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Keyword:意大利 , 蒙蒂 , 新政府 , 總理 |
Related Concept: |
|
意總理蒙蒂出台新緊縮措施 國內示威情緒高漲 @ 2011-11-18T13: |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李修莉):關注意大利局勢。17號,在意大利參議院對蒙蒂政府的信任投票中,蒙蒂政府以281票支持,25票反對的結果,獲得參議院的多數支持。根據日程安排,意大利眾議院定於18號對蒙蒂政府進行信任投票。與此同時,包括羅馬在內的意大利多個城市爆發示威 |
Keyword:意大利 蒙蒂 新政府 |
Concept: |
意大利新總理出台新緊縮措施 國內示威情緒高漲 @ 2011-11-18T10: |
關注意大利局勢。17號,在意大利參議院對蒙蒂政府的信任投票中,蒙蒂政府以281票支持,25票反對的結果,獲得參議院的多數支持。根據日程安排,意大利眾議院定於18號對蒙蒂政府進行信任投票。與此同時,包括羅馬在內的意大利多個城市爆發示威活動,抗議蒙蒂及其新內閣的 |
Keyword:意大利 新政府 蒙蒂 |
Concept: |
意新政府通過參院信任投票 @ 2011-11-18T09: |
意大利新總理蒙蒂領導的政府,通過參議院的信任投票。意大利參議院17日以281票贊成、25票反對的結果,通過對蒙蒂政府的信任投票,在總共322席的參院中,蒙蒂政府獲得了壓倒性的優勢,下一步蒙蒂政府將等待眾議院的信任投票。 在信任投票進行前,蒙蒂在參院公布了政府工作 |
Keyword:意大利 新政府 蒙蒂 |
Concept: |
義大利總理蒙蒂出台新緊縮措施 國內示威情緒高漲 @ 2011-11-18T08: |
關注義大利局勢。17號,在義大利參議院對蒙蒂政府的信任投票中,蒙蒂政府以281票支援,25票反對的結果,獲得參議院的多數支援。根據日程安排,義大利眾議院定於18號對蒙蒂政府進行信任投票。與此同時,包括羅馬在內的義大利多個城市爆發示威活動,抗議蒙蒂及其新內閣的 |
Keyword:意大利 蒙蒂 |
Concept: |
意大利新政府贏得參議院信任投票 @ 2011-11-18T07: |
意大利總理蒙蒂領導的新政府17日贏得參議院信任投票,預計在18日眾議院的投票中也將獲得廣泛支持。 據道瓊斯通訊社11月17日報導,在敦促立法者支持政府重申經濟和避免歐元瓦解的承諾之後,意大利總理蒙蒂(Mario Monti)新組建的政府17日在參議院贏得信任投票。 |
Keyword:意大利 蒙蒂 新政府 |
Concept: |
意國新政府贏參議院信任表決多市示威反緊縮 @ 2011-11-18T06: |
意大利新總理蒙蒂領導的新政府, 在參議院以281票對25票, 贏得信任表決, 為推行改革及緊縮政策開綠燈, 眾議院在當地星期五亦會進行表決. 但多個城市包括羅馬, 米蘭及西西里島首府巴勒莫, 就有反緊縮示威, 其中在米蘭及巴勒莫的示威演變成暴力沖突, 警方要用武力驅散示威者. |
Keyword:意大利 蒙蒂 |
Concept: |
意大利參議院通過對新政府信任投票 @ 2011-11-18T05: |
意大利參議院以281票對25票,通過對新政府信任投票,眾議院亦會在今日進行表決。新總理蒙蒂在國會發表四十五分鍾演說,提出經濟及財政改革政策,包括打擊逃稅,以及協助婦女及青年就業。蒙蒂的演說先後十七次被掌聲打斷。民意調查顯示,他的支持率達到七成半。 |
Keyword:意大利 蒙蒂 總理 |
Concept: |
意大利新政府宣誓就職 @ 2011-11-18T04: |
當地時間16日下午,意大利新任總理馬里奧·蒙蒂及新內閣成員正式宣誓就職。在蒙蒂公布的過渡政府名單中,蒙蒂除擔任政府總理外,還兼任經濟與財政部長;其余15名部長全部來自政界之外,這是蒙蒂與各黨派協商後達成的共識。 資深銀行家、意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首席執行 |
Keyword:意大利 蒙蒂 總理 |
Concept: |
意大利羅馬等多個城市有反新政府示威 @ 2011-11-18T03: |
意大利新總理蒙蒂公布處理國家債務危機的方案, 強調政府推行的緊縮措施, 會在經濟增長與社會公平方面取得平衡。 參議院表決對新政府的信任動議前, 蒙蒂在參議院發言說, 他會打擊逃稅活動, 並會改革稅制。 他又表示, 歐元的未來, 亦取決於意大利未來數星期怎樣做。 |
Keyword:意大利 蒙蒂 總理 |
Concept: |
意總理兼任財長 @ 2011-11-18T02: |
任命意大利總理蒙蒂(右)公布過渡政府名單,並由他自己兼任財政部長,同時任命多名學者及專家擔任部長,全部無政黨背景。在總統納波利塔諾監誓下,蒙蒂宣誓就任,其余內閣成員亦緊隨其後宣誓就職,新內閣由學者及商界人士組成,兼任財長的蒙蒂本身是經濟學家,外界相信, |
Keyword:意大利 蒙蒂 總理 |
Conce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