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美參院匯率法案11日最終投票 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 @ 2011-10-10T11: Back Hot News
Keyword:人民幣 匯率
Concept:
美國參議院今日將表決人民幣匯率法案,政客們無法化解占領華爾街的民眾的憤怒,再次拿中國和人民幣匯率案轉移國內政治經濟矛盾。每逢美國選舉臨近,美國政客總愛拿人民幣匯率說事,這也成為一個公開的秘密。將施壓人民幣的議案同推動美國就業、貿易掛鉤,將美國困境與中國威脅論掛鉤,總能博得不少不明真相的選民眼球,但事實證明結局往往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由此可見,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人民幣在/離岸市場走勢將在市場看淡人民幣升值預期與國內外政治施壓人民幣走強的張力下陷入兩難之窘,而這將意味著人民幣匯率將比過去更顯現出雙向波動特征,這將為央行提高人民幣匯率彈性提供契機。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創出新高的同時,歐元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卻出現單日351個基點的上揚,不過這並未能扭轉近期人民幣對歐元匯率持續猛烈走強的狀況。9月20日,歐元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8.7084,創近兩年來人民幣對歐元匯率中間價的新高。與8月31日9.2122的匯率水平相比,截至20日人民幣對歐元9月以來的升值幅度高達5.79%,這表明近階段人民幣對美元、歐元等主要貨幣都在持續走強。
一直以來,美國都把中美經濟失衡歸結於人民幣匯率問題,但這完全扭曲了事實。2005年至2008年間,中國外貿順差迅速增加,但這幾年恰恰是人民幣兌美元浮動上升、累計升值21.2%的時期。2009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無變化,順差卻減少千億美元。再來比較一下美元匯率,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後,美國經常賬戶逆差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由2006年的6%下降到2009年的2.7%,2010年提高到3.2%。造成美國經常賬戶逆差縮小的主要因素是消費和投資需求不足導致進口下降。顯然,人民幣匯率水平與中美經濟失衡沒有直接聯系。
人民日報海外版10月10日刊登評論文章稱,臨近美國大選,人民幣匯率問題再次成為部分美國政客炒作的話題。10月3日,美國參院程序性投票通過《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的立項預案,如果該法案最終獲得通過,美國政府將要求中國提升人民幣匯率,如果中方拒絕,美方將對從中國進口產品采取懲罰措施。這一「匯率霸權」法案一經推出,不僅遭到中方的強烈反對,也遭到美國政、商和媒體等各界的質疑和反對。
央行近日表示,將優化信貸結構,推動產業結構進一步調整,繼續發揮直接融資的作用。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的基本穩定。
中新社援引京華時報9月30日報導,本周,離岸市場與國內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價格失衡加劇。昨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549,首次升破6.36關口,再創匯改以來新高;而當天香港離岸人民幣兌美元(CNH)即期報6.5200元,境內與香港離岸即期已相差千余基點。另外,從9月22日開始,境外NDF(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兩年期以內合約也出現人民幣貶值預期。
自2005年中國啟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超過22%。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更是頻繁創下新高。9月16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3797,較上一交易日上調81個基點,並一舉突破6.38關口,再創匯改以來新高。中國在輿論反擊的同時,也以推進人民幣穩步升值的切實行動有力回應了來自美國的“噪音”。
中國央行周二(10月4日)發表聲明,對美通過《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立項預案,深表遺憾。考慮到通脹因素,人民幣實際匯率已大幅升值並接近均衡水平。美國若通過匯率監督改革法案,可能嚴重影響中國正在進行的匯率改革進程並導致貿易戰。中國央行表示,全球不平衡問題原因眾多,中美兩國貿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不在於人民幣匯率。中美投資和貿易的結構不同、儲蓄率和消費率不同、各國在經濟全球化形成的產業鏈分工不同、國際貨幣體系的不合理等都可能是比匯率更重要的因素。中國央行警告稱,美國國會參議院此時通過匯率議案無法解決其國內諸如貿易赤字、低儲蓄利率和高失業率等問題,而且可能嚴重影響中國正在進行的匯率改革進程,也對經濟和市場信心造成影響。
答:中美之間存在貿易不平衡,這是中方不願意看到的。中方並不追求貿易順差,中國政府也從未利用所謂匯率操縱從國際貿易中獲利。近年來,中國的貿易順差額占經濟總量的比重在不斷下降。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的原因不在於人民幣匯率,而在於中美投資和貿易的結構,人民幣升值不能夠解決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我們希望美方有關人士能客觀、理性地看待這個問題,不能因為美方內部經濟問題而將人民幣匯率問題政治化。
據大陸中新社報導,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大陸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1年9月16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3797元,1歐元對人民幣8.8362元,100日元對人民幣8.3064元,1港元對人民幣0.81868元,1英鎊對人民幣10.0691元,人民幣1元對0.48395林吉特,人民幣1元對4.7609俄羅斯盧布。 前一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878。
「目前全球經濟弱勢,不利於以大宗商品經濟支撐的澳元進一步走強,澳元兌人民幣匯率存在大幅波動的風險。」廣發證券銀行業分析師沐華稱。
8月底,渣打銀行中國區首席執行總裁兼董事會常務副主席林清德對曾對本報記者表示,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資金池的飛速壯大,主要在於人民幣目前單邊升值的態勢,但匯率不會一成不變升值下去,屆時市場或許需要更多的匯率風險對沖產品。
劉利剛指出,人民幣在離岸市場相對在岸市場便宜得多,而港元緊盯美元,考慮到美元升值因素,如果把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考量進去,這個比港元貸款低17%的人民幣貸款定價是可以理解的。
白宮新聞發言人傑伊·卡尼(Jay Carney)6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稱,白宮對人民幣匯率表示關切,認為人民幣需要繼續升值,但對參院針對人民幣匯率的提案心存擔憂。
人民幣匯率在美國經濟低迷政黨輪替之前,又一次被抬出來,當擋箭牌。當地時間6日在參議院,62名參議員(其中包括12名與其領導人決裂的共和黨人)投票同意結束一項法案的辯論階段,進入辯論的最後階段。於此同時,奧巴馬總統措辭尖銳的指出,中國在操縱人民幣匯率,不僅如此,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也加入了指責人民幣匯率的行列。且不管人民幣是否真的被低估,或者人民幣匯率對中美貿易影響有多大,在輿論戰中,美國又一次站在輿論的制高點,對中國不斷的吆五喝六,指指點點,卻從來不反思自己的問題。
美國參議院正在推動通過一項要求就人民幣匯率懲罰中國的法案。身為總統的奧巴馬,盡管明知法案難以得到世貿組織支持,但在尋求連任的政經壓力下,也趁機大肆批評中國操控匯率,藉以掩蓋其挽救經濟乏術窘境,將民眾的不滿轉移到中國。事實上,美國經濟不景、失業率高企,關鍵在於本身政爭不斷、振興經濟乏力,企圖借逼人民幣升值轉移矛盾,對解決美國當前的困局於事無補,反而可能引發中美貿易戰,對美國的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造成更大傷害。美國當局必須看清經濟低迷、民怨沸騰的根源所在,認真吸取金融海嘯的教訓,集中精力解決內部矛盾,而非對人民幣匯率說三道四,推卸振興經濟無能的責任。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