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亞太峰會宣布跨太平洋自貿區計劃 @ 2011-11-13T20: Back Hot News
Keyword:美國 中國 亞太
Concept:
一方面,正如希拉里10日指出的,在21世紀,世界的戰略與經濟的中心正向亞太傾斜,美國要重返亞洲,分享經濟繁榮。另一方面,面對中國的日益強大,美國除通過政治、軍事、外交等手段遏制中國的發展外,還希望借助於區域經濟聯盟,來降低中國在亞洲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中的影響力。在某種意義上,TPP就是美國重返亞洲的工具。
除希拉里之外,近期還有多名美國軍政要人表態稱未來美國將加大在亞太的存在,牽制中國意味濃厚。美國防長帕內塔上月訪問亞洲時對美國盟友印度尼西亞說:「美國是太平洋國家,在這一地區有持久利益,美國對地區盟友和伙伴有持久承諾。」此外,他還在不同場合對「中國軍力不透明」表達了關切。
中新網11月10日電 應美國總統奧巴馬邀請,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今日將啟程赴美出席在夏威夷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此次領導人會議主題是「緊密聯系的區域經濟」,將主要討論亞太地區經濟增長、區域經濟一體化、綠色增長、能源安全、規制合作等議題。胡錦濤將在會上就世界和亞太經濟形勢闡述中方立場主張。
美國深度介入亞太的決心尚待觀察。在亞太地區,美國向日本等許多中國周邊國家一樣,面對中國的心態比較復雜,意圖「魚與熊掌兼得」。2011年,美國一方面急切需要從中國獲得巨額資金支持、幫助美國和歐洲國家擺脫金融危機,拉動經濟發展。同時,美國在中國周邊的黃海、東海、南海動作頻頻,與日本、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菲律賓、新加坡等國不斷舉行聯合軍事演習並加強軍事安全合作。其重要目標就是在美國自身影響力相對下降的戰略態勢下,借助盟國干擾中國的安全與發展方略,加強對中國的牽制,延緩中國的快速發展壯大。
美國新任國防部長首訪亞洲,在東盟防長會議上大放厥詞,承諾維持在亞太地區強大的軍事存在,試圖打消亞太國家的疑慮,慫恿那些和中國有領土領海終端和戰略沖突的部分國家繼續對中國發難。這和十天前美國國務卿撰文稱美國將步入“太平洋世紀”如出一轍,都體現了美國外交和戰略中心全面轉向亞太地區的事實,這是否意味著中國和周邊國家將步入“多事之秋”?
美國以TPP全面架空、取代“10+3”,“10+6”,甚至是APEC和擬議中的亞太自由貿易區,進而主導亞太經濟合作的未來,塑造以美國為中心的亞太地區新秩序,制衡中國的全面崛起。除了瓦解東盟,美國在是否邀請中國加入TPP上態度曖昧,估且不論TPP的嚴格要求,包括很多牽涉經濟制度、知識產權、政府采購及自主創新等都對中國構成挑戰,而一旦將中國排斥在外,越往後中國以後加入TPP的門檻更大,甚至重復此前加入WTO一樣的漫長歷程。
中新社紐約10月21日電 (記者 孫宇挺)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助卿金•莫耶21日在紐約表示,美國國務院正准備向中國加派50名能說中文的簽證官,希望以此加快簽證速度。
回顧年初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在華府智庫「希魯金斯研究所」,發表美國的亞太政策,重申美國將積極參與亞太事務,並繼續維持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主導地位。但隨著中國大陸整體綜合實力的成長與發展,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主導地位,已經明顯受到中共挑戰。亞太國家開始面臨「親美」、「親中」、「等距平衡」,或「自主發展」等戰略抉擇的猶豫。目前,日本民主黨野田政府采取「政治軍事親美、經濟親中」路線;南韓李明博政府於日前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後,明顯采取全面「親美」策略;中華民國的馬英九政府,運用「親美、和陸、友日、連結亞太、布局全球」的平衡策略,一方面以ECFA發展與大陸的經濟合作,另一方面亦強化與美國的軍事安全合作,以鞏固民主價值同盟,成為推動兩岸務實和解協商的後盾,希望能夠營造「台北-北京-華府」三贏空間;澳洲政府則采取「軍事安全親美、經濟親中」路線,並特別強調平衡彈性措施,一方面避免卷入美「中」沖突的災難,另一方面也意圖能夠從「中國經濟崛起」獲利;東協國家普遍采取「軍事安全親美、經濟合作親中」的策略,但對於美國在削減國防預算的壓力下,是否還能夠繼續維持在亞太地區的軍力優勢,已經發出疑慮之聲,同時,對於「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所提供的誘因,包括國際貿易用人民幣結算的措施,將使東協國家與中國大陸的實質關系,更趨密切;印度由於本身的經濟軍事條件足夠,明顯采取自主發展路線,企圖從美「中」競合關系得利;至於巴基斯坦則是走全面親「中」路線。
華府智庫「國家亞洲研究局」出版的《戰略亞洲2011─2012:亞太國家對中國及印度崛起的反應》專書指出,亞太整體戰略形勢隨著中共與印度崛起,已經出現結構性變化;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主導地位正在松動;同時,多數的亞太國家在面臨美中戰略競合復雜化的形勢中,普遍產生選邊站的焦慮感和戰略猶豫,並促使其認真的思考,如何在亞太新形勢中,靈活地找到對本國最有利的位置;對美國而言,「中國與印度崛起」所引發的挑戰已經開始,而美國的應對策略准備好了嗎?
11月1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彥的輔佐官長島昭久早東京的一場講演會上談到日本加入TPP談判的意義時稱,“亞洲不能讓美國和中國給‘平分’了。亞太秩序應該由日本和美國來共同制定。我們要從這個角度來積極地看待參加TPP的問題。”《每日新聞》指,日本政府有關人士私下表示,雖然表面上都不能說,但TPP本身就是這個地域對華戰略的一環。
隨著中國崛起和修正鄧小平「韜光養晦」的國安策略,亞太整體形勢已發生重大變化。面對北京單方面擴大主張其核心利益,急速擴軍和在軍事上的日益強勢,並企圖稱霸亞洲和排除美方勢力,東南亞國家,包括與中方維持友善關系的新加坡,亟力拉攏美國共同制衡中國。
新華網美國檀香山11月11日電(記者 劉東凱)外交部長楊潔篪和商務部長陳德銘11日出席了在美國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第23屆部長級會議並發表講話,就有關問題闡述了中國政府的立場和主張。
美國海軍最高指揮官葛林奈特(Jonathan Greenert)上將20日指出,鑒於中國大陸軍事實力日益壯大,以及美國國防面臨預算縮減等因素,因此美軍在全球的部署可能必須調整,美國海軍的軍力部署將以亞太地區為最優先。
他表示,亞太國家擔心中國利用軍事及經濟力量挑戰區域現狀及改變權力平衡,這為美國開啟戰略機會之窗,美國應維持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力量,持續在日韓駐軍,同時強化與區域內國家的經貿關系。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