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his

Hot News

IEA再次下調今明兩年全球原油需求預期 @ 2011-11-11T00: Back Hot News
Keyword:油價 美元 全球 需求 能源 石油
Concept:
據道瓊斯通訊社11月9日報導,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簡稱IEA)9日在年度能源展望報告中告誡稱,若2011-2015年期間中東和北非地區的投資較每年1,000億美元的要求低三分之一,則油價短期內可能漲至每桶150美元。個中原因在於,全球直至2035年的逾90%的額外需求需要通過中東和北非增加的產量來滿足。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在心公布的世界石油展望中上調了中期油價預期10美元/桶,主要因考慮到隨著經濟的恢復,中期石油需求將會增加,並且部分歐佩克主要產油國增加了支出。
銀河證券認為,雖然利比亞恢復原油出口尚需時日,但隨著形勢趨於平穩,恢復出口已成定局,未來石油供給將增加。而未來全球原油需求下行的風險比較大,且近月來全球原油庫存有所增加。此外,近期美元有反彈跡象,流動性進一步收縮,也將制約油價的反彈。
國際能源署(IEA)前總干事田中伸男日前在新加坡出席能源論壇時表示,油價若漲至每桶100美元或更高,將會擾亂全球經濟增長步伐,就像2008年金融危機所造成的影響。
IEA表示,短期石油市場的壓力隨著經濟成長的放緩以及利比亞產油的恢復而有所降低,但預估至2035年平均油價仍將達到每桶120美元(以2010年的幣值計算),並且石油產量的增長有90%將只仰賴中東與北非的產油國家。而如果中東與北非地區2011-15年期間的石油投資較預估所需的每年一千億美元減少了三分之一,則油價可能會上漲至每桶150美元。IEA預估,至2035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量將自2010年的8,700萬桶增加至9,900萬桶。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伊朗是世界第五大產油國。而且伊朗所在的中東地區也是全球石油的主要產地,一旦開戰必然導致原油供應緊張,油價飆升。歷次中東戰爭最大的影響之一就是石油價格的暴漲,其中1978年伊朗政變和隨後的兩伊戰爭,曾導致油價從每桶13美元猛漲至34美元。據一份美國研究報告估計,如果以色列空襲伊朗導致霍爾木茲海峽關閉,國際油價可能會飆升到每桶175美元,導致全球經濟遭受重創。
目前,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對於伊朗的緊張局勢已經有所反應,此次伊朗核報告的公布助推了原油價格連續第五個交易日收漲。11月8日,主力原油合約收於每桶96.80美元,漲幅達到1.3%,為7月28日以來最高收盤價。美國Rapidan集團公布的研究報告顯示,如果以色列空襲伊朗導致霍爾木茲海峽關閉,國際油價可能會飆升至每桶175美元,導致全球經濟遭受重創。
WTI油價2011年經歷了三次跌宕起伏:第一輪沖擊波是5月2日因受到歐債危機陰霾的重壓,紐約油價一舉跌破100美元,令業內大跌眼鏡;第二輪是8月初,在標普調降美債3A評級之後,紐約油價再次大舉下挫,且跌破90美元的多空趨勢分界線;此後的第三輪,9月20日因同時受到美聯儲未能推出QE3、希臘債務違約進入最後的「抉擇期」以及全球經濟可能重陷衰退憂慮的影響,紐約油價徹底跌破80美元整數關口。鑒於全球經濟不確定,石油輸出國組織下調全球2011年和2012年石油需求預測。
綜合媒體11月1日消息,伊朗石油部長Rostam Qasemi周二表示,該國對於目前每桶100美元上方的油價感到滿意,盡管西方國家警告稱高油價將影響全球經濟成長且其他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成員國表示接受較目前水平還低的油價。
報導說,巴隆原本預期秋季展開的油價長期多頭走勢,已因為全球供需因素的消長而改變。油價可能不會從本月平均的每桶95.90美元下跌多少,但2008年7月創下歷來最高平均價133美元,預料不會在2012年重現。巴隆預測,油價到年底可望維持在約100美元的水准,然後到明年春季逐步上漲到110美元。
Manulife資產管理經理Chip Hodge表示,歐債危機勢必打擊全球石油需求,令到油價易跌難升。
保德信全球資源基金經理人林如惠指出,「供需」是影響油價最大關鍵,即便歐美景氣滑落,但在新興市場的支撐下,預計全球對石油需求變化不大,值得注意的是,未來5年原油新增產的開采難度提高,加上中東戰亂後,產能恢復的速度緩慢、美國原油庫存量下滑,意味原油將面臨供不應求的問題,油價將維持在較高的水位。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國際原油價主要參照紐約、倫敦、新加坡等地期貨市場的交易價格,所有國家進口原油支付的價格都是相近的。全球主要經濟體內部銷售的成品油,基本采用市場化定價,具體銷售價格的不同,主要來源於稅收水平的差異。如果單一國家出現成品油短缺,在求大於供的引導下,該國的成品油價將出現上升,從而刺激供應產能加速生產、進口成品油湧入,從而迅速填補未被滿足的需求。反之,如果該國成品油過剩,成品油價又會在供大於求的影響下出現下降,從而抑制本地產能、刺激成品油出口,使過多的庫存得以削減。市場制定的成品油價,動態平衡了供需關系,除非發生全球性的原油供應不足,或者重大自然災害,否則單個國家較難出現成品油短缺的局面。
綜合媒體11月3日報導,紐約商業期貨交易所(NYMEX)原油期貨3日亞洲電子盤下跌逾1美元,市場擔心歐債危機可能抑制全球經濟成長,沖擊石油需求。美國上周原油庫存大幅超出預期也令油價承壓。
BOK認為,即使利比亞政治動亂、歐債危機引發的不安都已告終,杜拜、布蘭特原油價格仍將會維持在高水位。BOK指出,作為南韓政府油價指標的杜拜原油每桶價格自4月28日上升至119.23美元以來,大多維持在100美元以上,預估油價恐怕難以長期低於100美元,主因整體供需仍吃緊。南韓為全球第五大原油進口國,該國完全仰賴進口滿足國內的原油需求。
台新全球ETF組合基金經理人方裕元指出,今年來黃金漲幅已大,投資人獲利了結賣壓不輕,後續金價要像年中大漲至1,900美元的機率不高,但第4季為需求旺季,尤其印度的傳統盛大節慶排燈節及十勝節皆以黃金為主要采購裝飾,黃金大跌機會也不大,預期金價短線會在1,700美元盤整。(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