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This

Hot News

海外持美國債 7月減少 @ 2011-09-18T03: Back Hot News
Keyword:增持 中國 美國
Concept:
由於美國債務危機和上個月初美國主權債信被標普歷史性降級,外界一度對美債最大持有國中國是否拋售美債十分關注。但從美國財政部的數據看,過去四個月中國已總計增持了286億美元的美國國債,除7月外,4月份中國增持了76億美元、5月份增持了73億美元、6月份也增持了57億美元。
為什麼中國會在意大利出問題的時候增持意大利債?美國出問題的時候連續三個月增持美國的國債?歐債出問題的時候會增持歐債?實際上我們會發現,所有這些行為正說明,也就是中國在逆周期調節。
就在數據顯示中國7月增持美國國債80億美元,為連續第四個月增持,絲毫沒有畏懼美債危機和美國違約風險,力挺美國、把美國看成一個可以信賴和合作的朋友關系,沒想到同日就傳出美國總統奧巴馬批准對台軍售的新聞。美國人的價值觀、自私自利昭然若揭,若認為因此吃定中國,實在小看中國了,中國有足夠多的震懾反制武器。
台灣過去一年大多增持美國債,但反常在4、5月連續二個月減持,6 月未增減,7月再加碼;中國自去年11月起逐月減持美債,連減5個月,但今年4至7月連續4個月反向增持。
陳厚義說,從市場對美債態度可以看出,誇大美信用降級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不夠客觀。事實上,今年以來,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在增持美國國債。美國財政部於北京時間8月15日晚間公布,中國6月份繼續增持美國國債57億美元,較5月份少增持16億美元,6月份中國持有美債總額達到1.166萬億美元,這已是中國連續三個月增持美國國債。另外,美債在金融風暴中表現出較強的潛力。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美國信用評級下調,但市場預期的美國國債收益率沒有因金融風暴而上升,反而有所下降。這表明處於風暴中心的美國國債沒有遭到拋售。顯然,美國降級及美債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中國對於日本國債的偏好,因金融危機發生重大轉折。2010年,中國開始采取長期增持日本國債的策略,盡管有個別月份減持,但連續6年中國成為日本長債的最大海外購買方,增持策略一度引發日本國內熱議。
美國財政部8月15日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為11655億美元,僅次於美國社保基金和美國財政部,是美國國債第三大持有者,占比達8%;在8月5日標普降低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前,中國連續3個月增持了共206億美元美國國債。與此同時,中國外匯儲備資產達31975萬億美元,其中美國國債占比已達36.45%,超過儲備資產規模三成多。
「退」的難處之二在於我國如此大規模的外儲要想真正實現結構的多元化仍是一個在市場運作中難以求解的命題。一是外儲幣種多元化面臨難處。歐債危機極大削弱了歐元債券的安全性,加大了歐元資產的匯率風險,而日本債務結構龐大以及日元資產流動性遠不及美元和歐元等因素,也大大削弱了日本國債的吸引力。二是外儲投資實物化面臨難處。黃金和大宗商品是被不少人廣泛建議的增持選擇。黃金稀缺性導致其產量增長十分緩慢,2010年全球黃金產量略高於4000噸,交易量也十分有限。目前世界各國官方黃金儲備總量約3萬噸,即便按每盎司1800美元計,總價值也就2萬億美元左右,根本無法容納中國超過3萬億美元的巨額儲備。而且各國官方黃金儲備主要集中在歐元區和美國,合計占全球官方黃金儲備的60%以上,中國增持黃金儲備的難處不僅在於黃金產量和市場交易量不足以支撐如此大的規模,另外在黃金價值普遍受到重視的情況下,不可能有這麼多國家的央行願意出售黃金儲備。就原油、煤炭、鐵礦石等大宗商品而言,將外儲投資於此類資產不但面臨著倉儲難題,還會因為流動性困難導致喪失貨幣功能,而且把國家財富置於投機風險之下是不能接受的。
對這一問題中美雙方立場上的巨大分歧,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當年,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以「中國進口輪胎數量迅速增加導致美輪胎行業受到沖擊」為由提出建議,後經美國政府批准,決定對中國輸美乘用車與輕型卡車輪胎連續3年征收懲罰性關稅,稅率分別為35%、30%和25%。對此,中國方面隨即啟動在世貿組織解決程序。之後經歷了世貿組織「美國輪胎特保措施並未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的仲裁結果以及中方隨後的上訴,直至9月5日,WTO上訴機構的這一裁決結果使中美之間輪胎貿易爭端以中方敗訴告終。
從去年10月開始,中國開始大量持有日本國債。據統計2011年3月,中國淨購入日本長期國債2345億日元;4月份,中國淨買入1.33萬億日元的長期國債,再創新高,5月份,中國淨購入4971億日元的長期國債,為連續第8個月增持日本長期債券。至此中國成為連續6年來日本長期國債的最大購買方。
但是,整體上看,現在中美關系的合作遠大於沖突。在1979年中美關系正常化之後,年輕的議員拜登就曾經訪問過中國。那時候,他發現這個窮困的國家正在走出「文革」的陰影。現在,當他再次訪問中國的時候,這個國家已經成為了美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和最大的美國國債持有者。駱家輝在媒體見面會上表示:「美國和中國有著極其重要和復雜的外交和經濟雙邊關系,這一關系有挑戰,這是毫無疑問的,但也有擴展合作和協作的極大希望。」BBC認為,「華盛頓已經非常小心不去擾亂中國」;「華盛頓堅持認為中美之間根本上是伙伴關系,並且駁回了中美之間是零和博弈的建議」。中美關系之間已經進入高度互相依存(interdependence)的階段。2010年,美國對中國產品的進口總額達到3649億美元,涉及貿易摩擦的份額僅占中美貿易總額的1%。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6月末,我國持有美國國債總額為11655億美元,已連續第三個月增持美國國債。
中國建設銀行周三稱,美國銀行以每股4.94港元的價格出售了131億股建設銀行股份,其中49.3億股由海外基金購買,其余81.5億股被機構投資者買走。建設銀行還表示,未來12個月美國銀行沒有進一步減持或增持該行股份的計劃。
據了解,截至2011年8月28日,美國銀行未在除建設銀行以外的任何一家境內外上市的中國公司中持有發行在外股份總額5%以上的股權利益。並表示,在未來12個月內無增持或減持建行的計劃。
·中國7月增持80億美國國債 為連續第四個月增持

Mobile | Full
Forum rule | About Us | Contact Info | Terms & Conditions | Privacy Statment | Disclaimer | Site Map
Copyright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laimer : In the preparation of this website, 88iv endeavours to offer the most current, correct and clearly expressed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Nevertheless, inadvertent errors in information and in software may occur. In particular but without limiting anything here, 88iv disclaims any responsibility and accepts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direct or indirect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missions or typographical errors that may be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 88iv also does not warrant the accuracy, completeness, timeliness or fitness for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