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DJ 人民幣尾盤走低,受中間價影響;但需求依然強勁-2- @ 2012-11-28T20: Back Hot News
Keyword:人民幣 匯率 中國
Concept:28日人民幣中間價 , 中國2010年6月
觀察家指出,雖然人民幣不斷升值,但每次美國財政部的匯率報告都大同小異,結論基本上都在人們的預料之中。因為即便把中國定為「匯率操縱國」,也只是在法律上要求美國與中國就匯率問題展開談判,並不能馬上對中國商品強征懲罰性關稅,反而可能因此激怒中國而觸發貿易戰,並打斷人民幣漸進升值的進程。
人民幣匯率問題一直是中美政府間爭論的一個焦點,在美國總統大選中也成為話題。一些美國企業和國會議員強調中國人為地把人民幣匯率控制在較低水平,以幫助出口企業,因為人民幣走軟令以美元計價的中國出口商品更加便宜。周二在美國大選中落敗的共和黨候選人米特•羅姆尼(MITT ROMNEY)此前承諾,如果當選總統,他將於就職當天宣布中國為匯率操縱國。
倫敦資本經濟學公司(CAPITAL ECONOMICS)發布報告指出,在這種情形之下,大陸讓人民幣升值,可以避免人民幣匯率卷入美國大選之中。因此,報告中也說,如果他們的判斷沒有錯,人民幣升值的力道不會持續太久。
至於此前美方不斷施壓的人民幣匯率問題,黃平表示,人民幣匯率其實是把雙刃劍,過去十年間,中國對人民幣匯率調整的幅度已經很大,並且目前還在調整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期間美國經濟和就業狀況反而更差了,這說明美國經濟不景氣並非因為人民幣匯率偏低,而人民幣匯率未來再大幅度調整對美國的經濟和消費者也未必有利。
從長期來看,人民幣匯率變化更多的是與國家經濟實力與競爭力有關。上半年,由於歐美經濟增長復蘇緩慢,導致中國出口增長下行;由於國內房地產市場全面調整,也導致國內經濟增長下行,從而使得國際上不少經濟組織及對沖基金全面做空中國經濟及人民幣匯率,人民幣匯率出現小幅貶值。下半年,隨著美國經濟好轉,中國穩增長政策效應開始顯現,特別是中國經濟從第三季度開始見底回升,人民幣匯率又重新回到升值區間。
美國財政部周二再次拒絕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但堅稱人民幣幣值被嚴重低估。美國財政部稱,中國自去年第三季度以來已經實質性減少了對匯市的干預,並采取了放松資本管制的舉措;自2010年6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實際匯率已經上升了12.6%。但美國財政部依然重申了中國需要增強匯率彈性的立場。
黎友煥: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增加並不意味著熱錢流入中國,外匯占款增加的原因很多,熱錢流入僅是可能性之一。但2012年9月份外匯占款逆勢大轉,劇增1307億美元,人民幣匯率連續超預期升值,與此同時,在2012年10月20日至25日的5天內,中國香港金融管理局連續四次出手累計買入18.5億美元(約144億港元),以維持港元匯率穩定。我們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境外熱錢在中國大陸異常流動研究》課題組跟蹤的情況表明:熱錢確實開始加大流入中國香港進而流入中國內地。
事實上,自2005年7月大陸實施匯率制度改革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幅度近3成,再加上近年大陸工資大幅調升,及熱錢流入引發物價飛漲,人民幣實質匯率已無明顯低估;美國並無必要再掀匯率戰。而美國國內就業改善遲緩,亦難歸責大陸,因為:誠如奧巴馬曾引用前蘋果總裁賈伯斯的響應,那些流到大陸的低薪、低技術工作機會不可能回到美國,美國人本身也做不來。所以,從全球產業鏈分工來看,大陸承擔最辛苦、薄利的工作來為美國公司賺進大把鈔票,對美國經濟之利遠大於弊。只要認清這點,即可知美中匯率、貿易等爭論,其實是受到選舉因素的扭曲。
《重慶晚報》引述財富證券觀點,認為主要原因在於美國候選人喜歡拿中國匯率問題說事,進而推動人民幣出現一波升值走勢。人民幣升值後,能夠吸引國外熱錢流入中國,而主要投資的標的就是房地產和股市。
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在代表資產階級利益方面盡管差不多,但是共和黨更注重代表大資產階級利益,而民主黨則注重中產階級利益。目前由於受歐債危機等因素影響,美國經濟持續疲弱和低迷,失業率仍然高企。為了振興制造業和擴大就業,奧巴馬連任後將持續對華施壓,要求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在最近9個交易日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持續九次漲停,9日當天報6.2363,7月下旬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已升值逾2%。而自2005年中國央行啟動人民幣升值匯率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上漲了25%。
(上接A01版)考慮到中國經濟增長後出現的強大經濟體量,他建議,中國應考慮將人民幣加入到歐元、美元的協調匯率機制中,並共同構建一個由三個貨幣字母開頭的共同貨幣區域(DEY),這樣形成一個美元歐元人民幣區域(DOLLAR-EURO-YUAN(DEY)AREA)。這個區域的經濟體量相當於全球的一半。在這個非正式的「DEY」貨幣區域內,可以由三方貨幣當局共同組成一個委員會,以便對各種共同需要協調的貨幣政策進行管理,建立一種集合貨幣政策協調機制。
經過三十年的兩位數增長,中國GDP總量在2010年達到40.2萬億人民幣(6萬億美元),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到2020年,中國的GDP總量如果再翻一番,達到80萬億人民幣,根據當前的匯率這大約是13萬億美元。換句話說,2020年中國的名義GDP雖然將遠遠超過今天的水平,但還是要低於今天美國的名義GDP(15萬億美元)。但中國自己的經濟增長的估計往往是相對保守的。其實, 按照大多數經濟學家的意見,考慮到人民幣的持續升值對美元的持續貶值,按照未來匯率計算的2020年中國的GDP總量即使沒有超過美國,也一定將與美國不相上下。
過去30年特別是近十年里,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動力主要是依靠消費類的低端制造業和房地產業。不容忽視的是,高鐵、「神舟飛船」系列、「遼寧號」航母、華為、三一重工和國產大飛機等,都是中國高端制造業逐漸崛起的重要信號。而這才是讓美國感到緊張的核心方面。近年來,美國對華為和三一重工所發起的「討伐」,其意義遠勝於2003年開始的人民幣匯率「戰爭」。很多美國人心知肚明,中國對美國在低端消費類產品上的出口,無關兩國戰略競爭大局,而低估的人民幣匯率實際上是中國對美國的變相福利輸出。但是,對華為和三一重工以及更早的中海油的敲打,則是實質性的「棒槌」。
核心提示:人民幣在過去60多年的變化,最感受良多應該是香港人,在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遜訪華之前,中國基本上是采取「鎖國」政策,除了與共產國家及第三世界國家有聯系之外,與西方國家斷絕來往,人民幣亦出不了國門,對國際流通外幣是沒有公認兌換匯率的,香港因為與大陸有緊密的關系,每天都有不少港人回鄉探親,大陸政府訂下了人民幣與港幣的匯率,當時大約是100港元兌換約30元左右人民幣,港人進入大陸,在關口銀行換了人民幣之後,離去大陸前必須用完所有兌換來的人民幣,更在關口設有小賣店,旅客如有用不完的人民幣,必須在關口小店換購食品,人民幣是不准帶離國境的。
    其實人民幣已經處於均衡匯率區間,中國國際貿易收支也處於均衡水平,而經濟對人民幣大幅升值的承受能力十分有限。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人民幣大幅升值的可能性並不大。更何況,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依然非常大,一旦歐債危機再次惡化,以及美國「財政懸崖」造成全球新一輪沖擊,那麼人民幣升值預期可能再次逆轉。事實上,目前可交割遠期和無本金交割遠期均認為人民幣持續貶值。1年期的可交割遠期(在岸和離岸)隱含人民幣貶值幅度約為2.35%,無本金交割市場隱含人民幣貶值1.75%。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