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his

Hot News

該如何看待電廠集體赴京求漲電價? @ 2011-11-25T15: Back Hot News
Keyword:電價 電廠
Concept:
今年電力企業虧損出現蔓延趨勢,煤電矛盾越發尖銳的背景下,電價上調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已經有消息稱,電價上調方案近期可能獲批,范圍或不再限於局部。一時之間,階梯電價方案實施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可以肯定的是,電價上調可以緩解電廠短期經營壓力,但根據以往經驗來看,電價提升給電廠帶來的利潤空間,將很快又會被煤價所吞噬。因此上調電價治標不治本,根治煤炭困局,還需要回到制度體制改革的原點入手。
電廠關心的是上網電價上調,普通網友則擔心,上網電價調了居民用電也會漲,網絡上反對之聲很多。在發改委兩次發表電價問題講話期間,新浪微博上有5000多條相關微博,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從中隨機抽取了400條微博進行統計,在表達有明確傾向的微博中約八成反對電價上漲。有網友認為,壟斷企業都虧損,實在是匪夷所思。亦有網友表示電企員工年收入豐厚,質疑電企為何不想辦法降低成本而是漲價。
此外,特高壓建設是「十二五」重點之一。根據國家電網規劃,到2015年我國將建成華北、華東、華中特高壓電網,錫盟、蒙西、張北、陝北能源基地通過特高壓交流通道向「三華」送電。國家能源局「十二五」電網規劃領導小組於2011年9月15日舉行首次工作會議。據會上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的講話分析,未來區域間大容量輸送將以特高壓直流為主要方式,同時將在「三華」(華北-華中-華東)區域電網內部建設「三縱三橫」的特高壓交流網架。內蒙華電目前已有魏家峁電廠一期、和林電廠、魏家峁電廠二期三個特高壓電源節點,來該公司未電廠項目將主要圍繞特高壓外送線路布局。該公司電量通過特高壓線路外送,避開了蒙西電網發電產能過剩的壓力,同時享受外送電的高上網電價,顯著提升了公司的盈利水平。
不僅是電價管制有問題,發電企業的脫硫補貼也經常被扣減。一個原因是,地方政府為了招商引資或者降低投資成本,經常出台優惠電價政策,變相壓低企業的上網電價或脫硫電價;另外一個原因是,電網公司根據經驗認為大部分電廠沒有運行脫硫設備,因此,經常擅自拖欠或自行扣減脫硫電價款,這種行為打擊了那些運行脫硫設備的電廠企業,從而刺激他們放棄脫硫。
在煤價高企、電企巨虧的形勢下,明年1月1日起實施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也增加了上調電價的緊迫性。據中電聯初步測算,環保標准的提高將每年增加火電廠900億至1100億元的運行費用。在脫硝電價尚未出台的情況下,電力企業很難在已經嚴重虧損的情況下承擔如此之大的運行成本。
據悉,國家有關部門近期已將電價調價方案上報。考慮到通脹下降趨勢已經確立,電價調價方案近期獲批的可能性較大。同時,明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火電廠排放新標准,也增加了上調電價的緊迫性。此次電價上調,對於節能燈,尤其是像勤上光電這樣的LED半導體照明企業而言,繼國家確定淘汰白熾燈後又一重大利好。
張捷繼續說,「而郎咸平現在應該是心知肚明,而這點他應該是昧良心說話。他會說很多企業的利潤是來自於把計劃內的平價煤作為高價倒賣出去,賺取了利潤,實際上發電能賺錢應該靠國家強令的電煤合同,取得計劃內的便宜煤去賣,計劃內和計劃外的價格趨同就沒有利潤了。發電集團的煤很多都得是計劃外的高價煤,那它的成本就更高。同時就算把舊發電廠淘汰,建個低耗能的新廠,但是淘汰舊的產能也是有損失的,價格到底哪個合算?作為經濟學家是應該算得出來的,所以在這件事情上很明顯是在昧著良心說話,低電價補貼了出口加工,而大陸的出口加工又主要經過香港轉口的,所以對於香港的利益也影響很大,就說在做中國電價調整的時候,得利的是中西部的資源省份,生產電的省份,吃虧的是香港、廣東,所以郎咸平有明顯的利益市場。」
而可能水分的一大動力還在於脫硫電價補貼。據了解,2007年國家發改委和原國家環保總局下發《燃煤發電機組脫硫電價及脫硫設施運行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規定新(擴)建燃煤機組必須按照環保規定同步建設脫硫設施;且對安裝脫硫設施的新建和現有燃煤電廠,上網電價每千瓦時加價1.5分錢。
環保部近日發布《「十二五」全國環境保護法規和環境經濟政策建設規劃》,首次明確提出將推行燃煤電廠脫硝及再生水價格等綠色水價電價政策。
10年前啟程的電力體改,迄今只向前邁出兩小步:小步一,作為電力體改的預熱並為體改營造外部市場壓力,電煤價格實行市場價而電價繼續歸政府定價,也即所謂的「市場煤」和「計劃電」。但這件事做得很不理想,煤電企業年年打架,發改委猶如風箱中的老鼠兩頭受氣,迄今仍是一鍋夾生飯。小步二,組建電監會取代電力部實施行業監管,電廠與輸配電分離,發電一塊組建成五大國電集團,輸配電又分拆為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衡量第二小步是否出實效的關鍵看點有兩個:一是電廠之間「上網競價」,再是理順國內電價各種亂象。現實是,相對於第一小步好歹還煮出了一鍋夾生飯,第二小步基本上呈原地踏步。電監會在銀、保、證、電「四會」中最弱不算,「上網競價」則干脆無從談及。簡言之,從外部市場到電廠之間的競價,電力體改10年基本上是停滯和浪費的10年。
根據環保部提供的數據,截至2010年底,全國電力裝機容量為9.62億千瓦,其中火電為7.07億千瓦,占全國總裝機容量的73%。按此計算,在不列入占脫硝成本50%左右的催化劑日常消耗費用,僅加裝脫硝設備一項,按130元/千瓦的造價,所有火電廠的脫硝總投資就將達900億元以上。「在虧損的前提下,投入這麼多的錢,執行這麼嚴格的標准,卻沒有相關政策補貼,電廠怎麼為繼?」一位五大電集團地方電廠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讓我們脫硫,脫硫優惠電價卻遲遲沒有發布。」
但上漲的電價又很快被「市場煤」所吞噬——自9月以來,業界又不止一次地聽到了火電企業巨虧的消息。近期,甚至還傳出了產煤大省山西有「多家電廠負責人集體赴京提出調高電價」的消息。而國家發改委11月已明確對媒體表示,「並未收到過電力調價方案。」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劉振秋此前在媒體上撰文也指出,輸配環節雖然形成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兩大電網公司,但由於輸配沒有分開,實際上還是寡頭壟斷,配電環節競爭並沒有形成,電網公司是一個絕對的壟斷實體,合理合法地擋在供需雙方之間,成為唯一的「總賣家」和「總買家」。電力用戶沒有選擇權,基本上只能向一家壟斷的電網公司買電,銷售電價環節仍存在賣方壟斷。電網企業既不需要為「拉閘限電」對用戶進行賠償,也不需要為電廠發不出電承擔經濟連帶責任,缺乏真正市場競爭的動力。
業界人士也多持此觀點。國電集團湖南一家電廠負責人估算,即使實施煤電聯動,要想抵消排污新標帶來的成本負擔,電價至少再提1.5分/度。「也就是說,排污新標給電廠新增的成本,至少是每度電1.5分錢。」李衛國向記者解釋稱。
中電聯和電監會此前預估今冬電力缺口仍會高達26-40GW,花旗報告認為上調電價有利於鼓勵火電廠提高發電小時數。
2011年為「十二五」開局之年,環保產業是政策重點傾斜的新興產業之一,預計2012年針對該產業的投資增速將顯著加快。2012年脫硝電價、提高污水費等配套政策將密集出台,這是落實火電廠脫硝和水價改革的關鍵所在;預計2012年環保投資同比增長25%以上,最大投資機會來自大氣和水的污染治理。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