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陷入丑聞的巴克萊銀行遮羞布正越抹越髒 @ 2012-07-22T14: Back Hot News
Keyword:LIBOR 銀行 操控 拆息 丑聞
Concept:同業拆息丑聞 , 操控LIBOR銀行
英國巴克萊銀行承認操控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OR)後,美國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在國會壓力下,公開多份文件,揭露美英監管部門早在5年前,已經知道多間銀行操控同業拆息,但因為無采取果斷行動,埋下金融海嘯爆發的伏線。
據美國傳媒稱,美國監管機構早在2007年已留意到有關巴克萊銀行涉及操控LIBOR的問題,蓋特納更於2008年6月發電郵給英倫銀行行長默文.金,提出6點建議,去加強LIBOR的公信力。但諷刺的是,在英倫銀行行長默文.金周二出席英國國會聽證時,卻聲稱他直至本月初才了解到LIBOR遭操控的情况。他聲言:「我最先了解到有不當行為的,是在兩周前相關報告出爐時。」他的副手、英倫銀行副行長塔克則稱,蓋特納當年提出LIBOR改革建議時,並沒有「敲響警鍾」,只是呼吁采取「旨在防止意外或故意錯報LIBOR的程序」。對於英國議員詰問為何英倫銀行「未能發現」一個在倫敦設定的重要基准利率,存在關鍵缺失時,默文.金堅稱英倫銀行「有盡責任」。
當中,新加坡的做法甚具參考價值。新加坡同業拆息(SIBOR)的地位自然不及倫敦拆息,但仍然相當重要,是亞洲區銀行互相拆借資金的利率指標之一,在區內的普及程度比倫敦拆息更高。當然,新加坡金管局高調跟進當地同業拆息的厘定過程,並非暗示銀行在報價時有操控,真正目的相信是要向市場證明並無造市,乘機鞏固這個指標利率的公信力。
歐美嚴查銀行操控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OR)一案,觸動亞洲多國相繼仿效,包括日本、南韓、新加坡已展開調查銀行在厘定當地同業拆息有否操控情況。香港金管局亦關注事件,銀行公會亦主動檢討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定價機制,並向財資市場公會(TMA)尋求專業意見。
【東方日報專訊】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OR)觸發的銀行業丑聞愈揭愈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巴克萊一名高級交易員涉嫌與歐洲最少四家大型銀行──滙控(00005)、法興、德銀和法農合謀操縱歐元區銀行同業拆息(EURIBOR),監管機構正就此展開調查。英倫銀行行長金默文周三致函號召各國央行,九月九日開會討論LIBOR制度改革,不排除尋求其他利率取代。
LIBOR牽涉高達550萬億美元(約4,266萬億港元)金融產品,包括貸款、按揭、市政及企業債券等。案件曝光後,歐洲央行勒令采用歐洲銀行同業拆息(與LIBOR同類的EURIBOR)的銀行檢視拆息制訂系統,新加坡、香港、日本及韓國等地亦作出相應行動。■路透社
而最近出現的操控倫銀同業拆息丑聞,牽涉英國銀行業巨擘巴克萊集團(BARCLAYS),該行承認提交虛假資料,操控倫敦銀行同業拆息利率,結果被罰款4.53億美元,集團行政總裁因而下台,集團主席阿希烏斯(MARCUS AGIUS)亦已宣布會辭職。其後,蘇格蘭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花旗集團(CITIGROUP)和摩根大通集團(JP MORGAN CHASE)也相繼遭調查。
《彭博資訊》引述消息人士稱,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OR)被大型銀行操控丑聞愈演愈烈,日本最大銀行集團三菱UFJ暫停2名駐倫敦的交易員職務。
(英國.倫敦17日訊)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OR)操控案觸發「查假」風潮,G20報告指出,汽油價格市場易受「操控或扭曲」,指銀行、油公司、對沖基金都有可能在呈報交易價格時,透過造假獲利,情況有如拆息市場「報小數」一樣。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官員亦稱,兩者的漏洞「極相似」,英國國會議員已促請英倫銀行展開調查。
《路透社》引述接近銀行界消息人士稱,一批涉及被指操控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OR)的銀行,正考慮與監管機構達成集體和解安排,避免類似巴克萊銀行般的逐個和解。
倫敦同業拆息,即LIBOR被操縱丑聞,事件愈鬧愈大。早前有報道指,英國監管機構公開承認,匯控不是調查對象之一。而英國《金融時報》及《彭博資訊》均指出,調查對象已經擴大至匯控、德意志,法農及法興銀行。懷疑巴克萊資本的交易員,是整件事的首腦,與其他銀行交易員,合謀操控拆息,取得利益。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