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人民幣匯率政治化損人不利己 @ 2011-10-10T09: Back Hot News
Keyword:人民幣
Concept:
美國參議院今日將表決人民幣匯率法案,政客們無法化解占領華爾街的民眾的憤怒,再次拿中國和人民幣匯率案轉移國內政治經濟矛盾。每逢美國選舉臨近,美國政客總愛拿人民幣匯率說事,這也成為一個公開的秘密。將施壓人民幣的議案同推動美國就業、貿易掛鉤,將美國困境與中國威脅論掛鉤,總能博得不少不明真相的選民眼球,但事實證明結局往往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眾所周知,中美貿易的現狀是全球產業分工和結構調整的結果,美對華服務貿易是順差,而美對華貨物貿易逆差的相當一部分來自東亞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轉移,美國限制高技術產品對華出口也是重要原因。至於將美國的高失業率歸咎於人民幣匯率,那就更加荒唐了。2005年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了30%左右,而美國同期的失業率則從7%升到了9%以上,由此可見,人民幣即使大幅升值,也不可能解決美國的就業問題。強迫人民幣升值不僅是錯誤的,而且損人不利己。人民幣升值後,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將轉移到其他國家,美國則必須從成本更高的制造國進口商品,直接帶動美國物價上漲,從而增加美國消費者的負擔,影響美國經濟復蘇和人民福利提高。
答:中美之間存在貿易不平衡,這是中方不願意看到的。中方並不追求貿易順差,中國政府也從未利用所謂匯率操縱從國際貿易中獲利。近年來,中國的貿易順差額占經濟總量的比重在不斷下降。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的原因不在於人民幣匯率,而在於中美投資和貿易的結構,人民幣升值不能夠解決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我們希望美方有關人士能客觀、理性地看待這個問題,不能因為美方內部經濟問題而將人民幣匯率問題政治化。
施壓人民幣幾乎成了美國政客們粗俗的政治伎倆,除了每年兩次的財政部“匯率操縱國報告”前夕人民幣是熱題外,美國人遇到問題的近於條件反射的反應就是施壓人民幣了。貿易逆差增多會怨人民幣,國內民怨民憤趨重時以人民幣轉移焦點,大選臨近了人民幣又成為競選者討取支持的工具……
人民幣匯率在美國經濟低迷政黨輪替之前,又一次被抬出來,當擋箭牌。當地時間6日在參議院,62名參議員(其中包括12名與其領導人決裂的共和黨人)投票同意結束一項法案的辯論階段,進入辯論的最後階段。於此同時,奧巴馬總統措辭尖銳的指出,中國在操縱人民幣匯率,不僅如此,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也加入了指責人民幣匯率的行列。且不管人民幣是否真的被低估,或者人民幣匯率對中美貿易影響有多大,在輿論戰中,美國又一次站在輿論的制高點,對中國不斷的吆五喝六,指指點點,卻從來不反思自己的問題。
人民幣匯率提案是美國政府喜歡重彈的老調。近幾年以來,美國國會針對人民幣匯率問題已經提出過多項類似的提案,但均未能獲得通過。
但與同一百年前的排華法案,是對美國標版的民主、人權的肆意干擾和破壞,這次所謂的“人民幣匯率懲罰法案”同樣是踐踏美國的普世價值和自由市場觀念,是在走貿易保護主義和民族保守主義老路,最終對美國就業和經濟無助,反而易引發貿易戰和美國國內就業機會散失、通脹上升,更是對全球經濟規則和中美戰略互信的造成巨大損害!
美國參議院3日程序性通過了一項針對人民幣匯率的法案,這一法案遭到了美國白宮、眾議長博納等美國政界,以及歐美主流媒體的職責。
美國民眾的抗議行動目標明確,矛頭直指無能的美國政府和貪得無厭的華爾街大鱷,而絕非中國。如果奧巴馬政府不從內部尋求解決矛盾的途徑,反執迷不悟地把美國制造業缺乏競爭力、出口萎縮的責任歸咎於人民幣匯率上,那只能說明美國當局自欺欺人,擺脫經濟危機不得要領,只會讓美國民眾對美國政治和經濟前景日趨悲觀。人民幣升值不是治愈美國經濟問題的「靈丹妙藥」,美國只有更多地做好自己的事,才能從根本上增強競爭力、自我救贖。
記者:美國參議院當天投票的議案是《2011年貨幣匯率監管改革法》草案,由俄亥俄州民主黨參議員謝羅德·布朗發起,得到了部分兩黨議員的支援。這份議案中並沒有指明中國,但其內容顯而易見是針對的人民幣匯率。發起人布朗稱,「中國對人民幣匯率持續的、非法的、不公平的操縱導致美國失去了上百萬的就業崗位,他所代表的俄亥俄州深受其害」。布朗依據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今年6月份的一份報告稱,如果中國的人民幣幣值回到市場水准,將可以創造225萬個就業崗位,美國的赤字將減少7140億美元。經濟政策研究所最新出台的一份報告又稱,美中兩國之間的貿易逆差自2001年以來剝奪了美國280萬個就業崗位,其中190萬個是制造業崗位。布朗宣稱,要給奧巴馬政府提供能夠阻止中國操縱匯率的工具,為美國商業發展掃清障礙。說到底,這份議案是在美國就業低迷、民主黨政府兩年多來一直無法找到提振就業的藥方,病急亂投醫的結果。隨著選舉年的臨近,議案的支援者又把矛頭指向中國,把美國經濟增長緩慢、高失業率和兩國貿易逆差、人民幣匯率聯系了起來。
霍德明指出,人民幣匯率的走向與趨勢,是由自身經濟增長與經濟實力決定的。當前的人民幣匯率不存在美國議員所指「低估25%」的空間,且人民幣升值不會帶動中國相關的加工貿易行業轉移至美國,不可能增加美國的就業。他認為,議員表態僅代表政客意見,並沒有真正的約束力,也不同於美國政府當局所行使的行政權力,不過中方仍須密切關注此事進展。
綜合媒體10月7日報導,美國參議院周四(6日)投票結束人民幣匯率法案辯論程序,為最終投票鋪平道路。但參議院最終投票可能推遲至下周(10月10日當周)。
興業銀行資金運營中心分析師蔣舒則認為,昨日人民幣大幅走高,表明經濟形勢還是不錯的,此次跟以前不一樣,以前以控通脹為主,盯住美元,美元走強人民幣走弱,此次我們采取的是更加主動的方式。並認為,余下三月通脹壓力將有所減弱,人民幣對美元也會相對穩定一些,但是明年又開始出現較大的變數,明年美國大選開始,美國政治所需又會施壓,進入到與人民幣討價還價的階段。
美國《紐約時報》5日刊文稱,美參議院擬通過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立法懲罰中國是「錯誤之舉」。
當地的商界,對於美國國會正在熱烈討論,針對人民幣匯率的法案,表示十分關注。很多人並不認同美國可以用政治手段去達到經濟目的,亦不贊同美國用本國的立法,去制約別國的行為。他們大都同意向奧巴馬總統發出聯署信的50多個美國商會的看法,認為通過這項法案會引發中美之間的貿易戰,令兩國兩敗俱傷,最終影響美國的復蘇,令企業和普羅大眾受害。其實不少論者認為,這項法案的目的不過是要轉移美國公眾對經濟的不滿到中國身上去,並不能解決美國面對的問題。
【咄咄逼人】商務部:美國借人民幣匯率議案轉嫁國內矛盾違反規則
美國參議院今晨表決受到高度關注的人民幣法案,預料將輕易過關,如此將使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甚至引爆匯率戰。在表決前夕,該法案主要提案人、民主黨參議員舒默(Charles Schumer)高分貝喊話,人民幣匯率仍低估35%。
其實,人民幣逆向操作還被賦予了其他多重政治考量。近日金融市場震蕩殃及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上周五,香港離岸人民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拋售,離岸價較在岸價低了2.5%,讓北京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計畫受到現實的檢驗,也再度引發北京對金融動蕩的擔心;另外,美國國會近日再度刮起制裁人民幣風潮,參院已排定下周表決以懲罰中國操縱匯率為主的「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法案」,如果通過,代表全球貿易戰開打,這對任何國家都沒有好處。中國央行此時定出明顯高於市場認可度的中間價,既宣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不容停頓的決心,也有回應美國匯率施壓的意味。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