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阻升港元香港金管局4度出手干預砸144億 @ 2012-10-25T10: Back Hot News
Keyword:金管局 熱錢 香港 港元
Concept:30億港元 , 2005年香港金管局
時隔三年後重啟的干預港匯行動始於10月20日上午,香港金管局沽出46.73億港元遏制港匯上升。10月23日,香港市場因重陽節假期承接力減弱,金管局於當日中午和下午兩度買入美元沽售港元,金額分別為39.14億港元和27.12億港元。昨日上午港元匯價持續走強,觸及1美元兌7.75港元的強方兌換保證上限,香港金管局再度入市,其發言人確認,四個交易日內共沽售144億港元(買入18.5億美元)。
港元匯率近日上升也顯示有熱錢流入香港。香港金融管理局最近3年來首度大舉賣港元,買美元,以維持港元匯價。香港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恆表示,從多家香港本地銀行數據來看,市場對於港元的需求有上升跡象,但目前仍不能確定。目前香港本地銀行整體持有港元資產總量有下降趨勢,而外匯資產總量有所上升,這可能反映出客戶對港元的需求有所上升。
【東方日報專訊】歐美央行九月相繼推出量化寬松措施後,引起新興市場關注的熱錢流竄,終於殺入香港。金管局上周六香港時間凌晨在紐約市場,按聯匯強方兌換保證水平(即一美元兌七點七五港元)「硬食」逾六億美元沽盤,相當於約四十六億港元,以維持港元匯率穩定,是金管局近三年來首度開齋的干預行動。
2005年以來,國際熱錢先後五次大規模流入香港市場,在表現形式上均為港元匯率升值並觸及7.75、香港股市及樓市等港元資產顯著上行,金管局多次出手干預匯市,注入港元流動性。若進一步探尋這幾次熱錢流入的動因,會發現其不盡相同。如果說2007年港元因香港資本市場財富效應升溫及人民幣升值預期而受到追捧還是“合情合理”的話,那麼,2008年次貸危機發生後港元強勢則多少有些令人費解。在全球避險情緒陡升的背景下,港府推出的100%存款保證措施,很大程度上提振了避險資金持有和購入港元的信心,港元被看作避險資產而受到追捧。在隨後的2009年及2010年,美聯儲QE1及QE2的相繼推出,導致國際熱錢兩度大規模流入香港市場。2009年港元匯率於7.75水平持續徘徊逾8個月之久,而2010年港元僅是瞬間觸碰該水平,主要原因是這兩個時間點中美兩國的經濟與政策環境大相徑庭。
上周五美國交易時段,美元兌港元觸7.7500強方兌換保證水平後,香港金管局即拋售46.7億元,壓抑港元升勢。為金管局近3年來首次被迫對匯市進行干預。
由於昨日為香港重陽節假期,外圍炒家是否趁金管局及銀行放假趁機狙擊港元值得關注,不過恆生私人銀行及信托服務主管陸庭龍解釋,金管局的外匯監管是24小時操作,「就算假期也好,金管局早已向銀行落ORDER,只要有需要干預便透過銀行操作去接貨」。他相信兩天出現熱錢給港匯施壓,目的並非要狙擊港元脫鉤。
港元持續強勢,據彭博資料顯示,於上周五凌晨紐約交易時段,一度高見7.7498,截至20日紐約時段收市報7.7501。自1983年以來,金管局為穩定港元,將港元匯率與美元實行聯系匯率制度,之後至05年5月18日將港元兌美元浮動空間限於1美元兌7.75至7.85港元,並將7.75水平名為「強方兌換保證」,7.85水平命名為「弱方兌換保證」。若超出浮動空間則會通過買賣貨幣干預匯價。因此,是次觸及「強方兌換保證」意味著有外來資金流入香港,對港元需求增加,刺激港元升值,迫使金管局沽出港元而買入美元,以穩定港元匯率。
    【香港商報訊】記者陳海潮、關據鈞、周偉立報道:被形容為大印銀紙的美國QE3(第三輪量化寬松)作祟!環球量化寬松效應,令熱錢大量流入本港,逼使金管局3年來再度入市作出干預,大手沽港元、買美元,維持港元匯價。金管局昨日表示,在強方兌換保證水平,即1美元兌7.75港元,買入6.03億美元(相當於46億港元),以維持港元匯率穩定,銀行體系總結余將於下周三(10月24日)相應增至1533億港元。銀行界人士指出,熱錢近日流入情況明顯,主要跟QE3後新資金增加,而市場憧憬內地經濟見底,以及人民幣加快升值,令港元近兩周來需求大增。
有經濟師分析指,港元匯率上升反映有熱錢流入香港。美國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措施,加上人民幣升值,令港元近期需求大增。
文章分析,當前港元之所以深陷兩難之境,主要在於自1998年以來,香港經濟愈發倚重內地,而貨幣金融方面則因人民幣非完全自由可兌換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不完善,使港元繼續維系與美元的聯系匯率制,從而使港幣事實上充當了美元在香港乃至亞太地區的影子貨幣功能。而這種香港經濟與貨幣金融領域在內核驅動力的差異抑或撕扯,使港元在人民幣與美元間陷入兩難之境。具體而言,愈發倚重內地的香港經濟,大量內地企業在港交所上市、發債,以及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建設等,使香港愈發成為國際市場投資中國的橋頭堡;而港元與美元的聯系匯率制,使香港金管局須使港元對美元匯率保持在7.75-7.85的窄幅浮動通道。如此一來,國際市場視港元如同為人民幣「替身」,使港元對美元有升值需求,而聯系匯率制則使港元與美元保持協調同步,並對人民幣有貶值需求,進而使港元在兩大幣種間,如同失去重心和穩定內核驅動而左右為難、無所適從。
證券商說,香港股市漠視隔晚華爾街股市大幅下跌243.36點(報收13,102.50點)而逆市冒升,主要是持續有熱錢流入提振了投資者信心。於周二紐約交易時段,香港金融管理局再度拋售了30.62億港元以遏止港元匯率,這是金管局一周來第四次干預匯市,表明資金持續流入香港(詳見另文報道)。
中新網10月24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港元匯價持續走強,繼上周後,香港金管局23日兩度向市場注資,合計66.26億港元(折合約8.55億美元),令香港銀行體系結余增至1599億元。當局近日已向市場沽出超過110億港元。金管局表示,繼續密切留意市場發展,並維持港元匯率穩定。熱錢持續流入,學者憂慮香港資產價格被推高,從而增加資產泡沫爆破風險,加上經濟基本因素較弱,有機會出現滯脹。
熱錢不斷湧港,金管局昨再兩度出手入市,於市場合共沽出超過66.2億港元,買入等值美元以穩定港元,令本周四銀行體系結余將增至1599億港元。連同上周六入市,金管局已三度向銀行體系注入過百億元資金。美國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加上市場憧憬內地經濟觸底回升,導致熱錢湧港帶動港匯轉強。熱錢流入是一把雙刃劍,既表示市場看好經濟前景,對於資產市場有提振作用,但亦為本港帶來兩大風險:一是增大資產市場泡沫的爆破風險;二是國際炒家藉著大量熱錢狙擊港元的風險。當局應密切監察熱錢來源,保障聯系匯率穩定,並因應熱錢湧港帶來的經濟民生影響早作部署。
當有大量資金流入香港,港元匯率就會轉強。金管局就訂了個強方兌換保證水平,如果港紙升到7.75港元兌1美元時,金管局就要被動地,在市場承接美元沽盤,在市場賣出港元,阻止港元進一步升值。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