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專家:特朗普罕見出席東盟峰會或與中國有關 為元首會晤安裝「雙保險」 @ 2025-08-06T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馬來西亞 關稅 美國 億美元
概念:美國關稅 , 億美元馬來西亞
[NEWTALK新聞] 台美關稅談判持續進行之際,媒體報導提及經濟部長郭智輝提及台灣投資美國金額可能達4000億美元。經濟部4日晚間表示,郭智輝是在與業界座談時,舉例說明以日本、韓國先前投資美國的規模做為推估參考,並非指政府已有具體投資承諾。對於媒體刻意剪輯、斷章取義一事,表達嚴正抗議,也請外界勿過度延伸解讀。 美國對台課征20%對等關稅,總統府與行政院皆強調這項稅率為「暫時性關稅」,未來仍有調降機會。為傾聽業界意見、研商對策,郭智輝今4日南下高雄,與十多家傳產及中小企業代表進行閉門座談。有媒體報導指稱,郭智輝會中直球提問:「你們願意讓什麼?」並拋出「投資美國4000億美元」的可能條件,引發熱議。 報導提到,郭智輝4日在高雄與業者座談時表示,投資美國的價碼可能要4000億美元,並問業者希望政府投資還是民間籌措。經濟部今天晚間發布聲明澄清,郭智輝當時是在與業界座談時,舉例說明以日本、韓國先前投資美國的規模做為推估參考,並非指政府已有具體投資承諾或正在進行相關談判。 經濟部強調,對於媒體刻意剪輯、斷章取義一事,經濟部表達嚴正抗議,也請外界勿過度延伸解讀。台美經貿工作小組已經對外說明,台灣將
根據貿易協議,馬來西亞跨國公司在五年內向美國半導體、航空及數據中心進行1,500億美元收購;十年內馬來西亞在美國投資700億美元;馬來西亞航空集團(MAG)斥資190億美元購買波音(BA.US)
這些采購與投資包括,馬來西亞航空集團將向波音購買總額190億美元的客機;未來五年內,大馬承諾向美國半導體、航太、資料中心等領域的跨國企業采購達1,500億美元;馬來西亞國家石油每年向美國采購34億美元的液化天然氣(LNG)。
最初,馬來西亞曾為美國相對「溫和」的關稅政策感到一絲慶幸。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報道指出,面對其他國家高達49%的關稅,馬來西亞僅需承擔19%,這在表面上似乎是一項「優惠」。然而,這如同一個甜蜜的陷阱,隨著時間的推移,隱藏在「優惠」背後的巨大代價逐漸浮出水面——一筆高達2400億美元的巨額賬單。這個數字令人震驚,遠超去年美國對馬來西亞僅為25億美元的貿易逆差。馬來西亞如今面臨著一個艱難的選擇:為了維護這份協議,未來幾年內必須投入巨額資金,購買美國的高科技產品,甚至可能動用國家儲備。
美國將對歐盟商品課征15%關稅,盡管如此,歐盟仍決定暫緩實施對美國的報復性關稅措施,並將其延後半年,以爭取更多協商機會。綜合媒體報導,歐盟為此承諾將取消大部分美國產品的關稅,並同意購買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產品,以及加碼投資6,000億美元。
馬來西亞已在過去十年里成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國之一。十家公司(其中大部分是中國公司)給馬來西亞各地的工廠投入了150億美元,創造了數萬個就業崗位。後來,美國在拜登總統執政期間對來自馬來西亞的太陽能設備征收了高達250%的關稅。該國如今只剩下兩家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其中一家已停止了大部分生產。
報道指出,瑞士是個例外,其新關稅稅率為39%。去年,瑞士對美國的出口額為634億美元。
具體而言,馬來西亞將在未來五年內斥資高達1500億美元從美國跨國公司購買設備,用於其半導體、航空航天和數據中心領域;十年內在美國投資700億美元;馬來西亞航空集團(MAG)將斥資190億美元購買波音飛機;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每年購買34億美元的液化天然氣等。
馬來西亞能源部長 TENGKU ZAFRUL AZIZ 表示,根據該協議,馬來西亞國家能源公司 PETROLIAM NASIONAL BERHAD 每年將購買價值 34 億美元的液化天然氣,而馬來西亞政府將承諾在未來五年內在美國進行 700 億美元的跨境投資,以解決貿易不平衡問題。
格隆匯8月4日|馬來西亞貿易部長向議會通報了與美國的關稅談判情況。馬來西亞貿易部長稱,同意削減或取消美國98.4%關稅細目的進口關稅,並將豁免部分美國農產品(如水果、海鮮)的銷售稅。美國方面希望馬來西亞增加采購和投資以縮小貿易逆差。承諾內容還包括馬來西亞航空集團將購買價值190億美元的波音(BA.US)飛機。馬來西亞將在五年內采購價值1500億美元的美國半導體、航空航天和數據中心領域產品。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將每年購買價值34億美元的美國液化天然氣。馬來西亞電信將采購價值1.19億美元的美國電信產品。
其實,它們嚴重低估了美國經濟上的重要性,把美國的超低關稅視作當然,美國對最惠國的關稅2.2%,長期對美享有巨額貿易順差。例如,根據美國官方資料,2024年,美國與東盟的貿易總額高達4,768億美元,其中東盟對美出口3,523億美元(其中前三名:越南1,424.8億美元、泰國660.1億美元、馬來西亞538.5億美元),貿易順差達2,277億美元。東盟成為美國第五大進口來源地(占比10.67%),僅次於歐盟、墨西哥、中國和加拿大。如果沒有美國這個黃金市場,東盟各國的出口導向型戰略不說難以成功、至少將大打折扣。
馬來西亞貿易部長周一 (4 日) 表示,未來 5 年,馬來西亞將斥資高達 1500 億美元,從美國跨國公司采購用於其半導體、航空航天和數據中心行業的設備,這是與美國達成的削減關稅協議的一部分。此外,馬來西亞承諾未來 5 年內,在美國進行 700 億美元的跨境投資。
許多被加征高額關稅的東盟國家,恰恰是美國享有巨額貿易順差的來源地。2024年,美國與東盟的貿易總額高達4768億美元,其中東盟對美出口3523億美元,貿易順差達2277億美元。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