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中間價「三連陽」 人民幣即期匯價強勢創新 @ 2012-11-28T09: Back Hot News
Keyword:人民幣 匯率
Concept:將中國列匯率操縱 , 中國2010年6月
針對美國國會批評中國大陸在雙邊貿易中享有壓倒性優勢,美國財政部在半年一次的報告中指出,根據美國法律,北京並不符合匯率操縱者的定義。一個國家如果被貼上操縱匯率的標簽,將會遭到美國的貿易制裁。
事實上,自2005年7月大陸實施匯率制度改革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幅度近3成,再加上近年大陸工資大幅調升,及熱錢流入引發物價飛漲,人民幣實質匯率已無明顯低估;美國並無必要再掀匯率戰。而美國國內就業改善遲緩,亦難歸責大陸,因為:誠如歐巴馬曾引用前蘋果總裁賈伯斯的回應,那些流到大陸的低薪、低技術工作機會不可能回到美國,美國人本身也做不來。所以,從全球產業鏈分工來看,大陸承擔最辛苦、薄利的工作來為美國公司賺進大把鈔票,對美國經濟之利遠大於弊。只要認清這點,即可知美中匯率、貿易等爭論,其實是受到選舉因素的扭曲。
再者美國大選的政治因素。陳培倫表示,隨著美國大選的日益逼近,為了爭取選票,美國候選人均大打「中國牌」,其中,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更聲稱若當選總統,就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是以在美國大選與中國權力階層將交接之前,人民幣匯率保持穩中有升的局面,有利於維持中美關系。
銀行人士指出,歐巴馬一貫性的「寬松」貨幣政策,相較於羅姆尼支持「緊縮」,而且一旦羅姆尼當選將公開指控「人民幣操縱匯率」等敏感神經,市場普遍相信歐巴馬的連任,對全球金融市場可望提供較穩定的和諧氣氛,美元將貶值、亞幣走強。今早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匯率即升值0.11分來到6.3067,即期匯率更是觸及1%的6.2436漲停板,為10月底以來的新高。
《重慶晚報》引述財富證券觀點,認為主要原因在於美國候選人喜歡拿中國匯率問題說事,進而推動人民幣出現一波升值走勢。人民幣升值後,能夠吸引國外熱錢流入中國,而主要投資的標的就是房地產和股市。
美國大選中談論中國最多的場合就是羅姆尼揚言要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但美國《華爾街日報》11月7日發表評論文章稱,對中國而言,美國迫在眉睫的「財政懸崖」才是真正的威脅。
中美經濟唇齒相依,兩國關系是廿一世紀最重要的雙邊關系,奧巴馬去年與中國簽署的《中美聯合聲明》,就將中美關系定調為「互相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伙伴關系」。經貿合作是中美「互利共贏」的主軸,兩國去年的貿易總額高達5,032億美元,而中國亦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持有逾1.15億美元的美國國債。雖然人民幣匯率爭議一直甚囂塵上,但奧巴馬政府未有向中國施加太大壓力,人民幣在過去四年已升值11%,但美國亦未有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
有美國人認為,造成中美貿易不平衡的唯一原因是人民幣匯率被低估。總統候選人通過批評中國的匯率問題,可在選舉中獲得更多支持者。但有專家指出,全球化才是加劇美國貧富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MICHAEL SPENCE去年在雜志撰文指出,過去20年間,美國幾乎所有的新就業機會都出現在非貿易部門,如政府機構和醫療系統;而貿易部門的大量工作,如低端制造業,則紛向中國等新興經濟體轉移。對此,美國應通過向富豪階層課以重稅等再分配政策來解決問題,而不應壓迫中國令人民幣升值。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揭曉,現任總統歐巴馬打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成功連任,先前立場強硬的羅姆尼宣稱要把大陸列為「匯率操縱國」,如今態度較溫和的歐巴馬勝出,市場預期人民幣將不至於演變為主要貿易問題;同時,市場也預期歐巴馬將延續第3輪貨幣寬松政策(QE3),亞洲貨幣同步響起「漲聲」。
財政部表示,雖然中國將人民幣匯率限制在狹窄的交易區間,但尚未達到被列為匯率操縱國的法律標准.列為匯率操縱國大體上是象征性的舉措,但這將要求華府就調整人民幣匯率與北京展開磋商.
這些焦慮也多少帶入了這次美國總統大選。人們注意到在這次大選期間,美國兩黨的總統候選人時拿中國說事,顯得缺乏自信。明明是全球化引起的各國生產力要素重組,偏要指責他國操縱匯率。其實比美國制造業外包更令人警醒的是美國精英的集體失察:是美國推動的全球化,彌散了美國的技術壟斷;是美國對他國人力資源的高度覬覦,才形成了美國資本離岸的洪流。
馬駿認為,美國的貨幣寬松政策持續從短期看不利於美元,從中長期看有利於美國經濟復蘇,這將對美元有正面影響。無論美元呈現貶值或是升值走勢,只要人民幣可以保持足夠的彈性,那麼美國匯率的波動對其的影響將會減弱,從而保持一定的穩定性。他指出,全球流動性增加對推高全球包括中國資產價格有一定影響,但是影響並不會太大。最近熱錢有流入中國的趨勢,促使人民幣出現升值,中國應該加大匯率的彈性,在一定程度上允許人民幣升值,從而應對熱錢流動。
QE3是對國際貨幣體系的考驗,按照「不可能三角」說法,貨幣政策獨立性、匯率穩定性與資本自由流動三者中必然要放棄一項。金融開放度比較高的國家和地區,比如巴西、韓國、中國香港等要穩定匯率就不得不犧牲貨幣政策的獨立性。而中國實行比較嚴格的資本管制,維持了一個比較封閉的境內市場,熱錢「突襲」的空間比較小。10月25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觸頂漲停,人民幣對美元逆轉前幾個月的「跌勢」而反彈。人民銀行並沒有采取干預措施,而是讓匯率在1%的上下浮動區間升值。人民幣匯率本來就是美國大選中的熱門話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多次表態說,上任第一天就會將中國定位為匯率操縱國。因此,堅持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調節也是在堵住美國政客的嘴。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