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his

Hot News

德法意領導人峰會避談加碼救市 @ 2011-11-27T02: Back Hot News
Keyword:危機 歐元區
Concept:
吳念魯:我覺得發行歐元區共同債券是化解歐債危機一種比較好的方案,是解決歐洲債務危機比較積極的一步,有助於迅速緩和歐債危機。至少在歐元區內部國家和歐元區外部國家,提振了購買債券的信心。
不過,《華爾街日報》稱,盡管歐元區危機升級,但10年期德國國債收益率過去一周上升25個基點,達到2.15%。而在此之前,只要危機惡化,德國國債收益率就會下降,與南歐國家債券的收益率之差也會擴大。這一轉變或許預示著歐元區危機的大結局即將到來,可能反映出人們愈加相信最終的結局將是歐元區危機因為歐元債券的推出得到解決,而不是歐元體系崩潰。
更重要的是,歐元區債務解決方案沒有觸及債務危機的根本問題,即整個歐元區內部統一的貨幣政策和各成員國各自為政的財政政策的制度缺陷。歐元誕生之後,部分歐元區國家在低利率的刺激下無節制地支出,各黨派在權力競爭中許下超出自身經濟承受力的承諾,政府的過度支出和民眾的過度消費積累起了大量債務。而且,這些國家也包括德國和法國在突破了債務比例上限(60%)後沒有受到歐盟委員會的任何懲罰,這項標准形同虛設,各國債務水平繼續大幅攀升,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推動下,形成了現在的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新的歐元區債務解決方案盡管提出了包括三項主要內容的一攬子協議,但對於如何推動歐元區的政治整合和經濟融合,如何發揮歐洲央行的作用,是否成立歐洲財政部,是否發行歐元債券以替代一部分成員國主權債務等深層次的制度安排問題,還沒有任何共識。
不過有一件事是清楚的。帕潘德里歐拋出的重磅炸彈已使得歐元區危機重返原點,甚至更為糟糕。
巴羅佐11月9日表示,歐元區分裂的成本很大,並呼吁德國在遏制債務危機中表現出領袖姿態。巴羅佐表示,如果歐元區17國陷入衰退,德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將下降3%,同時並減少100萬個就業機會。巴羅佐表示,任何推進經濟合作的政策都不能以成員國退出歐元區為代價。他稱,“如果南歐、東歐出現動蕩或者疲軟,那麼北歐和西歐都不大可能置身事外。”
馬里奧·蒙蒂(MarioMonti)出任意大利總理的消息公布後,市場出現小幅反彈,但這只是曇花一現,因為投資者擔憂的不只是意大利,還有更多被危機「感染」的歐元區國家。
過去兩年來,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已經逐步從國家到銀行體系到實體經濟演變。債務危機打擊了金融業,導致實體經濟融資不暢。更為嚴重的是,歐元區國家為應對債務危機,被迫出台極其嚴厲的緊縮措施,這些舉措雖然有助於從中長期化解債務危機,但從短期看,進一步扼殺了經濟增長動力,使得越是債務危機嚴重的國家,越是經濟增長乏力,政府稅收不足,越是難以依靠自身力量化解債務危機。
歐元區上周就解決債務危機達成一攬子協議,但市場更關心協議細節,市場風險偏好驟然降溫。此外,今日正式退任的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表示,歐盟領導人低估了債務問題的嚴峻性。有分析人士表示,歐債危機是發達國家長期負債累積導致經濟出現結構性問題造成的,由於結構性問題和內部分歧,歐盟和歐元區難以出台一套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反觀歐元本身,其結構性缺陷一直頗受詬病。盡管「歐元之父」蒙代爾強調,歐元區的問題僅限於債務危機而非貨幣危機,但統一的貨幣政策和分散的財政政策間的矛盾不容回避。
14日德國總理默克爾領導的基督教民主黨聯盟在萊比錫召開黨內會議,最終,基民聯盟會議通過了一項決議。具體內容是:如果歐元區某成員國無力或不能長期遵守歐元區相關規則,可以在不放棄歐盟成員國身份的前提下自願退出歐元區,並享有其他歐盟成員國相同的地位。不過這項決議必須獲得默克爾執政聯盟當中其他的兩個政黨的支持才能成為政策。默克爾還還表示,歐洲應該建立一個新政治聯盟,以支持歐元和幫助歐洲大陸擺脫“自二戰以來最艱難的時刻”,並稱她擔憂一旦歐元解體歐洲將會分崩離析,誓言采取一切措施來阻止這種情況的發生。此消息出來之後令市場擔心歐債危機可能進一步蔓延,特別最近兩日,市場擔憂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法國正正卷入不斷惡化的債務危機,此前有警告稱,法國政府未能加以調適應是"警報響起"之兆.
在希臘總理巴本德里歐(George Papandreou)同意下台之後,希臘債務危機可望暫時解除;而外商銀行的經濟學家也認為,在希臘總理下台之後,希臘的公投危機最終將以喜劇收場,這有助於歐元區的穩定。
但歐盟外交官表示,他們仍相信,法國總統薩科齊和德國總理默克爾依然十分支持現有框架下的歐元區。但目前市場仍不確定歐元區能否就債務危機找到最終的解決辦法。雖然歐元區官員不斷的強調歐元區債務危機能解決,但目前一直以來都沒找到解決辦法,而且不管是歐盟峰會、德法會談還是歐洲財長會議都無法找出一個可以解決的辦法。那麼最終會發生什麼情況,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據道瓊斯通訊社11月23日報導,新任全球高級金融監管機構主席、加拿大央行行長卡尼(Mark Carney)稱,在問題徹底解決前,歐元區債務危機將會影響到整個區域的各個部分,並重申,以當前情況看,歐債危機似乎很難解決。
對於眼下歐元區的民眾而言,令人感到寒意逼人的不止是寒冬的天氣,更是持續深陷危機的「經濟隆冬」。國際金融協會23日發布的全球展望報告說,由17國組成的歐元區的經濟已經陷入衰退,該地區四季度GDP同比將收縮2%,且這種收縮幅度將持續至明年一季度。有市場人士警告說,歐洲或已陷入債務危機與經濟衰退的惡性循環。
隨著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國等歐元區國家的公共債務融資成本不斷攀升,歐洲央行干預債市的壓力不斷增加,但法國與德國兩大歐元區核心國卻在這一問題上分歧明顯。分析認為,這表明歐元區仍未找到應對債務危機的更有效辦法。而有經濟學家分析,希臘早已經違約,違約的概率已經超過了100%,只是目前歐元區不承認,這導致了歐元區已經埋下了一顆隨時爆炸的定時炸彈。
伴隨意大利債務狀況的惡化,引發的政局動蕩隨即成為歐元區領導人必須面對的另一個「心腹之患」。近期,意大利1年期國債收益率一路飆升,上周五已從10月27日的5.88%觸及6.39%高位。有經濟學家預計,該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恐將突破7%。因此,一位歐元區官員表示,「如果看看收益率走勢情況,意大利所承受的壓力十分巨大,這種局面令人擔心。所有成員國都同意加快EFSF的槓桿化進程。」對此,歐元區官員表示,隨著對意大利債務局勢以及國內政局的擔憂加劇,歐元區財長在本次會議上將進一步加緊強化EFSF的功能。目前,歐元區領導人已同意擴大4400億歐元的EFSF規模,提振市場信心,建立防火墻,避免危機向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國蔓延。盡管成員國已在通過槓桿化使EFSF能更有效阻止危機蔓延的問題上達成共識,但更多技術細節需要明確。一位歐元區官員表示,原計劃年前敲定的細節內容需要更快完成,因為市場恐慌已在希臘問題不斷演變的過程中累積,加之意大利等國出現的新情況,有必要將EFSF槓桿化事宜在月底前籌備完畢。
目前,歐元區仍深陷主權債務危機之中。希臘、義大利退出歐元區的可能性已經足夠推升人們對於歐元區以外的房地產市場興趣。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