅減慢將拖累全球經濟增長顯放緩,惠譽預計在這種情況下2013年全球經濟將增長1.7%,2014年增長2.1%。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