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中俄巴西質疑攻訐伯南克為QE3辯護「美國好 @ 2012-10-15T13: Back Hot News
Keyword:伯南克 經濟
Concept:伯南克為量寬 , 美國刺激經濟政策
美國聯儲局主伯南克,在東京一個會議上,否認美國的量化寬松政策,對新興市場金融經濟造成負面影響。伯南克說,聯儲局和其他工業國家實行的寬松貨幣政策,有助刺激增長,促進全球經濟,同時對發展中國家有利。對於有批評指美國刻意推低利率,令到美元貶值,爭取出口優勢,伯南克說,美元兌新興市場貨幣的匯價,在推出量化寬松後,並無大變化,他亦不相信聯儲局的低息政策,會主導資金流向新興市場,因為有關國家可以采取措施,防止熱錢流入帶來通脹及資產泡沫。伯南克又反指部份新興市場國家,選擇壓低匯率,壓抑入口和刺激出口,他強調,低估貨幣匯率,亦都會導致資本流入,兩者不能夠只擇其一。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經理拉加德同日在IMF和世界銀行年會閉幕會上表示,已開發國家的貨幣寬松政策可能造成新興市場的資產泡沫。但美國聯准會(FED)主席伯南克提出反駁,認為將有助全球經濟成長。拉加德說:「寬松貨幣政策可能損害新興經濟體吸收龐大流動資金的能力,恐導致過熱的資產價格泡沫。」巴西財政部長蒙提嘉日前也警告,貨幣戰爭已一觸即發,「先進經濟體不能藉由出口擺脫危機,讓新興國家承擔代價」。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消息,不少新興經濟體認為,美國等發達國透過寬松措施令本幣貶值,導致巨額資本流入新興市場,增加過熱風險,新興國貨幣亦變相升值。巴西財長曼特加上周五表示,新興市場不能消極容忍,發達國不應將本身經濟危機「出口」至新興經濟體。
一些國家的官員說,美國推出量化寬松政策,有意促使美元貶值,拉低美國貨物的價格,從而獲得出口優勢。伯南克回應,在美國推行寬松貨幣政策的較長一段時期內,美元對一些新興國家貨幣的匯率變化不大。
到了某時,通膨鷹派或許會被證實是對的,伯南克的政策將會朝著他反噬,壓跨美元,並摧毀美國的生活標准。但目前為止,這些警告並未成真,因為全球經濟疲弱的基本面抵銷了伯南克引發通貨膨脹的努力。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指出,QE3有利於房地產市場的回暖,並會支持美國經濟持續復蘇。不過,美國經濟自2009年夏天結束衰退後,一直在復蘇道路上蹣跚前行。美聯儲使出渾身解數,經濟強勁增長卻始終沒有來臨,失業率也一直在高位徘徊。
最後,今年新興市場經濟體成長趨緩主要是受到他們對美國、歐洲出口放緩的影響。因此,支持先進經濟體復蘇的寬松政策應該也會刺激貿易並且進而提振新興市場經濟體。柏南克指出,2008年年中以來美元僅對新興市場經濟體貨幣微幅走貶。
對於依然將美國作為「頭號客戶」的新興經濟體而言,如果QE3能夠再度振興美國經濟,那麼它們將對QE3表示歡迎。
環顧全球,不管是發達經濟體或新興市場,目前均面對經濟放緩的挑戰,沃爾克認為在芸芸眾經濟體中,以美國最有條件帶領全球走出谷底,頗有賣花贊花香之嫌。如果按照美國目前的策略推斷,更可能出現的情況,是美國或成為全球爆發惡性通脹的催化劑,將全球經濟推向更差,不是推向更好。
據新華社電 為刺激經濟復蘇、促進就業,美國、日本和歐洲地區一些發達國家采取寬松貨幣政策,引發一些新興經濟體不滿。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展望中長線美國經濟維持溫和成長步調,房市、能源供給及制造業等顯露正面發展的跡象有利支撐美國經濟成長:(1)美國房市景氣顯露築底回升的訊號:美銀美林證券(8/15)預估未來十年美國房價將緩步上揚,而房地產景氣若能持續復蘇將有利美國消費及經濟表現;(2)美國制造業的復興:頁巖天然氣開發讓美國逐漸朝向能源自給自足,企業營運成本下滑,加上新興國家勞資成本上揚,制造業回流美國有利出口、經濟及美元。花旗集團(9/7)認為在有利的信貸環境下,資本投資、工業生產及就業有望改善,並支撐美國經濟成長率,企業獲利有望溫和成長,加上無論是誰主掌白宮,選後隨著針對財政不平衡的政策提出有望降低風險溢酬,加上股市評價面仍具吸引力,預估2013年底史坦普500指數有望來到1615點。
較之前兩回「開閘放水」,此次推出的QE3顯得更加「沒譜」,不設規模不設期限,大有經濟不好、寬松不止的架勢,愈發給人一種堂堂美聯儲黔驢技窮之感。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宣稱,QE3旨在「刺激購房、改善就業」,不過能否奏效還是一個大大的未知數。事實上,美國兩輪QE下來,累計規模已達2.325萬億美元,但經濟復蘇並不明顯,就業數據更是難看,顯然,美國經濟不振有其深層次原因,毛病根本就不是貨幣供應量不足。此時,變本加厲任由流動性進一步泛濫,接著給低迷的市場打興奮劑強心針,雖然能在短期內達到這樣那樣的目的,尤其是政治目的,比如加速美元貶值,掩蓋鉅額財政赤字問題,比如盡快粉飾出一派欣欣向榮景象,幫助奧巴馬競選連任,等等,但長期來看,無異於飲鴆止渴、自欺欺人。
美國自從2008年以來,先後面臨著銀行金融體系的存亡危機、接著是整體經濟增長需要政策推動,這些都在QE1、和QE2逐步解決,就連美國經濟復蘇最慢的領域-房地產,無論是價或是量也已經回升了約兩季的時間;再來觀察就業市場復蘇,美國官方失業率已由高峰期的10%回落至8.3%,過去三年多非農業職位增加約400萬份,根據聯儲局模型,當中有超過200萬份職位受惠於量寬政策;在QE3推出前的今年首8個月非農業新增職位合共105.9萬份,即平均每月約15.1萬份,表現高於聯儲主席貝南克設定的每月新增10萬份工作之標准,按照這樣下去,美國失業率穩定下降至7字頭並不是很困難,看來美國經濟復蘇早已步入自發性復蘇的軌道,是全球經濟體當中成長下滑幅度最小的國家,那麼QE3本意真要救經濟嗎?貝南克難道不明白先前兩次QE是如何促使原物料價格竄升,壓得新興市場喘息困難嗎? QE3的出台,會不會僅是要創造政府施政大刀闊斧的榮景,給人民更高期望的遠景呢?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