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默克爾:應盡快修改歐盟條約 @ 2011-11-23T09: Back Hot News
Keyword:歐元 歐盟
Concept:
2009年12月16日,標普下調希臘長期主權信用評級,成為歐債危機的發端。此後的近兩年時間,葡萄牙、愛爾蘭、西班牙、意大利相繼受到不同程度的感染,危機發展到2011年下半年之後大有向法國這樣的核心國家蔓延的勢頭,歐洲銀行業受到巨大威脅。在這樣的危急時刻,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領導人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開始著手全面系統地解決歐債危機。經過了第一輪峰會的無果而終之後,27日第二輪歐盟峰會終於開花結果,會議三大議題最終全面達成共識,壓制了歐元區近兩年的債務危機終於有了解決方案。
外界擔心,一旦意大利爆發債務危機,其救援難度將遠超希臘,歐元區市場恐怕難以承受。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國際貨幣研究中心主任孫華妤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意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飆升意味著歐債危機正在向歐洲的核心地區擴展,在過去,意大利是可向其他國家提供援助的國家,而當下,它則需要他國對其進行援助。「但目前的形勢也並非意味著末日的到來,這取決於意大利自身的情況和歐盟對它的救助。」她說。
兩年前,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和標普就下調了希臘主權債務評級。隨後,在美國華爾街爆發的金融危機漂洋過海,從地中海登陸上岸,債務危機之火開始在歐元區蔓延。意大利、愛爾蘭、比利時、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紛紛爆出重大債務問題。歐盟核心國家法國和德國,也被爆出債務與GDP比值超過警戒線。歐盟緊急動員籌集了7500億歐元救急,才算暫時穩住局面。
更重要的是,歐元區債務解決方案沒有觸及債務危機的根本問題,即整個歐元區內部統一的貨幣政策和各成員國各自為政的財政政策的制度缺陷。歐元誕生之後,部分歐元區國家在低利率的刺激下無節制地支出,各黨派在權力競爭中許下超出自身經濟承受力的承諾,政府的過度支出和民眾的過度消費積累起了大量債務。而且,這些國家也包括德國和法國在突破了債務比例上限(60%)後沒有受到歐盟委員會的任何懲罰,這項標准形同虛設,各國債務水平繼續大幅攀升,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推動下,形成了現在的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新的歐元區債務解決方案盡管提出了包括三項主要內容的一攬子協議,但對於如何推動歐元區的政治整合和經濟融合,如何發揮歐洲央行的作用,是否成立歐洲財政部,是否發行歐元債券以替代一部分成員國主權債務等深層次的制度安排問題,還沒有任何共識。
一方面,對歐盟而言,不希望看到為尋求與美國平起平坐地位而付諸10年的努力付諸東流,也不希望歐元區長期陷於債務危機的泥潭而被主要經濟體拉開差距或迎頭趕上,各國尋求解決危機的決心不容置疑。另一方面,歐債危機爆發的症結,也早已讓國際組織和其他經濟體認識到,如果不在歐元區內部形成強有力的聯合舉措,不進行實質性的改革,比如嚴格控制政府財政支出規模、強化政府財政約束、調整各自的福利、統一財政與貨幣政策,則債務危機的最好結果只能是暫緩,而非根治。
分析人士認為,上述決議實質上是要求歐盟修憲來強制成員國財政自律,並建立一個歐元區貨幣基金來抵御未來的金融危機。
16日,歐洲議會在法國斯特拉斯堡舉行的全體會議上通過了加強財政金融監管的「六個立法建議」,將其寫入法律。根據這項立法,歐盟成員國需要嚴格遵守《穩定與增長公約》,加強必要的協調以避免經濟與財政過度不平衡的出現,確保公共財政的可持續性。新的立法有助於對歐元區成員國的預算施加更大的約束,並對成員國的經濟政策進行更廣泛的監督。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16日在歐洲議會全會上發表講話稱,歐元區正面臨著實實在在的系統性風險。歐洲債券市場面臨持續動蕩局勢,各成員國必須鞏固財政,加大改革力度。他呼吁歐元區各國加快經濟治理一體化進程,因為「市場、投資者需要強有力的歐元區治理」。歐元區加強成員國預算監管的新舉措最早將在12月份落實。巴羅佐還表示,將繼續推進歐元債券的實施。
隨著意大利危機不斷升級,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Jose Manuel Barroso)嚴厲警告歐元區分裂的風險。根據歐盟消息,法國和德國官員已經就歐元區可能的分裂進行的會談。
近期,歐盟就歐債危機解決辦法達成一致意見,決定將歐洲金融穩定基金擴大至1萬億歐元,但此舉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如果外界救了這一輪,但歐洲各國的財政紀律仍然不能嚴肅起來,債務國繼續膨脹債務,那是否繼續等下一輪的解救呢?而由此所引起的震蕩和危機將延續很長時間,下一輪的救贖也必將更加艱難。
記者:要說達成了什麼共識,只有一條,那就是,雙方一致表示,在要今年12月份舉行的歐盟峰會上,共同努力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大家都能看出來,這只是為了表示團結和顯得會談有成果,而作的一句很空洞的政治表態。實際上,英德兩國,在應對債務危機問題上,分歧一直很嚴重,並且很難消除。兩國之間目前在應對債務危機問題上的關鍵性分歧主要有:第一、歐洲央行在應對債務危機中應該扮演什麼角色?卡梅倫再次呼吁歐洲央行出手,為債務問題嚴重的歐元區國家提供擔保,並購買問題國家的國債。但默克爾極力反對歐洲央行這樣做。德國人認為,歐洲央行的唯一任務是控制歐元區的通脹率。第二、有關金融交易稅。默克爾力推在歐洲征收金融交易稅,卡梅倫則堅持自己的立場,反對征收此稅。卡梅倫強調,只有在全球范圍內同時引入金融交易稅,英國才會開征此稅。第三、德國要求修改《里斯本條約》,增加對那些未遵守赤字與債務上限的成員國進行制裁的規定,但英國強烈反對。
備受矚目的歐盟(EU)二次峰會持續到凌晨方結束,法國總統薩科齊(Nicolas Sarkozy)北京時間周四(10月27日)稱,歐元區對債務危機采取了可靠和大膽的應對措施。
歐元區上周就解決債務危機達成一攬子協議,但市場更關心協議細節,市場風險偏好驟然降溫。此外,今日正式退任的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表示,歐盟領導人低估了債務問題的嚴峻性。有分析人士表示,歐債危機是發達國家長期負債累積導致經濟出現結構性問題造成的,由於結構性問題和內部分歧,歐盟和歐元區難以出台一套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希臘政局稍有穩定,歐債危機的焦點已然轉向歐元區第3大經濟體——意大利。受危機拖累,意大利融資成本持續攀升,周一(11月7日)創下該國假如歐元區以來最高紀錄,這令市場揣測該國可能向歐盟/IMF尋求國際金援。甚至有專家警告,歐債危機遲遲未能解決,將引發歐洲全面性衰退,這恐造成意大利和其他成員國退出歐元區。
值得一提的是,歐盟委員會副主席雷丁在周六表示,歐洲將很快提出一系列的債務危機應對方案,有報導指,將於周三發布的歐盟委員會綠皮書將建議發行歐洲債券,指發行歐洲債券有助較快地緩解債務危機,並有助於防止歐元區陷入另一場危機,但有關方案將涉及對歐盟《里斯本條約》進行修改。
Chris Tinker預計,民主將再次體現在歐洲事務決定過程中,伴隨歐盟與歐央行危機應對舉措的實施,將促進希臘、意大利、葡萄牙等重債國加快國內改革,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在加大對歐元區危機的解決干預力度,歐盟成員國將會考慮把德國請出歐元區。
分析稱,由德、法、荷、比、盧組建的「精英歐元」區,因為盤子小,容易升值,而這將使德法銀行業購買的老歐元債券大幅縮水,預計將貶值50%左右。這意味著「精英歐元」國家及個人財富都將縮水20%左右,進而導致出口困難。相反,老歐元區國家由於貨幣大幅貶值導致債務大減,再加上由於私人債權減記50%,又減少25%左右的債務額度,兩項相加,老歐元區原有的債務壓力將迅速減負,屆時深陷危機的,恐怕將不再是歐元老五國。
英國《金融時報》的一篇社論指出,鑒於危機仍在肆虐,現在說特里謝挽救了歐元為時尚早。但在他的領導下,歐元區還沒有出現銀行擠兌或主權債務違約的情況,亦沒有試圖通過通脹使歐元貶值、以此來解決危機。盡管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內部有時會出現分歧,但它仍保持了一定程度的一致,其一致程度即使與歐元區17國政府間的一致程度乃至德國政府內部的一致程度相比也毫不遜色。社論還說,特里謝是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歐盟最早認識到警告信號的政策制定者之一,作為一個以極度保守的德國央行為樣板建立起來的央行,歐洲央行在特里謝的領導下出台了不少相當非常規的舉措。特里謝自己則認為,歐洲央行在支撐金融市場方面已竭盡全力,現在輪到各國政府努力化解債務危機,「任何允許政府逃避自己責任的做法都會招致失敗」。
當歐盟峰會塵埃落定後,人們突然發現歐盟真正擔心的可能不是希臘,因為雖然深陷債務危機,但希臘的總體債務規模有限,即使采取強力減免措施,對於歐盟來說也具有可行性。但作為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的義大利來說,其近1.9萬億歐元的高額債務一旦出現違約,無論是擴容後的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還是可能提前實行的歐洲穩定機制(ESM),能夠提供的救助資金規模都無法承受。可以說,義大利的債務形勢和經濟前景關系著歐盟和歐元區的未來。而更令歐盟擔憂的是,義大利政府迄今已多次推出了財政緊縮方案和刺激經濟增長措施,但都因執行不力沒有明顯效果。
因此在希臘、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等歐盟國家相繼爆發財務危機後,歐盟17國成員相繼出事,已讓兩大金主德國、法國無力負荷,尤其德國總理梅克爾面臨國內拒絕救援的強大聲浪下,傳出德國民眾高喊退出歐元區、或將實力不足的國家踢出歐元區的說法,種種跡象透露歐元區面臨部分崩解的危機,如何以「時間換取空間」,讓弱勢國家安全退出歐元區,力保德、法國等核心國家的完整,有利歐元區長期穩定,短線歐元區已面臨「壯士斷腕」的最後挑戰時刻,這也將是全球金融市場能否度過危機的關鍵時刻。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