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大行言論】申銀萬國證券︰蕪湖暫緩購房補貼政策預示中央調控態度堅決 @ 2012-02-14T14: Back Hot News
Keyword:蕪湖 樓市
Concept:政府救市 , 蕪湖市樓市新政
大陸持續樓市調控,3、4線城市已經支撐不住,安徽省蕪湖市政府9日率先宣布救市措施,2月全市新房、二手房將全免契稅,且購房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下的給予特定補貼。蕪湖打響龍年救市第一槍,是否暗示樓市調控政策即將微調松綁?或引發跟風?還有待觀察。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介紹,雖然各地的樓市微調政策有救市嫌疑,並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成交量回升,但綜合各地的政策來看,仍屬於支持自住和改善型住房階段,樓市調控總體從緊的基調並未改變。
應當說,眼下本輪樓市調控已經到了「決出勝負」的關鍵時期,更是到了各方博弈的微妙時期。與以往歷次調控一樣,「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由於久來地方政府對房地產過度倚重和「土地財政」的慣性作用,本輪「史上最嚴」的調控已然讓不少地方財政捉襟見肘入不敷出,在中央高調彰示「咬定目標不放動」「將調控進行到底」的當下,各地各類「救市」聲浪正暗潮湧動。如果說近日蕪湖和先前的馬鞍山推出包括契稅返還和平方補貼的政策是曲線巧妙「救市」,春節前夕,廣東中山暗自調高最高限價標准松綁「限價令」,去年10月佛山出台短命文件取消「限購令」,恐怕要算明目張膽明火執仗的「救市」了。
來看國內一則消息。安徽蕪湖市政府網站9日公布《關於進一步加強住房保障改善居民住房條件的若干意見》,從購房優惠條件等方面放松了房地產調控政策。實際上,迫於財政壓力和社會壓力,地方政府比中央政府更具有沖動去挽救房地產市場,特別是無量下跌會引發各種嚴重效果。房價已經下降並達到一定幅度,基本達到中央的要求,所以現在中央只是談「鞏固房地產調控成功」。話中有話,也就是不乘勝追擊,而是堅守陣地。地方政府心領神會,於是中山提高了最高限價,蕪湖更是打出多項購房的優惠政策。政府挽救房地產在歷史上已有多次。打壓房地產,並不是打死房地產。98年金融危機後,上海政府也推出過類似現在蕪湖的救市政策,收效明顯。於是其他地方政府也開始仿效,中央政府最後也跟進。2008年廈門地方政府率先推出拯救房地產的政策,在金融危機的寒風中,最後引發全國救市的滾滾浪潮。現在中山和蕪湖也開了頭。不過此一時彼一時。08年的救市,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是全力推升,主要是由於外圍環境非常惡劣。現在的救市,更多是地方政府為了避免房地產公司破產引發各種問題。比如銀行壞賬率上升、地方財政收入銳減,更可能引發購房者「躁動」等社會問題。在大量剛性需求和房間有一定降幅的情況下,只要合適的優惠政策,是能夠刺激房地產的成交量的。所以,房地產行業,存在交易性機會。
內地安徽蕪湖市早前推出的樓市「松綁」措施 3 天後遭叫停,反映中央對調控樓市仍然有很大決心,內房股遭投資者大手沽售,華潤置地 (1109-HK) 以及中國海外 (0688-HK) 雙雙下挫,分別錄 5.8% 及 4.8% 跌幅,成為恆指成分股當中跌幅最大的 2 支股份。
同時,蕪湖市政府否認樓市新政「救市」。上周有關「蕪湖打響龍年救市第一槍」的輿論甚囂塵上,甚至被指有「救市」意圖,助力A股做多熱情。但上周末蕪湖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此進行澄清,新政的目的並非「救市」,本次出台的政策符合「國八條」政策的基調,調控政策放松不攻自破,這對市場短期樂觀情緒形成抑制。
互聯網時代,到處都是信息源、信息傳播飛快。當然,其中會有許多碎片化的信息,並不一定全面,也可能並不准確。但這些或靠譜或不靠譜的信息的傳播,幾乎是不可阻止的。作為輿情當事者,唯一有效的途徑只能是,直面問題並且迅速提供進一步的信息,以獲取公眾的認可。比如蕪湖市公布了有關房地產購置時的契稅補貼優惠政策,這個消息亦迅速傳播到全國范圍,引發新一輪的評論和猜測,甚至也讓A股市場上的房地產股票小漲了一把。根據《人民日報》的報導,蕪湖地方政府對此做了回應和解釋,說此措施被誤讀,並非對國家樓市調控政策的違背,其實是意在改善民生而非救市。蕪湖地方政府回應可謂及時,不過這亦引起新的猜測,一些網友說,看來各地如果推出像蕪湖這樣的舉措,似乎是可以接受的?
繼廣東中山以提高「限購價」的方式為樓市松綁之後,上周,安徽蕪湖市推出「免契稅、給補貼」的樓市政策,一些評論認為,後者就是「托市」。地方政府在中央反復強調「讓房價回歸合理」背景下,出招「救市」,與地方財政勾連土地收入,房市遇冷,財政吃緊關系密切。值得關注的是,個別地方政府的試探,是否得到「承認」。從相關信息公布後,涉事地方政府的解釋看,既想「托市」,又不想當「靶子」的意味很濃。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整體流動性和信貸政策目前尚未有明顯改善,蕪湖市樓市新政的「救市」作用預計較為有限,但這反映出在財政壓力之下,地方政府對房地產政策將出現邊際改善或者局部松動。房地產作為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直接影響到中國眾多上下游行業的景氣度,持續兩年多的嚴厲調控措施效果已經顯現,雖然一、二線城市樓市不太可能松動,但是中小城市地產政策改善將會改變房地產市場的悲觀預期。而這種松動信號將會逐步從房地產傳遞到上游水泥、建材、鋼鐵乃至下游消費品領域。上周五,在房地產板塊強勁反彈之後,水泥、建材等板塊也都跟隨上漲,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做多合力,推動市場反彈。
盡管最終結果再次發出了強烈的調控信號,不過,並不是闡釋了所有的問題。蕪湖樓市新政的嘗試,還發出了其他信號:一是讓地方政府脫離土地財政的難度很大。如果不是因為土地為地方政府財政提供了最大價值,就用不著出什麼新政。而地方政府離不了土地財政的事實本身,也提醒著堅持樓市調控的難度有多大。地方政府、投機(投資)資金、剛需,都可能成為軟化調控的因素。二是地方財稅體制改革有多迫切。如果地方政府擁有穩定的、可培育的財稅來源,那麼就犯不著在土地財政上這麼焦慮和執著。土地價值對於地方政府資源調配、政策擬定方面的過大影響力,就可以弱化。只有出現了這種弱化,樓市面貌才能出現基本改觀。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