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人行第一松 突減准備金 @ 2011-12-01T07: Back Hot News
Keyword:存准 下調存 央行 中國 存款准備金率
Concept: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11月21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外匯占款余額達254869億元,9月份該數字為255118億元,數據相減之後,10月份中國外匯占款淨減少248.92億元。這是中國外匯占款近四年來首次下降,上一次單月外匯占款出現下降還要追溯到2007年12月。在外商直接投資和外貿順差仍維持的情況下,顯示資本流出中國的速度和規模增加。外匯占款的減少,也意味著熱錢的開始流出。這對本來資金面就很緊張的市場來說,無疑雪上加霜。同時,從另一個層面來說,外匯占款的減少,也加強了下調存款准備金率的預期。有分析人士表示,把存准率提起來就是為了對沖外匯占款,現在外匯占款開始趨勢性下降,存准率也應該朝中性水平去減,現在的存准率太高。
周三(30日)北美盤前,全球風險資產瘋狂上漲,歐元兌美元短線拉升近200點。此前美聯儲(FED)和歐洲央行(ECB)等六大央行宣布對全球金融系統提供流動性采取聯合行動,刺激市場風險偏好飆升。稍早前中國央行意外下調存款准備金率,亦對風險資產形成利好。
歐洲市場30日午盤,受中國央行下調存准率的影響,風險資產轉為上漲。澳元兌美元漲至平價水平上方,美國原油價格突破每桶100美元,現貨黃金價格亦轉為上漲。
綜合媒體11月30日報導,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1年12月5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對此,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表示,此次央行下調存准金率在預計之中,標志著央行貨幣緊縮政策正式結束。
11月30日亞洲交易時段,原油電子盤價格一直處於低位整理走勢。在中國央行宣布下調存准率後,原油價格快速拉升,截至19點09分,nymex1月合約價格為100.02美元/桶。
此前中國已在財政和稅收政策上大舉加大步伐,比如增值稅試點改營業稅、上調微小企業稅收起征點區間等等,並加大對小微企業財政金融支持力度,貨幣市場放慢回籠資金,尤其銀行10月末放貸明顯松綁,此前又傳出在浙江部分中小金融機構局部下調存准率的消息,這次全國范圍內的存款准備金率的普遍下調,應該是這種貨幣政策進一步走向“平衡”的最新一節奏。
在吁請存准率松綁的言論背後,除了過度渲染「硬著陸」風險和流動性枯竭外,還有對中國宏觀調控在「防通脹」和「保增長」之間非此即彼的簡單理解。今年年初以來,中國經濟運行呈現「高通脹、穩增長」的態勢,這既不同於「高增長、高通脹」的過熱狀態(如2007-2008年),也有異於「低增長、低通脹」的蕭條情境(如東南亞金融危機後)。隨著通脹下行趨勢初步確立,在繼續防通脹的前提下,宏觀調控進行預調微調以促進實體經濟的平穩復蘇本是題中之意,而非從「防通脹」到「保增長」的簡單切換。因此,以「防通脹」與「保增長」非此即彼的簡單邏輯來臆斷目前的政策動向,自是有失偏頗。總之,央行對部分農商行的存准率下調,仍屬於「定向寬松」的微調預調范疇,或者說是在繼續保持政策緊縮前提下「優化結構之舉」,並非近期全面下調存准率的前奏。
隨著采購經理人指數下滑,以及20余家農村合作銀行存准率下調,一些人預計,央行將在年內下調存款准備金率。
中國央行此前宣布下調存准率,RenCap經濟學家稱,此舉或意味著中國官方PMI數據疲軟。
下調存准率0.5個百分點就意味著3500億元資金的投放,這樣的投放,短期看當然顯得「過猛」,所以在下調之前通過央票發行先回籠一些,恐怕也是央行操作的常態。實際上,過去歷次上調法定存准率時,我們也都會看到貨幣市場央票反向操作放出適量的貨幣,然後再上調存准鎖定更多的貨幣。
雖然央行周四否認了對浙江農信系統5家機構下調存准率是全面下調銀行系統存款准備金率的信號,但是央行仍有很大空間下調存准。渣打銀行中國經濟學家王志浩表示,政府很有可能在年底前降低存款准備金率,而且會趕在春節前推出。即使央行不會在年內下調存准,但是也會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的行為調整貨幣總量的供給,且會比此前微調力度要大。
花旗銀行11月22日發表研究報告,預計中國央行將在農歷新年之前進行政策微調,可能會下調存款准備金率。
熱錢出逃明顯 專家:央行存下調存准率可能
每日經濟新聞11月18日刊登葉檀的文章指出,所有人都在翹首盼望下調存准率,銀行、投資者、地方政府與企業能皆大歡喜。沒有一個政策能夠做到讓所有利益團體受益,貨幣政策只能顧及主要目標。央行的貨幣政策報告顯示緊縮貨幣已經見效,考慮到全球實體經濟增速放緩,央行可能差別式下調存准率,以提高商業銀行的貸款能力;對於銀監會而言,采取行動抑制短期理財產品。
有經濟學家預計,明年上半年經濟仍將逐步走低,中國央行或會連續4次下調存准率,將其從目前的歷史最高位21.5%下調至19%以內。 (記者 許超聲)
其實,目前貨幣政策的微調空間和成效已經相對有限。其一,目前貨幣政策不論是從數量型還是價格型看都仍屬相對寬松,尚談不上緊縮。具體而言,盡管10月份CPI回落至5.5%,但通脹風險依然未解除,由於粗放型經濟增長格局下中國經濟帶有突出的分配性特征,當前的通脹本質上是稀釋經濟增長成本的長期化渠道,因此在高房價回歸趨勢確定下,今後通脹增速雖呈回落態勢但大致會維系在4%-5%間,因此目前的基准利率缺乏下調空間。同時,市場普遍預計扣除真實通脹率後的儲蓄負收益將趨向常態化,從而使金融脫媒也呈常態化,而這意味著數量型貨幣政策的放松空間和成效也有限。即下調存准率雖會提高銀行系統金融槓桿率,但在儲蓄負收益下存准率下調,銀行系統新增的流動性或將會被金融脫媒所稀釋,致使銀行系統難以改善流動性緊俏問題。其二,當前受歐債危機惡化等不利因素影響,中國經濟內外需回落趨勢日益突出,如匯豐銀行近日發布的11月制造業PMI驟降至48創32個月新低,且跌破50的「榮枯警戒線」,這將意味著今後考驗銀行系統的不單是流動性緊俏,而且信貸有效需求不足和金融壓抑也將越發考驗國內金融系統。
該研究院表示,貨幣供應增速放緩是央行下調存准率的可能原因。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