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his

Hot News

廣東獲批地方債試點2011年發債額度69億元 @ 2011-10-22T10: Back Hot News
Keyword:發債 地方
Concept:
這份自發布之日起施行的《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明確,自行發債是指試點省(市)在國務院批准的發債規模限額內,自行組織發行本省(市)政府債券的發債機制。2011年試點省(市)政府債券由財政部代辦還本付息。
此外,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一研究人員就表示,「自行發債造成的融資成本增加,可能導致東部地方財政狀況良好,發債相對容易;西部地區財政基礎薄弱,發債困難,進一步加劇地區差距。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成為發債主體,中央政府可能不再對地方政府債務進行擔保。因此,如何約束地方政府按要求履行償債義務,控制地方債違約風險,是自行發債面臨的最大問題,也是地方政府自主發債的最大阻礙。」但在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看來,試點自行發債則可以變堵為疏,規范地方政府的財權,使其和事權相順應;讓地方政府陽光融資,減少隱形債務。
在財政部代理發行地方債兩年後,今年年初,財政部開始研究考慮“讓地方自行發債”,此時上海市向財政部申請發債額度的同時,也申請了2011年自行發債的試點。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認為,地方政府自行發債有兩大正面影響:首先,在一定程度上會緩解地方政府投資資金上的壓力,保障房和其他基礎設施也可以獲得新的資金來源,這有利於推進保障房和基礎設施建設;其次,該項政策也有利於降低銀行的風險。因為以往地方政府資金來源主要依賴於土地財政和銀行貸款。在房地產調控的背景下,若不允許地方政府發債,地方政府只能向銀行貸款,如果所投的項目收不回投資,最後可能會造成大量壞賬,這就把風險都轉移到了銀行體系身上。
據新華社10月20日報導,記者從財政部獲悉,經國務院批准,2011年上海市、浙江省、廣東省、深圳市開展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同時,為加強對2011年自行發債試點工作的指導,規范自行發債行為,國務院同時制定了《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辦法》。
由於此次試點的地方債仍由財政部代辦還本付息,表明根據本次地方債試點辦法發行的地方債仍有中央政府擔保,債務本身不存在違約的風險,本次改革向是向自主發債的過渡。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財政部給出的框架是:按照國務院核定的發債規模和期限結構,由地方搭建政府債券融資平台,直接發行債券,直接向投資者支付債券利息,到期償還本金。
去年3月,廣東省第一次在其網站上公布了2009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0年預算。當時有媒體質疑公布的信息太過簡略,外界關注的地方債務問題更是沒有涉及。馮海波表示,地方政府實際上一直以包括地方融資平台在內的各種方式發債,放開地方政府發債是遲早的事情,繼續限制地方發債並沒有什麼意義。在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的情況下,限制地方政府發債不過是關門開窗的事情。現在允許地方政府自行發債,意味著將原來並不透明的地方債務納入到財政預算,將其公開化。
此次盡管浙江已經試點自行發地方債,但業內人士認為「在全國放開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地方自主發債還需要一些工作要做,如需要國家層面的規范性政策和有關部門的操作性文件。同時,地方政府的資產、財政狀況也應公開透明,並建立政府的資產負債表,通過市場和公眾的監督規范地方政府發債。
大陸財政部批准上海市、浙江省、廣東省、深圳市開展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知名經濟學家、北師大教授鍾偉表示,地方政府自行發行債券,將減少對土地財政的依賴,為房地產調控的長期化制造條件。分析人士認為,此舉對地產股是利空,對銀行股則可以利多解讀。
傳聞中的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計劃終於塵埃落定。據中國財政部昨 (20) 日下發通知,國務院已批准相關試點計劃,允許部分地方政府直接發行債券。上海市、浙江省、廣東省、深圳市成為內地首批獲自行發債試點權的地區。同時,為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財政部制定《2011 年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辦法》,作為對試點工作的指導。
【明報專訊】國家財政部昨日宣布,批准上海、深圳、浙江、廣東四地作為自行發地方債試點省市,即日生效。試點省市將有權管理每年債券發行額。學者認為,中央今次下放發債權力予地方政府,除了解決地方政府收入匱乏外,也是為了降低地方融資平台債台高築可能引發的銀行壞帳風險,確保金融安全,而選擇上述省市作試點,是考慮到這四個沿海地區經濟較發達,財困情况不嚴重,地方發債制度能更易獲得成功。
北京大學財經法研究中心主任劉劍文指出,此次試點地方政府自行發債無疑將更有助於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但地方政府發債要將風險防范放在首位,隨著試點的逐漸推開,還應有進一步的細化規定,例如規定地方債的用途是什麼,如何監管等。
相關專家表示,自行發債與自主發債區別在於,自行發債是指總的指標由中央分配,例如發行規模,怎麼利用,未來償還等。而自主發債是指地方政府發債規模自主、項目自主、發債用途自定、償債部分自負,自行發債是中央代發與自主發債之間的一種過渡,也是一種准備。
財政部正式發布《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辦法》,雖然地方自行發債,並不代表中央放手不管,發債仍然在中央政府的調控范圍中,並非任由地方政府隨便發。
為有效化解地方財政風險,尋找新的地方舉債路徑,近幾年,我國對地方發債模式進行了探索,對相關政策進行了一定調整,這次將發債模式從中央代理變為自行發債很有意義,更有利於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試行地方自行發債,可以引導地方政府逐漸規劃自己的債務管理流程,優化債務結構,如果在風險控制預警方面能增加諸如提高透明度等措施,自行發債的積極效果會更好。從長遠來看,地方政府的發債應該遵守適度、從嚴、法治化的原則,提高立法的層級,要將風險防范放在首位。
財政部發布《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辦法》通知,容許試點省市發債,限期分為三年和五年,占發債規模各一半;發債額度每年批一次,不得轉到下一年;發債集資所得由財政部代還本金和利息。通知又指出,試點省市,應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組建債券承銷團;試點省市發行政府債券,應以新發國債發行利率及市場利率為定價基准,采用單一利率發債定價機制,確定債券發行利率。
流傳多時的「廣東、浙江等地年內試點地方政府自行發債」的消息,終於在昨天下午得到證實。據財政部網站消息:「經國務院批准,2011年上海市、浙江省、廣東省、深圳市開展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財政部還制定並同時公布了《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辦法》。
經國務院批准,上海、浙江、廣東、深圳四省地方政府今年內可實施自行發債試點。這是財政部昨日發布的《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辦法》透露出來的信息。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指出,這一方面說明年內地方償債壓力的確大,另一方面也暗示城投債風險已大降。據公開資料,浙江省財政廳廳長錢巨炎稍早前指出,2011年地方政府債券省級不留,全額用於市、縣,重點用於完成在建項目,優先用於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等。
對於此次獲准自行發債試點,深圳市財政委員會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相當謹慎,該人士表示,目前該委員會也是剛獲知此消息,還沒有具體的發債安排。同時,該人士還強調,雖然深圳獲批自行發債試點,但要開展發債工作,需要經市人大等批准,要做很多准備工作。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