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News

歐債步步驚心歐洲或建2萬億歐 @ 2011-09-26T17: Back Hot News
Keyword:歐元 危機 歐洲 全球
Concept:
周末的華盛頓G20會議有進展,全球領袖對歐元區施壓,敦促歐洲在全球陷入衰退前修復問題。德法為首的歐元區也表示正准備一個恢復市場對歐元區信心的宏大計劃,包括大規模銀行重組,給救助基金數萬億歐元火力,以及可能的希臘違約等。同時有消息稱,歐元區考慮提高EFSF槓桿,甚至提前推出歐洲穩定機制(ESM)以取代臨時性的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
花旗集團說:「五大央行的聯合行動可能暫時避免流動性危機。但若歐元區遭遇其他重大沖擊,這些措施可能會顯得捉襟見肘。」瑞銀則認為,由於歐元區遲遲不能達成債務危機解決方案,預計歐洲銀行業仍會面臨流動性問題,僅是權宜之計。
昨日,標准普爾宣布,將意大利長期主權債務評級下調一級,從A+降至A,前景展望為負面。一位銀行業內分析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市場已對於希臘、意大利等國愈來愈有免疫能力,歐債危機則越來越無解,歐元區已成為全球經濟最大的火藥桶。」
歐債風暴擴散疑慮主導近一周歐股走勢,歐洲三大股市自上周五連兩天交易日重挫,希臘倒債風險增高,沖擊持有希臘曝險部位的歐洲銀行業,信評機構穆迪因而在本周調降法國興業銀行與法國農業信貸銀行的評等。不過,隨著歐元區兩大經濟體德、法兩國一同表態支持希臘留在歐元區之內,歐洲央行也與其他全球主要四家央行聯手提供歐元區銀行美元貸款,確保此地區金融機構的資金流通性,抑止當地的信用危機,激勵股市反彈大漲。其中,由八月跌幅達20%的德股走勢最強,近一周反彈1.84%;倫敦股市與法國股市則仍收黑,同期跌幅分別為0.05%與1.30%。雖然歐元區盡力避免發生希臘倒債及退出歐元區後發生的骨牌效應,但救援的代價則不小。高負債國需緊縮財政支出以降低赤字,並減少舉債規模,不過,失去政府的支出則會讓疲軟的經濟雪上加霜,歐洲景氣也恐將需要更久的時間才能恢復。此外,義大利、西班牙皆是下一個歐債風暴的潛在危機,若此兩國的債務持續惡化,沖擊的程度勢必將遠高於已申請紓困的希臘、愛爾蘭、葡萄牙三國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整體而言,歐洲經濟疲弱不振,歐債問題目前亦僅暫時獲得緩解,長期歐股表現仍將受到壓抑,不建議此時進行搶短。
歐債危機「病毒」向銀行業擴散成為目前的市場擔憂焦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1日發布《全球金融穩定》報告預計,在歐元區成員國發行的總共6.5萬億歐元主權債務中,有一半存在信貸風險,且歐債危機已蔓延至銀行體系。
美國總統奧巴馬周二表示,歐元區領導應勇擔歐債危機的責任,只有歐債危機解除,全球經濟才會擺脫頹靡態勢。
在這種情況下,對希臘的嚴峻形勢以及放任的危害,國際層面顯然已經有了共識。世界銀行行長佐立克表示,全球經濟已進入「危險區」,無論是新興經濟體還是發達經濟體都必須積極應對挑戰。與此同時,大規模裁員及資本充足率無法達標等負面消息正在沖擊全球銀行業,並有可能再次沖擊不穩定的世界經濟。佐利克還對歐洲決策者沒有兌現對歐元的承諾提出意見。他指出:「歐元區聲言忠於一個貨幣聯盟,卻不能接受一個能夠使得貨幣聯盟有效運轉的財政聯盟,或者接受那些不具競爭力、債務纏身成員國導致的後果,那是不負責任的。我們現在都必須成為負責任的利益攸關者。」
盡管雷曼破產已近三周年,但全球似乎仍未走出2008年那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陰影。隨著包括中國和美國在內的各國對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表示高度關切並敦促歐洲領導人阻止危機蔓延,這場起源並肆虐歐元區的債務危機正逐漸演變成一場全球性的危機。
其它歐洲國家逐漸進行工資改革及支出削減。在危機得以避免後,各銀行將能夠從私人市場獲得資金。全球投資者將因歐元區解體這樣最壞的情景不會出現而重拾信心,金融市場將得到提振。歐洲經濟將走軟並留下政治裂痕,但要好於給全球穩定帶去威脅。
當然,購買希臘、意大利或從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uropean Financial Stability Fund)購買整個歐元區債券,甚至像巴西提議的那樣通過IMF注入資金支持,不會解決歐元區核心的政治危機。但是可以在歐洲自己尋找解決方案的同時,幫助防止金融恐慌的擴散。
針對歐債危機,除了鉅額國債和脫韁赤字,歐債危機的另一因素是金融市場對歐元不信任。孟岱爾認為,問題症結是歐元幣值太強,歐洲央行應采積極措施抑制歐元。
全球股市再演暴跌,歐元匯率“一瀉千點”,希臘、意大利、法國甚至德國均“麻煩”不斷,歐洲央行首席經濟學家斯塔克請辭……所有跡象都顯示歐洲危機仍在發酵。本周,歐元區國家迎來生死一周,除法國銀行業將再次接受信心考驗外,希臘第二次救援的協議也必須在本周達成。然而,值得擔憂的是,歐洲危機絲毫沒有出現緩和的跡象。
投資大亨索羅斯表示,美國已經陷入雙底衰退,歐元區債務危機對全球金融體系構成的風險比雷曼兄弟倒閉時更大,可能有小國違約或退出歐元區,但必須做好准備並有序進行。
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表示,正在侵擾全球金融市場的主權債務危機已經不僅僅是歐洲的問題,而是全球性的問題,雖然目前問題最嚴重的地區是歐元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總裁拉加德 (Christine Lagarde) 前日接受德國《明鏡周刊》訪問,她促請美國及歐洲國家放棄緊縮政策,考慮推出刺激經濟措施,並警告全球經濟正出現螺旋式下降。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昨 (5) 日指出,歐債危機反映歐元區的弱點,建立中央財政部門是其中一個可行解決方法。歐盟主席范龍佩則否認會將希臘「逐出」歐元區,認為此舉會制造更多問題。
雪上加霜的是,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也由於政治上的原因,經過近兩年的協商討論,仍無法找到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其實,若希臘等「歐豬」幾國不在歐元體系內,出現如此嚴重的主權債務危機的概率不高,即使出現了也可以通過貨幣貶值的方式一次性地解決。當前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最核心的問題就是歐元信用貨幣的統一性及這種信用貨幣統一性後面擔保貨幣信用政治權力分散化。而由於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引發的歐洲銀行流動性不足、資產估值全面下降,由此可能引發歐洲及全球新一輪的金融危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昨日表示,在全球經濟增長步履艱難的情況下,預計新興市場將面臨資金流出壓力;此外,全球金融穩定以及全球經濟正步入新一輪危機,預計歐債危機將對歐洲銀行產生2000億歐元的直接影響。
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歐央行是四大央行中第一個采取加息措施的銀行,這四大央行還包括美聯儲、英國央行和日本央行。歐央行2011年兩次上調基准利率25個基點,但很多經濟學家預計該行至少至2013年不會再采取任何加息舉措,而且部分經濟學家目前呼吁該行降息。歐央行收緊貨幣政策旨在控制通脹,歐元區通脹遠高出2%的通脹上限。但PMI數據顯示,歐元區物價上漲已經得到控制。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