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歐盟槓上中國: 碳稅非交不可 @ 2012-02-08T12: Back Hot News
Keyword:歐盟 碳稅
Concept:中國航空公司 , 歐盟航空碳排放交易體系
各國間的「聯合反制」一直被認為是抵抗歐盟「碳稅」的最有效策略之一。據了解,歐盟公布的征收碳稅的航空公司名單一共包括2000多家航空公司,引起了包括中、美、俄、加、印等至少40個國家的強烈反對,美國曾經采取的「訴訟」手段也曾引發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效仿,中國航企目前除了堅持由中航協倡議的「三不」策略(不參加歐盟碳市場交易;不向歐盟管理成員國提交監測計劃;不與歐盟談判優惠條件),也一直持續與各國航協密切聯系,參與世界聯合反制。
「磕上了!」對於民航局的做法,民航業內普遍表示歡迎。據了解,目前包括國際航協、美國、俄羅斯、中國等在內的民航機構均已舉起反對歐盟向航空業征收碳稅的大旗,歐盟一意孤行的做法已經四面楚歌,並很有可能會引發一場航空業的貿易戰。 文/記者 王飛
此外,分析人士指出,歐盟強行征收「碳稅」也令航空業感受到了更大壓力。目前,包括中國、美國、俄羅斯、加拿大和印度等至少35個經濟體已表示反對歐盟在航空領域征稅的做法。
號稱700億美元的電子產業,將是政府與台電長期「重核電、輕綠電」政策下的犧牲品。今年初,歐盟開始對國際航線的飛行器征收碳稅,此舉造成美國、中國航空業極大的反彈,但長期觀察,世界主要工業國家,為保護產業、增加國內就業,開征跨國碳稅勢在必行,以環保之名,行非關稅貿易障礙之實的戰略。而且這壓力也逐步邁向全球供應鏈的各環節,台灣許多消費性電子產業,如宏碁、台積電等已感受到壓力將成為迫切的危機。電子產業發現,節能減碳是他們未來競爭力的重要方向,忽然驚覺,所有可節能的都節了,但碳卻減不下來,就是因為台電的碳排放量高於各國,使他們「煞不住」碳排放。
航空碳稅並不是針對「飛越第三國(在此指美國)、公海、歐盟領空的飛行器」,只有飛行器的操作者是在運作商業航線、並且在歐盟機場起降時,他們才需遵守碳排放交易體系的限制———因此,航空碳稅沒有侵犯他國主權,也沒有侵犯飛行器飛越公海的權利,因為只有在「商業航班」「物理上存在於」歐盟成員國機場時才需征稅。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