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his

Hot News

默克爾:歐洲處二戰後最艱難時期 @ 2011-11-15T01: Back Hot News
Keyword:默克爾 歐盟 歐元區
Concept:
    【香港商報訊】德法兩國在G20峰會上首次打破成員國退出歐元區的大忌後,路透周三援引消息人士的話透露稱,德法正考慮構建「核心歐元區」--一個整合度更高且可能規模更小的歐元區。不過,德國政府發言人周四對此予以否認,強調德國政府的政策重點著力於穩定整個歐元區。歐盟執行委員會發言人亦表示,歐盟拆分不可接受。
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周三收盤下跌,扭轉過去5個交易日的連續漲勢,原因是意大利國債收益率大幅上漲至歐元區歷史上的最高水平,且有報道稱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所在的德國執政黨希望建立歐元區成員國的退出機制。
「要麼當機立斷,要麼就永遠不要解決。」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歐盟峰會上的堅定立場,一度令會議陷入僵局之中。
其次是技術程序的崩潰,這與第一個原因並非沒有關系。歐洲很關注安格拉·默克爾總理的講話。她偶爾發表言論,而且經常還是在歐元區峰會的前夕發表。對高技術問題幾乎沒有技術准備。德國的聯盟政治處於支配地位。德國內部本身就有多種聲音,包括政黨、總理府、財政部、聯邦銀行和聯邦議院。就連法國也從每次峰會前默克爾與薩科齊的會見中了解最新的德國策略。
為了保住法國的AAA評級,薩科齊曾竭力支持歐洲央行參與到挽救歐洲債券和歐洲銀行業的行動中來。而對這種變相「綁架」歐洲央行信譽的行為,默克爾一直給予堅決的反對。對於自己一直作為歐元區的最大「贊助商」而「麥克風」卻一直被法國把持的局面,德國早已表示要做出改變。德國副外長維納·霍耶甚至說:「人人都在呼吁領導權問題,但人人都不想被領導。」
希臘總理帕潘德里歐提議就歐盟援助計劃進行全民公投搶盡G20戛納峰會風頭,德國總理默克爾反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透過歐洲央行購買歐洲穩定基金(EFSF)債券等歐債消息,令美股上周承壓,道指6周來首次周線收陰。
不過,歐盟委員會對歐元區明年的成長預測值僅有0.5%。問題在於,德國希望將實行更多財政撙節政策寫進危機的解決方案中,但這樣一來將有損成長並令債券投資者更加緊張-也許歐元區終究還是得解散。
德拉吉的意大利國籍和高盛背景或多或少讓德國政壇感到不太舒服。德國《商報》援引默克爾親信的話報導:「一個南歐人不是好信號。」但他的這番表態給了德國人一顆定心丸。他們認為,特里謝繼任者必須堅持「唯穩定是瞻」的方針,嚴控通貨膨脹並確保歐元區成員國不會陷入巨額財政赤字,而德拉吉恰恰說到了他們的心坎上。德國總理默克爾說,德拉吉是一個非常有趣且經驗豐富的人,「他非常接近於我們有關穩定性文化和可靠經濟政策的想法」。
《衛報》頭版頭條文章則側重法國和德國拯救歐元經濟的努力,今天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薩爾科齊將舉行緊急會談,為保住歐元區做最後一搏,並制定對希臘公投的反應。
關於歐洲債務危機解決問題取得進展的消息,令美股得到支持。據美聯社報道,德國反對黨領袖在於德國總理默克爾會唔會表示,歐元區救援基金規模將擴充到1萬億歐元(1.39億美元)以上。
薩科齊和默克爾稱,力爭最晚下周三結束前讓歐盟批准應對歐元區債務危機的綜合性方案。
(A)歐元區17國的領導人峰會於27日所達成多項共識,最惹人注目的當然有(1)要希臘債權銀行同意,自動削債一半,而按德國總理默克爾的估計此舉可以希臘清理1,000億歐元的債務;此舉無疑使債權銀行損失不輕,但總比違約可能遇到的風險為低,是兩害取其輕之是謂也。(2)各成員國將同時采用兩個方案,包括以槓桿化的方式,倍大歐洲穩定基金(EFSF),有估計之舉會使EFSF的規模倍大4倍至5倍和達到1.4萬億歐元,顯然希望強化EFSF的應變力量。(3)與會的各國領袖亦同意,要求區內銀行補充資本,避免金融業的波動,有估計歐元區的銀行有可能需要集資超過1,000億歐元。
為求解歐債危機,德國鐵娘子默克爾(Angela Merkel)正就獲得EFSF槓桿化許可而四處奔波,德國綠黨領袖10月24日表示,默克爾將在擴大歐盟金融穩定基金(EFSF)規模的問題上尋求議會的支持。按照聯合政府達成的協議框架,她必須得到議會的支持才能對EFSF做出改變,EFSF擴容勢必會極大增加德國的預算負擔。
帕潘德里歐已經同意辭職,他在昨天於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歐元集團主席讓-克洛德-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和歐盟委員會主席何塞-巴羅佐(Jose Barroso)舉行了會談。
據德國之音報導,法國歐盟事務部長萊奧內提(Jean Leonetti)曾經對媒體表示,歐元和歐元區失掉一個在經濟總量中只占2%、債務總量占4%的國家,仍然可以生存下去。德國總理默克爾早先表示,希臘的公投實際上是希臘是否希望繼續留在歐元區內的公投。原先市場普遍認為,一旦希臘公投拒絕歐洲的救助計劃將會給整個歐元區帶來災難。
是以當法國及德國提倡建立「歐洲經濟政府」以統一歐元區的貨幣、息口及公共開支政策,實際上是一個本末倒置的做法,只會激起更多的反響。當涉及公共開支的項目走向超國家主義的舞台,同時也意味著國家及國內民眾對於國家財政及資源的控制變得更小。同時,「歐洲經濟政府」的理念是政府間的協作,法國及德國將可能全面控制這個跨國政府,甚至有傳媒已指德國是借此建立「第四帝國」而統一歐洲。因此,受助國對歐盟的疏離感將令「歐洲經濟政府」這個概念絕不討好,一旦成事只會引起更多的騷動。同時,從歷史的國基會改革顯示,新的經濟改革亦只會向英美式的市場資本主義邁進,對於舊日的歐洲左翼經濟思潮只會帶來更大的沖擊,或會帶來更多的社會問題。歐洲執委會也察覺上述的問題,開始考慮訂立一個歐洲的評級標准以抗衡英美世界的沖擊。唯有從根本地重新定位歐洲在資本主義及社會民主經濟的角色,歐洲才可以解決現時面對的問題,重新上路。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