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外資精點》麥格理:中燃氣下跌空間有限,現價毋須追入候低吸納 @ 2012-10-17T13: Back Hot News
Keyword:中石化 中燃 合作
Concept:167億元收購中國燃氣 , 公司與中石化10月15日
中石化之前已經持有中國燃氣2.1億股,占已發行股本的4.79%。林伯強分析,如果中國燃氣不與中石化達成合作協議,那麼收購失敗的消息傳出後,中燃股價將不可避免地下跌。中石化與其合作將有力支撐中燃的股價。
15日,中國燃氣發布公告稱,同意中石化及公司其他戰略股東認購中燃股份,或以其他方式向中燃作出投資。根據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組成合資公司,利用中燃液化石油氣的資產、品牌、銷售管道,銷售中石化於中國所屬煉油廠生產的液化石油氣,共同拓展中國的液化石油氣零售市場;利用中燃的城市燃氣管網條件和中石化於中國的加油站網路,改建成成品油和壓縮天然氣兩用補充站,並共同拓展中國迅猛發展的車用及船舶加氣市場。
根據新的戰略合作協議,中石化不單是承諾增持中國燃氣的股份,而且要和中國燃氣成立合資公司互相進入對方的主營業務領域,中石化還原則同意中國燃氣然於自己旗下的天然氣管線建設,可謂一攬子合作方案。
中國燃氣稱,該公司與中石化10月15日訂立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同意實施若干戰略性的措施,且董事會同意中石化及中國燃氣其他戰略股東認購中國燃氣股份,或以其他方式向中國燃氣作出投資。
同樣,在昨天晚間,中燃公告,與中石化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董事會同意中石化以及中燃其他戰略股東認購中燃股份或者以其他方式對中燃投資,且中燃與中石化會成立系列合資公司。
在今年8月份劉明輝恢復中國燃氣董事職務後,近日,中燃又宣布劉明輝任董事總經理及總裁,這是劉明輝在遠離中燃權力中心之後的再次回歸,目前,富地石油和劉明輝作為一致行動人,持有中國燃氣約16%的股份,劉明輝反對中石化與新奧的收購,他的回歸使中石化與新奧的收購更加撲朔迷離。
敦沛金融副總裁黃志揚表示,中燃及中石化合作屬於雙贏局面,目前中石化未能如中石油(857)般擁有主營下游分銷的昆侖能源(135),而中燃則在內地擁有逾150個城市燃氣經營權,加上下游業務利潤可觀,相信雙方合作有助彼此業務開拓及增長。他指出,預計短期內中燃股價或因收購落空而偏軟,但中長期股價仍將被看好。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中國燃氣與中石化合作是一樁互惠互贏的買賣,中國燃氣將持續收復去年高管被捕以來的「失地」;另一方面,中石化將借助中國燃氣的網絡,進一步增強其在下游燃氣市場的供應地位和市場份額,至少維持與中石油等企業不相上下的競爭之勢,未來的中國燃氣將成為新奧能源強力的競爭對手,這種結果要比新奧能源與中石化聯手收購中國燃氣、壟斷天然氣業務要好一些。
中燃兩大股東富地石油(FORTUNE OIL)及韓國SK集團表示,評論尚早。富地首席財務官莫貴標表示,富地歡迎中燃與中石化合作,可望增強中燃發展。SK透過發言人指,歡迎收購要約結束,對中燃合作屬長期戰略合作,並繼續堅持在中國發展的原則及計劃。
盡管聯合收購「告吹」,中石化聯手中燃的決心卻非常堅決。根據中石化及中燃的公告,雙方已訂立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組建合資公司,互通銷售渠道和網絡;同時,中石化原則同意中燃參與其負責建設的省際天然氣管線及配套設施的投資。
根據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就以下領域展開合作:1.雙方將組成合資公司,利用中燃的液化石油氣資產、品牌、銷售管道,銷售中國石化於中國所屬煉油廠生產的液化石油氣,共同拓展中國的液化石油氣零售市常2.雙方組成合資公司,利用集團的城市燃氣管網條件和中石化於中國的加油站網路,改建成成品油和壓縮天然氣兩用補充站,並共同拓展中國迅猛發展的車用及船舶加氣市常3.中石化將向中燃優先供應天然氣資源和液化天然氣的供應品。4.中石化原則同意中燃參與中國石化負責建設(或將會建設)的省際天然氣管及配套設施的投資。5.中石化又願意將中燃作為其發展中國城市燃氣項目的平台及合作伙伴,積極發展城市燃氣項目。在中國大型城市管道燃氣項目拓展上,雙方可共同進行項目投標或向盛市政府申請項目專營權。6.雙方又組織聯合培訓、及交流資訊和技術以達成共同利益。
與中石化簽訂戰略框架協議:公司同時公告不中石化簽訂或略框架協議,主要內容包括兩家公司在LPG,車船用天然氣,城市燃氣,管線配套設施,以及人才建設等六個方面全面合作。幵且有可能以發行新股癿方式提高中國石化對中燃癿持股比例。
中石化與新奧能源(02688)周一發表聯合公告指,由於收購中國燃氣的先決條件未獲得滿足,決定不再繼續進行收購中國燃氣的要約。同日,中石化再宣布已與中燃訂立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表示未來雙方將有潛在的合作機會。根據協議,雙方將成合資公司,共同拓展國內液化石油氣零售市場、拓展車用及船舶加氣市場及發展城市燃氣項目等等,惟合作細則及時間表欠奉。中燃昨日復牌後在終止收購的影響下,股價急挫,低見4.07元,最終收報4.12 元,跌4.2%。由於在收購期內,中燃股東們曾多番以超過收購價的水平增持,同時該股又吸引到市場炒作再提收購價的憧憬,令中燃股價高企,因此在收購告吹後,中燃股價難免有下調風險。但我們卻相信此下調空間有限,主要因為透過最新的合作協議,中燃的業務料能與中石化的產生協同效應,將有利中燃長遠的發展,相信可為其股價帶來支持。惟由於合作具體細節尚未公布,故暫難以厘定中燃的潛在利益,因此建議投資者先行觀望,待細節公布後才再作投資考慮。
報告指出,與中石化的戰略合作將助中燃擴展業務,但所訂的框架協議並無排他性,亦無時間要求及先決條件,而要量化評估潛在實施情況,需要更為詳細的提綱。
--新奧(2688.HK: 行情)及中石化(0386.HK: 行情)對中國燃氣(0384.HK: 行情)的收購,終以失敗告終,但收購卻加深中石化及中燃的認識,促成雙方合作,惟獨新奧空手而回,並因收購中燃要付出約9,600萬元人民幣巨額開支.
大行對中燃與中石化戰略合作幾一致予高度評價,如未來資產認為可以為集團的液化石油氣業務及天然氣業務帶來協同效應,對中燃有正面作用。於液化石油氣業務方面,協議有助加強中燃液化石油氣的供應及銷售。另外,中燃可以利用和中石化於內地的加油站網路,更迅速地拓展其車用加氣市場。該行認為中燃將會從中石化獲得更多天然氣供應,合作框架亦可能有利於中燃及中石化以合作伙伴形式發展新燃氣項目。該行重申對中國燃氣的「買入」評級,並將中燃的目標價,由每股4.70元調高至4.90元。
高盛表示,新奧及中石化(00386.HK)宣布不再收購中燃(00384.HK),同時中石化與中燃簽訂框架協議,允許中石化及其他戰略投資者認購中燃股份,其他合作措舉如成立合資,以發展液化石油氣(LPG)分銷、加油站網絡等。惟協議並未提及合作時間表及投資金額。該行認為,簽訂框架協議是中石化取得中燃分銷資產的另一方法,而中燃亦可利用中石化的天然氣供應及加油站網絡,推動天然氣銷售和推出CNG加氣站,惟能否產生協同效應,則有待觀察。因中燃的業務關鍵是要增加住宅客戶的零售銷售,而中石化作為LPG批發商,這方面給予中燃的幫助有限。維持中燃中性評級,目標價4元。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