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華為中興 攻美恐「諜」跤 @ 2012-10-09T03: Back Hot News
Keyword:華為 中興 美國 威脅
Concept:中興通訊威脅國家安全 , 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
中興最近在致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一封信中說,僅對中國企業進行嚴重威脅評估的要求顯然是一種不公平的貿易做法。中興還重申,中國政府從來沒有要求接觸中興的設備,盡管中興預計未來也不會出現這樣的要求,但如果這種情況真的發生,中興也將服從美國法律的約束。
美國議院情報委員會已經對這兩家公司調查了一年。華為和中興都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通信設備提供商,並希望在美國拓展業務。兩家公司都否認受到中國政府影響或是對美國造成安全威脅,公司高管稱,如果他們將客戶的網絡提供給第三方,這會對他們在全球的業務造成傷害,無異於“業務自殺”。
這不是中國通信公司第一次受到「安全違禁」質疑。2010年,美國因擔心「中興和華為與中國軍方關系密切」,損害美國國家安全,使中興等公司無緣競標美國電信運營商斯普林特公司的一份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合同。去年8月,中興通訊尋求向美國電信運營商出售設備,也因政治干預而流產。
該委員會對這兩家中國企業的產品「涉嫌為中國間諜活動提供便利」的調查耗時近一年,9月中旬,華為和中興的高管分別被要求在美眾院聽證會上提供證詞。據路透社報道,美國CBS電視台的「60分鍾」節目7日晚將播出對該委員會主席、前FBI特工邁克·羅傑斯的訪談,討論「中國企業在美國電信市場競爭的危險」。該節目組5日發布的預告片顯示,該委員會認為「華為對美國安全構成威脅」。預告片沒有說明該委員會如何看待中興。美國眾議員洛普斯博格稱:「我們開展這一調查的主要目的是教育美國企業界和通信領域人士。」
然而華為的海外上市計劃受到重重阻礙。據路透社稱,公司的股權結構復雜,拖慢了上市進程。更重要的是,由於美國國會一直對華為在美國進行業務拓展存在顧慮,華為在美國的業務拓展長期受阻。2008年,華為收購3COM公司遭美國的外國投資委員會反對,最終撤銷;2010年,華為競購摩托羅拉移動網路部未獲批准,收購三葉公司計劃在最後關頭被阻止。美國議員曾以安全顧慮為由,反對華為和另一內地通訊設備商中興(0763)在美國出售旗艦電訊設備產品。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8日下午消息,針對美國議院情報委員會對華為與中興威脅美國國家通信安全的指控,華為今天做出了回應,稱這種指控毫無根據。
美國眾議院預計將在星期一(10月8日)發布報告,認定中國通訊巨頭華為以及中興可能對美國構成安全威脅。
美國眾議院報告指,應阻止中興通訊(00763.HK)及華為,在美拓展業務,以免威脅到國家安全。消息影響到中興通訊在港股價跌近百分之四,報12.9元,跌0.5元。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發表報告,指中國通訊企業華為及中興通訊的業務擴張,可能威脅美國國家安全,應阻止兩間公司在美國進行並購,又指兩間公司亦未能解釋與中國政府的關系。華為強調,公司在全球一百五十個地區都有業務,得到全球信賴及尊重。中興通信否認業務受到北京操控,認為其他西方通訊供應商的業務較中興更龐大,中興不應成為今次調查目標。華為今年上半年的營業額,達到一百六十二億美元,取代瑞典的愛立信,成為全球最大電訊器材制造商。
出席聽證會的美國議員質詢最多的是,華為與中興的產品存在後門等隱患,為中國情報機構針對美國的網路襲擊提供幫助,嚴重威脅美國網路安全。美國議員另一糾纏重點為,華為與中興公司設立的黨員組織。他們質問,為什麼一個私人企業有黨委組織?華為副總裁丁少華回應,在中國,就連沃爾瑪等外資企業一樣設有黨員組織。黨委組織功能主要體現在提供員工關懷,敦促員工遵守職業道德等方面,絕不參與企業管理與決策。
香港時間10月8日早間消息,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今天發布的報告顯示,華為和中興通訊(以下簡稱「中興」)可能威脅美國國家通信安全。
美國會稱華為中興威脅國家通信安全。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在報告中表示,這兩家公司未能配合長達一年的調查,也未能解釋他們在美國的商業利益以及與中國政府的關系。「我們不能相信華為和中興未受外國政府影響,也不能相信他們不會對美國和美國的系統構成安全威脅。」
事實上,就中國通信企業在美投資及其產品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而言,美國立法機構關注已久。去年1月,美中經濟與安全戰略評估委員會(USCC)就公開過一份題目相近的專家報告。報告針對美國資訊安全的脆弱性,尤其是美國在全球通信產品供應鏈中的脆弱性深表擔憂。這種擔憂在聽證會上繼續發酵。毫無疑問,面對如此強烈的「危機意識」,中企代表在聽證會上的表現被媒體喻為「如坐針氈」實屬必然。從中企代表的陳詞來看,議員們的各種質疑(包括刁鑽的提問)得到廣泛回應。如針對政企「聯系」,代表稱:中興的成功來源於創新,這是自由市場的成功故事。公司的發展道路並未受到政府指導,它完全是為14萬股東服務。華為的證詞表明:它目前是由6萬多名員工組成的員工持股企業(ESOP)。華為是獨立的。針對產品安全指責,華為代表回應:「網路安全是全球性事務。不應該把所有的焦點都對准中國企業,阿爾卡特-朗訊、CISCO、愛立信在中國都有運營,許多在美國網路中使用的設備是在中國開發和生產。」其潛台詞是說:這麼多公司都向美國網路提供產品和服務,為何唯獨調查中國公司?
華為、中興通訊反駁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指控
(法新社華盛頓7日電) 美國1份長達1年的議會調查總結說,中國大陸電信巨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與中興通訊威脅美國國安,應不得成為美國政府包商,也不得在美國參與並購。
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指,內地信息與通信供應商華為,正尋求在美國上市,已尋求投資銀行提供相關諮詢服務。公司希望透過上市,提高透明度,幫助他們在美國贏得更多合同。而路透社早前的報道指,華為已放棄以澳洲為上市地。另外,美國國會指,內地另一間通訊公司中興通訊(00763.HK),可能威脅美國網絡基礎設施安全,正展開調查聆訊,中興通訊上月表示將派代表出席聽證會。
美國眾議院在去年秋季,開始對華為及另一間中資公司中興通訊展開調查,上個月召開聽證會,讓兩間公司代表向議員說明,證明他們都不會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華為及中興通訊的代表均拒絕向委員會提交部分交件。
華為欲在美國上市引人關注。華為創始人曾在中國軍隊服役,一些人擔心華為會做出對美國利益不利的行為,此前美國曾調查華為與中興以確定它們的產品和服務是否威脅了美國的國家安全。此外,美國議員們最關心的是華為、中興與中國政府的關系,一個重點是,華為與中興公司設立的黨員組織。
路透社報導,美國思科系統公司(CISCO)中止與中興通訊(ZTE)的長期合作關系,因為中興涉嫌向伊朗出售思科網路裝置,可能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在預定今天公布的報告草案中指稱,由於北京政府可能對中興通訊和電信設備制造商華為技術公司施加影響,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因而應該阻止這兩家公司進入美國市場。中興和華為都否認這類指控。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