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溫州老板群 借貸爆煲逃 @ 2011-10-01T09: Back Hot News
Keyword:溫州
Concept:
出於對老板跑路的擔憂,有人認為以民營經濟為主導的溫州經濟可能崩盤。周德文的看法是,盡管溫州企業遇到困難,逃走50多家,停工半停工的20%,但至少80%的企業還在正常生產中。
至於「骨牌效應」,公開資料顯示,胡福林是甌海經濟開發區今年以來,第一個選擇跑路的老板。普遍說法是,這多少會對溫州企業主的心理預期產生影響。
據東方網9月27日報導,近期,溫州頻繁曝出「老板跑路」的消息,地下金融鏈斷裂,「跑路」逃債呈現出種種亂局,很多人將此現象的來源指向「民間借貸」,而溫州大學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胡振華教授認為,這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企業內部的問題,比如運營、投資和籌資方面,他更預測,溫州「老板跑路」現象一段時間內仍會持續。
9月27日,溫州正得利鞋業有限公司老板沈某從溫州市區順錦大廈22樓家中跳樓身亡,這家產值只有5000多萬的企業,背負著各類融資貸款達1億多元。「估計也是因為投資槓桿出現問題,主業不應該有太大的問題。」周曉康說。
《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江南皮革」的老板跑了,「三旗集團」的老板也跑了……一宗又一宗企業老板疑似為逃債卷款失蹤的事件接連發生,令溫州這座「借貸之城」正在恐慌中煎熬。
針對部分企業資金鏈持續繃緊,不斷出現老板「跑路」的現象,溫州出台系統性的應對方案。昨天,該市政府網站發布《中共溫州市委、溫州市人民政府關於穩定規范金融秩序促進經濟轉型發展的意見》,要求開展企業資金鏈風險排查,「最大限度消減不穩定因素」。
近期,溫州幾位企業老板出了大事,有的走路,有的跳樓,引發了當地金融部門的密切關注。今年4月至今,溫州有80多家企業老板失蹤、公司關門、員工討薪事件,僅是9月,就有25宗。究竟溫州發生了什麼事?
「小企業老早就開始倒了,只是沒有人關注而已」,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透露,經過粗略計算,上半年企業其實停工加倒閉足足有兩成,「幾乎每天都有企業在倒閉」。直到最近「倒閉潮」蔓延到中型企業,「落跑老板」一事才引起多方關注。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浙江溫州醞釀企業倒閉潮,有老板竟然想出「賤招」,中秋節「款待」包括保安在內的所有員工到郊區度假兩天,自己則乘機搬空廠房千萬元設備「走佬」。三百名員工中秋後返工才知「中計」,老板人去樓空,拖欠上百萬元薪金。
近日,一份有關溫州老板的「跑路清單」在互聯網廣為流傳,在這些因無法如期還清民間高利欠款而「跑路」的老板身上,折射出的是當前中小企業的生存之艱。
其實以金融體制與市場關系看,或許不得不應該承認,當前集中在溫州地區企業老板因無力償還高利貸而「跑路」事件,並非是多數企業老板的情願之舉,而恰恰應該是在當前貨幣政策與金融制度環境中的不得不之舉。換句話也就是說,大多數的溫州企業老板「跑路」,是在正常融資渠道難以滿足企業生存要求的前提下,因為迫不得已而轉向借高利貸並因無力償還而作出的不得不的選擇。
為防止企業老板落跑,溫州市政府已下令各港口、機場等要道全面嚴格把關,但仍有不少漏網之魚潛逃至澳門,不料至目前為止,已有20多位溫州落跑老板闖不過澳門警方法網,先後都被遣返大陸受審。
最近溫州一帶不斷出現民營企業老板因身陷高利貸而導致資金鏈斷裂跑路走人事件.為什麼要借高利貸? 肯定錢不夠用.為什麼不夠用? 是企業發展還是炒房炒礦炒股之類非實體需要?,如果是企業發展,說明目前的貨幣政策對企業確實產生了不利影響,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如果是炒房炒礦炒股,這只能說明相關老板太貪而且還缺乏風險管控意識與能力,大把賠錢還扔了實體這個根基,是自滅死亡,不值得同情.總之,對中小企業融資要按融資性質加以觀察判斷,不能一說這事說怪政策不給力.對於確實因實體經濟並且符合轉型升級保民生需要的融資需求要認真想辦法解決,只不過中國金融按我看有計劃金融和市場金融之分,大批體制內的企業長期享受計劃金融過份的保護與支持但運營效率難言樂觀,還能時不時拿點銀子到市場金融上去謀利,而體制外企業如同在市場金融汪洋中的一葉扁舟無力無助,可憐!現在是從制度層面解決問題的時候了,否則任何小修小補都是沒什麼大用場的,利率政策化要提速,取消雙軌制應該盡快拿出個辦法並且實施.利率市場化確實挺難,但這難字聽了N年了還沒點動靜,理由一大堆,情何以堪 !按我看,這是明知山有虎,不願虎山行,能拖則拖,不是無能就是不做為慢做為所致,真想解決問題再難也有辦法,你說是不?
【明報專訊】在溫州,高利貸有一個親切的稱呼,叫做「老高」。從龍頭企業的死因、企業主的出逃方式,以及星級擔保公司的盛極而衰來看,「老高」確是壓斷民企資金鏈的最後一根稻草。而溫州老板在夜奔之時,還不忘絞盡腦汁,上演一出挪移大戲。
但如今,溫州已經不是這些產品的主要提供基地了。曾占據全國產量90%以上的溫州金屬打火機,鼎盛時有1000多家企業,如今只剩下100家左右。而在這100家中,也只有30余家的企業老板在專心經營,一些企業,已經把重心轉移到其他行業,比如房地產、礦產以及第三產業。
“更多老板只是把企業作為一個融資平台,才讓它活著。”溫州市煙具行業協會會長黃發靜直言,當地打火機企業鼎盛時有4000多家,如今只剩110家,大都開始“多元化”了。
現在的溫州,樓市泡沫為全國之最,各制造業紛紛銳減,紛紛參與借貸,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借貸之城」、「炒錢之都」。之前是一個個小企業老板逃跑,目前卻是越來越多的大企業老板也跑路了。
最近有關企業倒閉的消息在溫州是頻頻傳出,這里是溫州市洞頭縣的楊文工業區,我身後的這家奧米企業是在最近又倒閉的一家企業。我們了解到這里是在中秋節的時候老板組織員工進行了一次集體旅游,連保安也在內,就在員工出游期間老板搬空了廠里所有的設備,之後就再也找不到人了。
溫州高利貸風暴讓企業老板因周轉不靈刮起跑路風,且已從小企業慢慢演變成中大企業也慘遭波及,根據公安部門掌握資料顯示,至少有40多起企業老板落跑事件,顯見骨牌效應正在發酵中。
近期浙江溫州發生多起民企老板跑路事件,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實體經濟領域部分企業資金鏈的緊繃情況以及經營環境的惡化。
今年4月至今,溫州已有80多家企業老板失蹤、公司關門、員工討薪事件,僅9月以來,就有高達25宗。在「重災區」龍灣,8月份已發生了20多宗「走佬」事件。當地一位放貸者告訴記者,「目前,僅龍灣區的外逃資金估計已在100億以上,不少中小企業的負債中,銀行占三成、民間高利貸占七成。」
    今年以來,關於溫州經濟的負面新聞頻頻曝光:先是溫州樓市炒作進入「最後的瘋狂」,繼而是溫州出現實業遭遇冷落、全民參與放貸的亂象,接著是溫州大量中小企業倒閉,而眼下多位溫州民企老板因資金鏈斷裂而逃貸跑路的囧事,更是將溫州經濟的危情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從這一系列「步步驚心」的事件中不難發現,曾經備受贊譽、活力四射的「溫州模式」,已經出現了一些衰敗的跡象。
溫州煙具行業協會會長黃發靜便對本報記者表示,有些老板深夜也會接到電話,不是供貨商便是貸款公司打來:「就是看你還在不在。」而黃偉健直言,過去當地的民間融資之所以沒規范,因為大家都是講「信」字,當資金鏈從企業老板開始斷裂,帶來的已不僅僅是經濟問題或資本問題,而是信心危機爆發,人心惶惶,社會不穩。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