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神州經脈》滬綜指升0﹒78%,首三季中國進出口貿易增速回落 @ 2011-10-13T23: Back Hot News
Keyword:貿易 中國 出口
Concept:
中國海關總署公布,9月中國進出口總值3248﹒3億美元,增長18﹒9%。其中出口
沈丹陽坦言,當前外貿企業確實面臨一些困難。首先是國際經濟形勢不利於企業發展。比如歐債危機、美國經濟困難以及一些發展中國家遭遇的通貨膨脹,導致一些不確定因素仍然存在,特別是在對外貿易中面臨的貿易保護主義和貿易糾紛對中國出口企業有比較大的影響。其次,國內經濟形勢也面臨一些不利因素。不少企業反映生產要素成本上升,國內競爭加劇,貿易摩擦也比較多,影響了對外貿易。「盡管如此,並沒有確切的數據或者很典型的案例,說明外貿企業出現了『倒閉潮』。」沈丹陽說。
中國大陸海關總署公布1至8月份中國大陸外貿進出口情況。據海關統計,前8個月,中國大陸外貿進出口總值23,525.3億美元,比2010年同期增長25.4%。其中,出口12,226.3億美元,增長23.6%;進口11,299億美元,增長27.5%。貿易順差927.3億美元,減少10%。
若按地區劃分產品,占本港出口貨值逾半的中國內地的增幅放緩驚人,上月按年增長僅得3.4%,遠差於今年首8個月的11.7%。美國上月更出現3.9%的負增長,差於今年1.6%正增長的平均數。英國及德國上月增長,分別為1.2%及13.4%,雙雙跌於首8個月的平均數。首10個主要地區當中,只有出口到日本及台灣的貨值增長,高於今年首8個月的平均數,分別按年增12.3%及41%。
業內人士指出,全球外需疲弱帶來的貿易摩擦增多,給中國外貿可持續增長帶來嚴峻挑戰,中國政府積極鼓勵擴大進口不是促進貿易收支平衡、改善貿易環境的權宜之計,而是根據中國自身經濟發展需要做出的戰略選擇。
十年來,我國醫藥外貿市場不斷拓展,進出口國別從196個增長到221個,幾乎覆蓋了世界上所有的國家(地區)。此外,我國醫藥出口結構不斷優化,形成了以原料藥產品為基礎、高新技術產品為導向的出口發展模式。西藥原料作為我國優勢產業,在醫藥出口中始終占據主導地位,十年中出口額從28億美元增長至203億美元,其中糖精鈉、維生素C、青霉素工業鹽、維生素E和撲熱息痛等大宗原料藥出口已分別占世界貿易量的90%、65%、60%、44%和40%。
首先,從貨物貿易方面來看,我國的貨物貿易進出口規模從2001年的5098億美元增長到了2010年的近3萬億美元,增長4.8倍。其中出口規模增長4.9倍,進口規模增長4.7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
盡管從整體上看,中國的貿易和投資對世界其他地區的經濟增長貢獻不大,但對於世界某些地區的增長形成了強有力的刺激。從雙邊貿易就可看出,去年中國與10個國家的貿易逆差超過100億美元。這些國家往往是亞洲的制造業出口國和商品出口國。中國的需求和投資的確促進了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所以,當人們談論中國的進口需求和對外投資向世界其他地區經濟增長提供動力時,他們真應該提到具體是哪些地區。
食用植物油:1~8月,進口479.3萬噸,同比下降6.6%;進口額55.8億美元,同比增長31.6%。出口9.1萬噸,同比增長38.1%;出口額1.5億美元,同比增長76.6%。貿易逆差54.3億美元,同比擴大30.7%。其中,棕櫚油進口359.3萬噸,同比下降4.1%。豆油進口78.0萬噸,同比增長31.0%。菜油進口31.8萬噸,同比下降46.1%。
1-8月我國進口額突破1萬億美元,貿易順差大幅減少10.2%。輕紡產品出口保持較快增長,大宗商品進口價格仍處高位。
美國商務部13日公布,美國8月貿易赤字較前月略有下降,但對中國貿易赤字增長7.4%至289.56億美元,創歷史新高,該數據可能促使美國國會推進針對中國匯率政策的懲罰性法案。
「中國鼓勵進出口商用人民幣來結算,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不斷擴張,而且增速要超過此前市場所認為的速度。」他說,「去年跨境人民幣結算占到中國進出口貿易的3%,但今年上半年已經達到7%,到今年年底,我們相信這個比例會達到10%。」
今年以來,我國外貿延續了2010年較快增長的走勢。1至8月進出口總額23525億美元,接近去年前10個月的貿易額,同比增長了25.4%。其中出口增長23.6%,進口增長27.5%。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國內企業經營成本大幅提高的背景下,進出口能實現這麼快的增長,確實超乎預期。原因可能有三點:一是今年進出口商品價格也在持續上漲,若剔除價格因素,進出口量增長並沒有那麼強勁;二是盡管主要經濟體需求增長放緩,但我國具有優勢的消費類商品所受影響相對較輕,對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出口依然保持了較快增長;三是我國基礎設施完善,承接國際轉移能力強,產業集聚和規模化程度高,綜合競爭優勢明顯,所以價格上漲並沒有擋住訂單紛至沓來。這也反映了近年來我國外貿轉方式、調結構取得的積極成效。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3季度,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6774.4億美元,同比增長24.6%,前3季度進出口規模已經超過2008年全年2.56萬億美元的水平。其中,出口13922.7億美元,增長22.7%;進口12851.7億美元,增長26.7%。貿易順差1071億美元,收窄10.6%。海關總署副署長魯培軍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海關優化監管與服務和對外貿易增長情況發布會上說,今年前3季度,在中國經濟轉方式、調結構的政策作用影響下,中國對外貿易方式結構繼續改善,一般貿易增長較快,加工貿易比重下降。
此外,失衡的國際分工也會形成失衡的「自我循環」。經濟規律而言,國際市場上低端、低附加值產品價格上漲遠小於高技術產品,中國加工貿易產業承接了美國相關產業低附加值生產環節,使中國出口價格指數下降,而美國向中國出口高新技術含量高的最終產品,使美國向中國出口價格指數上升。相對價格下降使美國企業有利可圖,擴大對加工貿易品的進口。同時,美國對中國高端產品的貿易限制導致中國只能向其他國家尋求進口需求,進而導致中國對美出現持續貿易順差。
然而,中國的增長模式有其局限性,這會給越來越依賴中國的美國和歐洲帶來深遠的影響。中國的出口已經占到全世界總出口量的10%以上,比日本在1986年達到頂峰時的比重還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經濟學家所做的研究顯示,中國的出口企業不降低價格和減損利潤的話,就不能進一步擴展市場。對出口的依賴也使得中國很容易受到發達國家增速減緩和貿易不斷緊張的影響。
梁艷芬還指出,全球經濟疲軟的時候往往就是貿易摩擦加劇的時候,各國之間的出口競爭會更加激烈,貿易保護主義隨之抬頭。像中國這種出口大國肯定會遭到巨大挑戰,與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糾紛增多是必然趨勢。
國際在線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月13日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海關總署副署長魯培軍、海關總署統計司司長鄭躍聲介紹了海關優化監管與服務和中國對外貿易增長等方面情況,並回答了記者提問。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