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中國50個城市同時具備PM2.5和臭氧監測條件 @ 2012-03-02T20: Back Hot News
Keyword:空氣質量 標准 監測 環保
Concept:環境空氣質量標准 , 1500個空氣質量監測
吳曉青在發布會上表示,經初步測算,貫徹實施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准》,在「十二五」期間,全國大概要布設1500個監測點,前期需要的投入將超過20多億元,每年新增的費用也將超過1個億。(Y)
此次公布的標准為推薦性國家標准,並非強制性國家標准,對此一位長期從事空氣質量監測工作的專家表示,新標有不少局限,如相關指標誰來負責檢測、誰來監管都沒有明確,主要還是靠車輛生產企業「自覺」。
中國室內環境監測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宋廣生,早在多年前就關注車內環境污染問題。他告訴記者,《指南》的出台具有六個方面的積極意義:一是可以提高全社會對車內空氣質量問題的認識;二是可以提高我國汽車工業影響車內空氣質量的材料和產品的質量;三是可以為汽車內空氣質量監督檢測提供科學的標准和依據;四是可以加強我國對進口汽車的車內空氣質量的控制;五是可以有效保護消費者的健康權益;六是可以促進車內空氣質量淨化治理技術和產品產業的發展。
走訪了沈陽的幾家4S店記者也發現,一些汽車廠商都在采取措施改善車內空氣質量。比如,有的廠家選擇了更為環保的材料作為汽車內飾。而《指南》的出台無疑給這些汽車廠商提供了更明確的檢測標准。
據市環保局透露,《環境空氣質量標准》出台後,北京將利用現有設備在6個站點率先展開PM2.5的監測,並實時發布數據。(記者王碩)
屆時,浙江省環保廳網站、各地市的主要媒體每天都會同步更新監測日的平均值。網站上將同時附上來自環保部《環境空氣質量標准》第二次公開征求意見稿的對照數值。該意見稿制定了標准限值,同時也考慮到我國實際形勢,將PM2.5按照一年和24小時,分別設定了0.035毫克/立方米和0.075毫克/立方米的平均濃度限值。
環境監測市場領導者,PM2.5概念即將轉化為效益公司是中國環境監測市場的領導者,技術全面、產品線齊全,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在環境監測市場的占有率已達30%左右。新版《環境空氣質量標准》已於2011 年底經環保部常務會議審議原則性通過,新版標准增設了PM2.5 平均濃度限值和臭氧8小時平均濃度限值,收緊了PM10、二氧化氮等污染物的濃度限值。新的標准帶來了新的市場,據估計,僅PM2.5 監測儀器的市場規模就超過20 億元。公司擁有的良好市場基礎將成為其新市場開拓的先發優勢。
黃奇帆說,當前,做好環保工作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節能減排壓力加大。國際方面,碳排放輿論壓力越來越大,正成為新的貿易壁壘。國家層面,環保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新增氨氮、氮氧化物和PM2.5考核。市內層面,節能減排挖潛難度越來越大,在發展盤子越來越大的情況下,「十二五」期間全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減排壓力更大。二是環保公共需求增加。環保是實實在在的民生,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群眾對生態環境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主城區計劃今年下半年將PM2.5納入空氣質量常規監測,挑戰嚴峻。三是農村和庫區的環境保護還比較薄弱。農村基礎設施相對薄弱,農村面源污染日益突出,保護好庫區「一江碧水、兩岸青山」任重道遠。
去年以來,公布PM2.5數據的話題甚囂塵上,尤其是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居民以各種方式呼吁政府增加監測和發布PM2.5數據,民間組織和個人頻頻發起了自測空氣質量的行動。去年12月5日,《環境空氣質量標准》二次公開征求意見截止,PM2.5首次被納入標准。各地政府終於有動作,北京、上海、廣東、山東、湖北、浙江、陝西等七省市將監測PM2.5數據寫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北京市要求加強對PM2.5和臭氧等重點污染物的防治,抓緊建立完善監測網絡,實時發布監測信息。上海則力爭列為國家首批發布的城市之一,浙江也提出讓13個省轄市全部形成PM2.5監測能力。
吳曉青表示,2016年1月1日全面實施環保新標准,各地都要按照新標准監測和評價環境空氣品質狀況,特別是PM2.5監測。今後陸續在26個城市展開監測試點,為實施新標准預做准備。
據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的實時監測顯示,昨天中午11點,大部分地區的PM10濃度已經達到200微克/立方米以上。車公莊站的PM2.5濃度值在下午3點時達到了223微克/立方米的峰值。據統計,以昨天下午5點為界,車公莊站當日PM2.5的24小時濃度為133微克/立方米,遠遠超過國家即將出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准》的75微克/立方米的日均濃度限值。
此外,為全面准確地反映榮成市的空氣質量狀況,榮成市自1999年開始建立空氣質量監測站,並逐步建立健全了長效環境監管機制。目前,全市擁有2個空氣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站和1處一級標准環境監控中心,重點污染企業安裝在線監測設施34台(套),並與省、市環保部門聯網進行實時監控,有效提高了環境質量。(張英娥 姜小蓉)
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公布的實時數據顯示,從除夕傍晚開始,伴隨著全城各處的煙花,環境監測各子站的三項常規污染物猛升,空氣質量從白天的「優」迅速轉為輕度污染。1月22日除夕的白天,空氣中的3項常規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的濃度,每立方米的微克數都在個位數,接近零微克;但從傍晚開始,三項污染物濃度迅速增加,其中PM10增長更是超過其他兩項顆粒物,成為首要污染物,到凌晨跨年時刻,已達到507微克/立方米。位於海澱區車公莊北京市環保局院內的PM2.5監測站的實時濃度數據也升至206微克/立方米。污染指數從保守的角度估計,至少上升了10倍。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