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警報解除?華爾街日報:川普政府不打算入股台積電 @ 2025-08-22T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入股 英特爾 台積電 政府
概念:美國政府入股英特爾
傳川普政府有意入股英特爾 台積電三星也被點名
美國政府傳出有意入股晶片大廠英特爾,並考慮將台積電與三星列入名單,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對此有財經作家直言,除非川普政府要插干股,不然很難改變台積電的股權結構。
然而,JORDAN KLEIN也指出,英特爾仍必須說服客戶其競爭力。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英特爾幾乎沒有市占率。2025年第一季,台積電以67.6%的營收占比主導市場,其次是三星,占比7.7%。華爾街日報也指出,如果政府施壓企業使用英特爾的晶片,鑒於英特爾的良率和生產能力低於台積電,這將使得美國生產的半導體其良率與效能低下,這也將削弱美國半導體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NEWTALK新聞]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昨接受美媒訪問時表示,正在探索美國如何獲得股權,以換取《晶片法案》為美光、台積電、三星的補助款。美國尋求入股台積電消息一出,台股今日下殺近600點。不過,財經作家狄驤認為,這只是為漲多拉回找藉口而已。 路透社引述兩名消息人士說法報導稱,盧特尼克正考慮讓聯邦政府取得部分電腦晶片制造商股權,對象是獲得「晶片法」資金以在美國設廠的電腦晶片制造商。特尼克(HOWARD LUTNICK)也在探究美國可否透過為美光(MICRON)、台積電、三星(SAMSUNG)等企業提供「晶片法」(CHIPS ACT)資金來換取公司部分股權。 盧特尼克在接受CNBC訪問時表示,川普政府只是把拜登時期的補助金,轉換成川普政府下的股權。這不是治理問題。在國安考量下,美國必須能在本土制造晶片,不能過度依賴台灣。就地理距離來看,台灣距離美國9,500英里,距離中國僅80英里,99%的先進晶片都集中在台灣,這點並不可行。 美國政府試圖入股英特爾,且也想透過補貼換股權的消息一出,台股今日下跌600點,不過,狄驤覺得,這只是為漲多拉回找藉口而已。 狄驤
白宮證實華府有意「以晶片補助換股權」,商務部正在敲定取得英特爾10%股權的細節。另據知情人士透露,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正在評估,對台積電(2330)和三星電子等在美國取得晶片補助的企業也比照辦理,亦即美國政府也想入股台積電。
美國總統川普正考慮調整《晶片法案》(CHIP ACT)的補助方式,改為由政府直接入股英特爾(INTEL),持股比例約10%。消息傳出後,英特爾股價應聲攀升,一度漲7%。但台積電美股ADR則大跌3.61%,原因為何?外媒爆料,川普政府不只有意介入英特爾,也想當台積電股東!政府之力介入半導體發展,真的好嗎?拜登承諾給台積電在美的補助,恐被迫「吐回來」?甚至輝達、AMD也會被拖累?一文全解析。
繼尋求入股英特爾之後 特朗普政府據稱又盯上了美光台積電的股份?
川普政府曾施壓要台積電入股投資英特爾、協助其代工業務,說白了就是要台積電「輸血」、把技術交給英特爾,當然,川普政府還是要英特爾保持美國企業身份,不可能接受台積電「並購掉」英特爾,白話文說是川普是要壓搾台積電拿技術給英特爾、挽救其營運,說難聽就是要白嫖,相較要台積電花上千億美元在美國設廠,這個要求是惡劣上百倍,因為等於要台積電扶持自己的競爭對手,荒唐之事莫甚於此,台積電當然嚴拒,之後就較少提此議案了。
另有消息指出,川普政府正與英特爾(INTEL)洽談,美國政府可能直接入股該公司。對此,曲博認為,入股只是資金挹注,無法解決英特爾目前在制造、良率上的核心問題。若要振興晶圓代工業務,必須聘請具成功經驗的晶圓廠長,深入廠區監管生產與供應鏈,確保制程穩定,但英特爾現任執行長上任近半年,尚未在此領域做出改變。資金只能解決短期資金需求,無法化解制程困境,一旦成效不彰,不排除川普仍會將目光轉向台積電。
在風雨飄搖的英特爾面對不確定的未來之際,日本軟銀集團19日宣布將以每股23美元的價格收購該公司2%的股份,這項由董事長兼執行長孫正義主導的投資總額為20億美元。此外,《彭博》報導,川普政府正考慮入股英特爾10%,以強化其資產負債表並促進國內先進半導體制造的生產。川普政府與日本企業聯手救英特爾,救得起來嗎?
外媒報導美國政府計畫取得獲「晶片法」資金,以在美國設廠的電腦晶片制造商的股權,可能入股台積電?經濟部長郭智輝今天在立法院答詢表示,經濟部長郭智輝今天表示,會向台積電了解狀況,經濟部也會與台積電股東國發會討論,全面了解美國商務部長談話背後的含義;若美國政府投資入股台積電,台積電也須向經濟部投審會申請。
美國政府被曝正計劃入股晶片巨頭英特爾(INTEL),並可能將台積電、三星等納入潛在標的。經濟部長郭智輝今(20)日出席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備詢前受訪時回應,這項消息是剛收到的資訊,必須再研擬並確認細節,「美國若要入股台積電,還沒有那麼快,仍需時間討論。」
特朗普政府正探討通過《芯片與科學法案》資金收購英特爾(INTC.US)約10%股權的方案,此舉或使美國政府成為這家陷入困境的芯片制造商的最大股東。據白宮官員及知情人士透露,聯邦政府考慮將原本分期撥付的《芯片法案》資金轉換為股權投資,涉及金額可能涵蓋英特爾已獲批的109億美元商業與軍事生產補貼。然而,正當特朗普政府盤算著入股英特爾,日本軟銀已搶先落子——20億美元投資協議已塵埃落定。
然而費城半導體指數早盤開低走低,一度跌2.1%;台積電ADR跌1.3%,英特爾逆勢大漲逾3%,根據彭博最新報導,川普政府正在討論運用晶片法案的資金,讓政府入股英特爾。
除了軟銀的投資,市場也傳出美國政府正考慮入股英特爾,這使得英特爾的股價在盤中雙喜臨門。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也對孫正義的信任表達感謝。盡管此前曾因利益沖突遭美國總統川普公開要求辭職,但在上周拜會川普後,川普的態度已有所轉變,也為英特爾帶來正面助益。
至於台積電沒補助款真的沒辦法立足嗎,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曾回答媒體提問,他說:「只要條件一切公平,台積電不怕任何競爭的!」看來台積電也不是吃素,英特爾因財務困境才會答應政府入股換快速撥款,但台積電手中現金滿手,而且可將變動因素轉嫁給客戶,若沒有補助款,相信台積電也會要求其他公司比照辦理,對其而言,擁有制程優勢的它,美國勢必要拿出更大誠意挽留,不是先采「養套殺」策略,這樣會讓更多企業對赴美投資寒心。
此前,華府已計畫在對英特爾(INTEL)提供現金補助的同時,換取部分股權,確保政府在資金投入下也能獲得實質回報。如今,盧特尼克正在探討如何將這一模式復制到其他業者,包括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台積電(TSMC)以及三星(SAMSUNG)等,同樣透過《晶片法案》取得資金支持的公司。
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趙少康20日受訪表示,事情遠非外界想像中簡單。趙少康說,「郭智輝一向一問三不知,不管他!」並分析指出,拜登政府當時鼓勵半導體公司赴美生產、擴廠,甚至直接補助,但特朗普政府則干脆改走「入股」模式,傳出將收購英特爾10%股份,成為最大股東。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