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DJ 人民幣尾盤走低,受中間價影響;但需求依然強勁 @ 2012-11-28T19: Back Hot News
Keyword:人民幣
Concept:28日人民幣中間 , 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
觀察家指出,雖然人民幣不斷升值,但每次美國財政部的匯率報告都大同小異,結論基本上都在人們的預料之中。因為即便把中國定為「匯率操縱國」,也只是在法律上要求美國與中國就匯率問題展開談判,並不能馬上對中國商品強征懲罰性關稅,反而可能因此激怒中國而觸發貿易戰,並打斷人民幣漸進升值的進程。
人民幣匯率問題一直是中美政府間爭論的一個焦點,在美國總統大選中也成為話題。一些美國企業和國會議員強調中國人為地把人民幣匯率控制在較低水平,以幫助出口企業,因為人民幣走軟令以美元計價的中國出口商品更加便宜。周二在美國大選中落敗的共和黨候選人米特•羅姆尼(MITT ROMNEY)此前承諾,如果當選總統,他將於就職當天宣布中國為匯率操縱國。
離大選投票已不到10天,人民幣升值問題已被放大到如此程度,現在要羅姆尼就此完全收兵,事實上已不可能了。《華爾街日報》此時提出這種建議,只可能產生某種程度的選票效應,其後果應該不會是該報樂於看到的。客觀來說,作為一個競選主題,迫使中國升值人民幣,是不切實際的。調整幣值對出口經濟的競爭力只能發生無關大局的邊際作用。即使中國將人民幣再次升值,對中國出口和美國進口的影響,也是微不足道的。人民幣升值不解決美國失業人口的問題。
百利好金業研究部董事黃耀明認為,如果奧巴馬當選的話,美元變化不大,更可能會有避險作用。但在中長期美元可能隨經濟轉好而變強。相反,如羅姆尼當選,雖然不知道他改變的力度,但美元短期可能會轉強,令黃金等商品價格走弱。但在中長期,美元可能會轉弱,因羅姆尼可能加大對人民幣的指控,將中國列作人民幣操縱國。
美國財政部周二再次拒絕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但堅稱人民幣幣值被嚴重低估。美國財政部稱,中國自去年第三季度以來已經實質性減少了對匯市的干預,並采取了放松資本管制的舉措;自2010年6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實際匯率已經上升了12.6%。但美國財政部依然重申了中國需要增強匯率彈性的立場。
貨幣操縱:自中國於2005年7月實施匯率調控機制改革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了32%。未來數年人民幣預計還將繼續升值。跟1985年在西方壓力下被迫讓日元大幅升值的日本不同,中國人選擇漸進與審慎地行事。美國官員把這稱為「操縱」,認為市場力量本應使人民幣有更大幅度的升值。中國人則專注於維護穩定,這是美國政治人物和決策者不能理解的概念,也因此堅持在調整自身幣值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這可以說是謹慎,甚至可以說是明智。
中國崛起對全球經濟影響深遠,在金融海嘯後,美國及歐盟經濟實力大幅削弱,中國大陸影響力相對大增,由於美中勢力的消長,美國在全球經濟議題上更需要北京的合作,但也不免對大陸產生戒心。奧巴馬第一任內在重返亞洲大戰略下,對大陸經濟的防堵策略逐漸增強,包括:不時威脅將大陸列為匯率操縱國,以逼迫人民幣升值;祭出嚴厲的反傾銷手段,減少大陸貨品進口;限制中資在美國的購並及投資,意在促使大陸開放市場;主導「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議」,抗衡由大陸主導的東亞區域經濟整合,鞏固美國在亞洲的政經利益。
再者美國大選的政治因素。陳培倫表示,隨著美國大選的日益逼近,為了爭取選票,美國候選人均大打「中國牌」,其中,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更聲稱若當選總統,就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是以在美國大選與中國權力階層將交接之前,人民幣匯率保持穩中有升的局面,有利於維持中美關系。
馬駿還認為,奧巴馬當選將有助於減少中美之間的摩擦,為中國的經濟改革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相比羅姆尼,奧巴馬對中國更為友好」,馬駿認為,羅姆尼對中國持強硬態度,此前也一度宣言如當選將把中國定位為「匯率操縱國」,提高了中美兩國貿易戰爆發的幾率,而奧巴馬連任則大大降低了中美貿易戰爆發的可能性。奧巴馬政府一直和中國政策制定者通過中美對話渠道就一系列的經貿議題進行磋商,雙方就中國和美國在經濟領域的眾多改革達成了協議,其中,對於中國一方而言,最重要的協議是開放金融領域、資本賬戶、讓人民幣匯率有更大的彈性等,因此,中美之間的良好關系有利於促進中國的市場化改革進程,減少中國經濟改革的國際阻力。
這些焦慮也多少帶入了這次美國總統大選。人們注意到在這次大選期間,美國兩黨的總統候選人時拿中國說事,顯得缺乏自信。明明是全球化引起的各國生產力要素重組,偏要指責他國操縱匯率。其實比美國制造業外包更令人警醒的是美國精英的集體失察:是美國推動的全球化,彌散了美國的技術壟斷;是美國對他國人力資源的高度覬覦,才形成了美國資本離岸的洪流。
有美國人認為,造成中美貿易不平衡的唯一原因是人民幣匯率被低估。總統候選人通過批評中國的匯率問題,可在選舉中獲得更多支持者。但有專家指出,全球化才是加劇美國貧富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MICHAEL SPENCE去年在雜志撰文指出,過去20年間,美國幾乎所有的新就業機會都出現在非貿易部門,如政府機構和醫療系統;而貿易部門的大量工作,如低端制造業,則紛向中國等新興經濟體轉移。對此,美國應通過向富豪階層課以重稅等再分配政策來解決問題,而不應壓迫中國令人民幣升值。
中美經濟唇齒相依,兩國關系是廿一世紀最重要的雙邊關系,奧巴馬去年與中國簽署的《中美聯合聲明》,就將中美關系定調為「互相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伙伴關系」。經貿合作是中美「互利共贏」的主軸,兩國去年的貿易總額高達5,032億美元,而中國亦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持有逾1.15億美元的美國國債。雖然人民幣匯率爭議一直甚囂塵上,但奧巴馬政府未有向中國施加太大壓力,人民幣在過去四年已升值11%,但美國亦未有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
雖然「中美國」似乎正在回到老路上來,但2008年泡沫破滅後的金融崩潰應該不太可能重演。危機後的資產減記已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美國金融系統的槓桿化,銀行也受到了更嚴格的監管。2008年以來,美元對人民幣小幅升值,從而減輕了中美貿易的失衡程度。近期數據顯示,美國對中國的出口正在增長。由於中國政府操縱人民幣匯率的動作減緩,中國外匯儲備的增長速度放慢,這也意味著,進入美國信貸市場扭曲定價機制的外來資金沒有以前那麼來勢洶洶。
    在經濟上對中國的依賴迫使奧巴馬政府降低了對中國的政治指責。但華盛頓不斷挑起貿易爭端與亞洲巨人繼續作戰。一個有力證據是最近一段時間美國向世貿組織提起多樁訴訟,涉案產品包括汽車零部件、雞肉及太陽能電池板等。最近幾年,美國對中國提起15樁訴訟,其中奧巴馬任內9樁。美國大選期間,還出現了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以促進「世界工廠」出口的言論。
《重慶晚報》引述財富證券觀點,認為主要原因在於美國候選人喜歡拿中國匯率問題說事,進而推動人民幣出現一波升值走勢。人民幣升值後,能夠吸引國外熱錢流入中國,而主要投資的標的就是房地產和股市。
其次,即使羅姆尼決定對中國強硬,讓美國財政部長將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目前的美國法律規定是中國和美國開展「談判」,而中國將聲稱目前的戰略和經濟對話已經符合這一規定。
蓋特納說:「對於當今的美國經濟,中國既是機遇又是挑戰。近三年來美國的對華出口增長迅速,而且人民幣對美元的也在短期內上升了13%。」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